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丧葬习俗一一坐夜唱孝歌

渝石文管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经历了火葬、崖墓葬、岩棺葬、土葬等葬式,有拾骨二次葬、打绕棺、唱孝歌等奇特的葬俗,形成了“灵魂不死”、“死后脱生”的观念使土家族人形成“死是福”的生死观。 坐夜,又称“守夜”或“坐丧”,是土家族葬俗在发丧前的头天的整个通宵,用打丧鼓、打围鼓、唱孝歌、丧堂唱、孝狮玩桌子等形式悼念逝者和守灵的丧俗。 这一夜逝者家都要办宴席款待来客,叫“人死饭门开”。坐夜是一种只唱不跳的丧俗,时间至少在一个通宵或几天几夜,直到出殡下葬为止。 坐夜时,先由锣鼓开场,孝狮祭拜逝者,诵读祭文,然后孝子坐在棺材周围,三至五位歌师坐在灵堂前,歌师们击鼓伴唱,用领唱、帮唱、接唱、对唱等形式,唱词的内容多为颂扬逝者一生辛劳和讲述土家族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来悼念逝者,安慰生者。 清乾隆《石砫厅志》有:“葬亲后行三除灵,皆男女杂沓,百十成群,堂屋逼窄则设席街巷,供应如流水,较纳彩纳币附身棺材之用,不啼数倍矣”。 在唱孝歌时,逝者的晚辈长跪灵前,以示祭奠。 随着唱孝歌,晚辈们依字辈顺序,在灵前跪拜敬香。 敬香后,面对逝者,后退出灵堂。 土家族唱孝歌,也称哭丧,是土家族人尊敬老人,歌颂逝者,来激励生者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