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洞庭秋水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澄宇 撰文 李斌彪 校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庚辰(194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客问予曰:古者名不以山川,而子名“洞庭”,何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予曰:嘻!予居近洞庭,固未尝以“洞庭”名也。昔者,予名“寰”,字“澄宇”,一字“瀛北”,偶作文报端,署曰“洞庭”,久遂呼为“洞庭”也,嗣以“洞庭”知者多;或索稿入报,诡署“秋水”后,竟有呼“秋水”者;或遂谓“洞庭”名,而“秋水”字也。庄子云“呼我为牛者应之为牛,呼我为马者应之为马,奚择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客又曰:子置旧名而任呼“洞庭”,或戏谓舍九万里而取八百里,不己廉乎?子则曰“洞庭”,自藕池、虎渡、松滋、调弦四口相继,决扬子江,挟三峡泥沙灌洞庭,岁岁淤澱,湖渐浅、渐隘;旧云八百里,今百余里矣,吾业不加修,德且日损,实不胜八百里变百里,或遂不百里之,懼取此自警,非震其八百里而张之,非喜其少於九万里,而遂安之也,而今乃不惟任人“洞庭”之,任人“秋水”之;且李子兆垣,镂石章曰“洞庭秋水”,得毋以唐人有“洞庭秋水远连天”之句,不免河伯自喜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予曰:嘻!未敢如此也。予固取《秋水篇》意自警,犹前志也。庄子不云乎“因其大而大之,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万物莫不小”自警之,不遑而顾自喜邪,今而后,蛙乐塪井乎?鱼乐濠上乎?蓬蓬然若风,起於北海入於南海乎?吾惟自动天机耳,吾恶知夫小大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客又曰:“洞庭秋月”亦“潇湘八景”之一,子署“秋水”,未闻署“秋月”,何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予曰:有是哉,八月之望,秋水满湖,明月在天,月影在水,水中天上,二镜互照,空诸所有,放大光明,岂不善哉!而予乃知有秋水,不知秋月也,抑何眛眛與?虽然予意固在自警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斌彪录自李澄宇著作1948年版《未晚楼文后稿》卷一〗</span></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李澄宇(1882——1955),字洞庭;幼名李旦,字吉初;学名李寰,字瀛北;笔名李洞庭(后来“洞庭”成为他的字)、李秋水;谱名昌旦;今湖南岳阳筻口镇山上村周家岭人,他是兼著名诗人、古文学大家、史学大家、楹联大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p><p class="ql-block"> 李澄宇为清末秀才,入岳阳书院。清废科举,入湖南省陆军速成学校。后从名儒吴獬,为入室弟子。</p><p class="ql-block"> 李澄宇参加了中国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新南社、南社湘集、船山学社。</p><p class="ql-block"> 李澄宇与傅熊湘、谢晋、姚大愿、姚大慈并称“湘中五子”;李澄宇(又名李洞庭)与彭一湖并誉为“洞庭一湖”;傅熊湘、柳亚子评价李澄宇和姚大慈的诗为“姚醇李俊”。</p><p class="ql-block"> 1911年辛亥革命,岳阳光复,李澄宇创办了《岳阳日报》;1913年,李澄宇在北京创办了《京都报》。</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李澄宇积功授陆军少将,后在湖南省政府任秘书、秘书长多年,又在各大学任中文系教授数年;解放后,李澄宇任湖南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湖南文史馆馆员。</p><p class="ql-block"> 李澄宇一生从军、从政、从教,著作等身,李澄宇著有:《未晚楼文存》、《未晚楼文续存》、《未晚楼文后稿》、《未晚楼书牍》、《未晚楼书牍续存》、《未晚楼书牍后稿》、《未晚楼联稿》、《未晚楼联后稿》、《未晚楼联话》、《万桑园诗》、《万桑园诗存》、《万桑园诗续存》、《洞庭南阁诗稿》、《赤帜馆诗》、《渐暨楼诗稿》、《雨窗杂记》、《荒村奇遇》、《万桑园联语》、《万桑园游记》、《未晚楼诗稿》、《未晚楼日记》、《未晚楼诗话》、《未晚楼诗衡》、《未晚楼诗韵》、《未晚楼词》、《未晚楼词话》、《未晚楼曲》、《未晚楼曲话》、《未晚楼杂记》、《文燼》、《短文八十首》、《香云绮恨录》、《易义释要》、《哲言韵编》、《陟屺录》、《医史记》、《春秋三传》、《读十三经折中》、《读史蠡述》…………。</p><p class="ql-block"> 【《读史蠡述》(又叫《读二十七史蠡述》)含:《读春秋蠡述》、《读国语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共27种77卷】 。</p> <h3>〖李澄宇著作《读二十五史蠡述》含:《读史记蠡述》、《读汉书蠡述》、《读后汉书蠡述》、《读三国志蠡述》、《读晋书蠡述》、《读宋书蠡述》、《读南齐书蠡述》、《读梁书蠡述》、《读陈书蠡述》、《读魏书蠡述》、《读北齐书蠡述》、《读周书蠡述》、《读隋书蠡述》、《读南史蠡述》、《读北史蠡述》、《读旧唐书蠡述》、《读新唐书蠡述》、《读旧五代史蠡述》、《读新五代史蠡述》、《读宋史蠡述》、《读辽史蠡述》、《读金史蠡述》、《读元史蠡述》、《读新元史蠡述》、《读明史蠡述》共25种74卷。2005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了李澄宇著作《读二十五史蠡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