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父亲回老家

<h3>陪着父亲回老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回老家!是母亲去世后,九十三岁父亲最近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父亲1947年当兵,属62军186师机关,徐向前部队,1951年集中训练,1952年抗美援朝。1954就读师范,1957年转业北大荒,1959年奉命来到新疆。父亲最后一次离开老家,屈指算来也已有三十四年。从我记事起,小时候父母带着二姐.三姐和小妹回老家两次。大姐两岁跟随父母到部队,这是第一次回老家,父母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们再没回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圆父亲这个梦,我们姐妹就商量:选择气候适宜的秋季陪父亲回趟老家。进入十月,姐妹们就着手为父亲体检、输液调理,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一切就绪后,决定10月26日动身。这样姐妹五人和堂弟一同前往。行程定下后,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使我们犯了难。父亲年龄大了怕坐不了飞机,经过各方咨询,可以乘坐飞机,便为父亲订了头等舱机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8年10月26日上午,我们姐弟六人推着大小行李14个,陪着父亲直达地窝堡机场。在候机大厅,工作人员为我们安排了VAP休息室。这样富有人性化的服务令人感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晚上九点十分到达新郑机场。在出站口,我们看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建强哥等人,三辆专车来接我们......</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一早,我们的车子离开郑州、经过黄河大桥,进入原阳县。熟悉的街面,浓浓的乡音......我已经看见了小叔家院落的大门 .....当我踏进小院那一刻,激动的心无法自制:老家的小院,我的根!父亲朝思暮想的地方!我们终于领着父亲回来了!小院里的石榴树还在,满树的石榴摇摇欲坠。老房子也在,只是矮了许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被叔婶、堂妹簇拥着走入了上房。小叔一直紧紧拽着父亲的手。小叔是父亲最小的弟弟。年轻时曾当过村支书。这次兄弟相见,小叔异常兴奋,眼角一直噙着泪水。我们刚坐定,贤惠能干的婶婶早已经包好了好几大盘饺子,和孝顺的红梅表妹一起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老家特色美食。小叔更是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激动的不停喂父亲吃饭。饭还没有吃完,表弟表妹们就已经闻讯赶来,父亲就要迫不及待的去看三姑和小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拗不过父亲,只得匆匆去看望小姑和三姑。小姑一直身体不好,也是父亲最挂念的小妹。小姑看到她30多年未见面的大哥,激动的喊着:我的大哥回来了!紧紧地依偎在大哥的怀里,开心的像个孩子......春生弟弟常年跑长途,家里盖起了三层的漂亮大楼房。在三姑家温馨的院落里,三姑拉着父亲的手再也不愿放开......看到眼前的一切,父亲很是欣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这次父亲回老家,小叔和三姑一家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买了新床.新被褥.新餐桌,远在山西的改凤表妹.浙江的建武表弟都回来了,贤淑聪慧的改凤表妹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还有父亲最爱吃的糖糕,建武弟弟一路充当了我们的专职司机,还为大舅准备了珍藏十多年的茅台酒。</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夜幕降临后,大家围坐在新餐桌旁,为了一个“小话题“,笑的热泪盈眶,肚子发酸......</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我们大队人马一起去为奶奶.爷爷和大叔敬香上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生在新疆,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父母为我取小名”文革“,也是那个时代叫的最响亮的名字。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我3岁被父母送回老家,一呆就是4年,我与最敬爱的大叔结下了胜似父女的感情......怀念小时候老家的夜晚:静静的夜,凉爽的风;星星点点的灯光;偶尔一两声昆虫的叫声;我躺在院子树下床上数星星,一颗、两颗、三四颗,而大叔坐在旁边耐心的为我驱赶蚊虫,冬天每天早晨起床都为我暖热衣服.....这是我记忆深处留下最难以忘却的印象。我怀念童年老家的夜晚,怀念我最亲的大叔。婶婶说奶奶弥留之际念念不忘就是我和堂弟,反复念叨:文革.文胜,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嫁给了书香世家的教书先生爷爷,94岁驾鹤西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次相聚,老少四代二十多口相聚在一起。这里亲情涌动,这里血脉相连。小叔.三姑.小姑和父亲都已白发苍苍,手拉着手紧紧地坐在一起。我们与表弟妹和堂弟妹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这种温馨的场面很少见,也很难得,更是难忘!</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家的小院热闹非凡,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按照计划,我们陪同父亲衣锦还乡后就要向南飞,在风景宜人的海南陪同父亲度过漫长的冬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行唯一的遗憾就是行程安排有点紧,在老家呆的时间有点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留有遗憾,是为了下次的圆满;相约下次,咱们不见不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该出发了!分别的时刻到了,婶婶拉着父亲流泪了;表妹抱着父亲哭了;小叔一直站在父亲身边,抿着嘴唇......我强忍着即将溢出的泪水率先走出了小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站在门口,又回头看了看,我要铭记这里的一切。再见了,老家的小院!再见了,我的亲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