婺州良月茶花香,乡村特师学习忙——2018年山东省乡村特级教师培训班学习纪实(一)

莒县初中教研

<h3>火车上奔驰了二十多个小时后,到达了浙江金华~一个传说中的南方城市,参加山东省乡村特级教师的培训学习。</h3> <h3>这是我们准备住六天的地方,墙上贴着很有江南味道的墙纸,温温润润的,很是熨帖</h3> <h3>培训地点:浙江师范大学</h3> <h3>全体参训教师合影</h3> <h3>第一天,上午八点集合,在浙江师大的外语楼举行了开班典礼。典礼由郑军德教授主持,浙江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吴樟兴院长致欢迎词,浙江师大美院邱兴雄院长简单介绍美院的情况。</h3> <h3>学员代表发言</h3> <h3>项目负责人,美院的朱敬东教授做讲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理论与策略》。</h3> <h3>课程的三个层次:基础类面向全体,拓展类面向分层,研究类面向个性。在国家课程的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可以参考借鉴这一层次,实现全体个性化发展。</h3> <h3>要点提炼:</h3><h3>1.课程——课堂——学生——文化 的全局观</h3><h3>2.研究的视角: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实现多元文化,进行自主选择。</h3><h3>3.重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4.促进学科发展和特色培养。</h3><h3>5.以学生学习力为核心,建设学科课程,实现学生真实、真正发展。</h3><h3>6.学科课程建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学习为内在思路,以生活情境的创设和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实现知识模块重组和教学方法创新。</h3> <h3>要点提炼:</h3><h3>1.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与合作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实现整体进步。</h3><h3>2.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一群具有共同愿景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共同成长。</h3><h3>3.学习共同体,有强强联手的抱团式,有带动成长的引领式,有合作共赢的整合式。工作室的建立应根据目的进行人员匹配。</h3><h3>4.同理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也遵循这些原则。</h3> <h3>午饭在学校餐厅吃的,碗好小,吃得我都觉得自己饭量长了呢😄</h3> <h3>饭后漫步校园,南方的冬景,有些像北方的春,小草嫩嫩的、绿绿的,风也是柔柔的,树下绿油油的、新鲜的很,只有在落叶成片的地方才有秋的气息。路边的砖缝里、石子旁,长满毛茸茸的青苔,看上去就很柔软,有一种想摸一摸的冲动。</h3> <h3>校园里遇见孔子,瞬间对这个学校增加了印象分。</h3> <h3>下午,浙江师大附属学校何通海校长,解读浙江高考改革实验中关于课程建构和课堂品质的提炼,结合附中的成功经验,阐述新高考下的教与学。</h3> <h3>要点提炼:</h3><h3>1.优秀的教师是课程型的,而不仅仅是课堂型的。</h3><h3>2.据统计,教师讲课知识的传递率不超过27%</h3><h3>3.用教育的手段解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如提升学习成就感可以用降低试卷难度,布置师资力量等。</h3><h3>4.指导学生的课程选择,人生规划的作用</h3> <h3>营养大餐,看着就不错</h3> <h3>茶花在北方总是不好养,来到南方看到茶花是放养的,遍地都是,再看看周围路边、树干上的青苔,大概就能明白在北方的茶花为何不好养了,大环境不同啊。教育教学改革同样如此,学习的应该是精髓和理念、适合当地大环境的思维模式,不要简单照搬具体操作,因为环境不同,这或许就是思辨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