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登山若干禁忌和安全要领

阿诺

<p>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每一个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都向往极致的美景。</p><p>但要知道,户外运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户外有风险,人身安全永远都应该是摆在第一位。</p><p>户外不是一种时尚,也不是伪小资的标志,很多驴友打扮得越来越像登山家,实际却并不具备合格的户外综合素质。户外事故时有发生。</p><p><br></p> <p>这些年的户外活动,爬过一些山,涉过一些水,学习收录和积累了一些户外活动的经验和心得,是户外爱好者该知道的户外常识和技巧,新驴学习,老驴借鉴。</p><p>出游必备,现在奉上!</p> <p>徒步登山的一些主要禁忌:</p><p><br></p><p>1.忌用体温烘衣</p><p>如果你穿了一件速干衣,一切都还好说,要是你穿着棉质T恤,被汗浸湿之后非常难干。这时候你以为可以借助体温烘干,可这恰恰违背了中医的“背寒成疾”之说。</p><p>因此,运动结束进入放松休息状态时,还是及时更换掉湿衣为好。</p><p><br></p><p>2.忌喝酒解乏</p><p>好多人在徒步、爬山时习惯带上酒,小酌几杯,美哉乐哉!其实,这是不可取的。</p><p>因为人在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会处于亢奋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将酒精吸收进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p><p>就算是酒精度数较低的啤酒,也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使关节受到很大的刺激,引发关节炎症。</p><p><br></p><p>3.忌立即入睡</p><p>运动完毕,来个痛快舒服觉!大运动量后,人会感觉非常疲劳,十分容易入睡。</p><p>然而,由于大量运动后,人体各系统未能得到适当调节,各部位活动尚未转入正常。如果这时候倒头就睡,会容易招致疾病。</p><p><br></p><p>4.忌骤降体温</p><p>野外活动后立即进行冷水浴或游泳,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神经系统失调。也不应立即用电风扇的快档吹风降温,否则容易引起头痛,感冒。</p><p><br></p><p>5.忌运动后一下子喝太多的水</p><p>活动后适当饮些茶水、盐水或温开水解渴是必要的,但不宜喝得太多。</p><p>因为,这时候饮用大量的水份,不仅会使消化系统和心脏血管系统增加负担,还会大量出汗,使体内盐份流失,这样容易引起抽筋,痉挛,甚至影响食欲。</p><p>建议,少量多饮。</p> <p>看完这些主要禁忌</p><p>是不是发现自己曾做过这些呢?</p><p>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 <p>除了禁忌,下面还要说说徒步登山的安全要领,禁忌和安全常识相结合,你的徒步登山之旅会更有安全保障!</p><p><br></p><p>1.不要站在悬崖边摆酷。这样其实是给自己增加风险,要知道这时如果一阵大风吹来,你真的不一定能稳得住脚。</p><p><br></p><p>2.手里除了登山杖,不拿水壶或相机、手机等走路。可以吊挂在身上背负系统或放腰包背包里的东西,走路时尽量不要拿在手里。</p><p><br></p><p>3.尽量不要一个人登山。随队出行时也要避免一个人落单。最好三五成群,团队协作,互为照应。</p><p><br></p><p>4.户外行走,步步为营。落脚点——看不清不跳,站不稳不走。能用绳,就不要徒手;能挪下来,就不要蹦;能绕过去,就不要爬上去,能走现成的路,就不要自己开路。尽量不要高处向下蹦,很伤膝盖的。挪下来的姿势虽不好看,却保护你的膝盖。更要记住,就算要往下跳,也必须看清落脚点,比如:野草履盖的地面看似平坦,可底下根部的地表若是坑洼不平,这一跳很可能就会崴到脚。</p><p><br></p><p>5.如果你是新驴,尽量跟在经验丰富的老驴或手持对讲机的人后面;如果你是户外经验不足的女性,更需如此。</p> <p>6.上陡坡的时候,要与前面的人保持三到五米的距离,并保持高度警惕性。</p><p><br></p><p>7.下山的时候,身体要侧向山坡下山,保持侧身姿势。下陡坡时须根据坡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姿势,低于45度大于30度的坡度采取坐式下降法更安全;大于45度小于60度的陡坡采取侧身下降法最安全;超过60度的陡坡须采取背身下降法最安全。</p><p><br></p><p>8.两支队伍狭路相逢时,让路的一方,一定要在道路的内侧,同时重心降低。超越的一方,一定要面朝让路者,有可能的话最好借力。</p><p><br></p><p>9.不要背向悬崖休息,在悬崖边时,也不要从别人后面经过。否则,他起身或后仰,会把你挤下悬崖的。</p><p><br></p><p>10.不要随意饮用野外的水源,看起来非常干净的水,哪怕是山谷里流动的清澈泉水,最好也烧开了再喝,因为你难以判断上游是否受到野生动物粪污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避免吃进水中看不见的细菌等致病微生物。</p><p><br></p> <p>11.水火无情,野外禁止用火,户外烧水煮东西,最好带上户外专用炉气等安全用品。万不得已要用火,用火中必须时时有人守护看管,用完后用水浇灭燃烧未尽的余火和给火堆周边降温,避免死灰复燃,做到不留火灾隐患,万无一失。</p><p><br></p><p>12.不要乱吃不认识的野果,以防中毒。</p><p><br></p><p>13.午餐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你会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p><p><br></p><p>14.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防摔防坠防踩空。</p><p><br></p><p>15.野外最怕毒蛇咬伤,经过草丛路段可先打草惊蛇,行走中时时处处都要注意看清路况和周围环境,防毒蛇咬伤。背包里常备一两盒“季德胜蛇药”,过期了就再换新的,希望永远都不要用到,有备无患。</p><p><br></p> <p>16.登山前,主动问一下领队的电话,存在你的手机上,紧急情况时可能用得上。</p><p><br></p><p>17.大小适中贴身实用的登山背包和腰包,将是自己户外活动的得力助手。自己的包里,平时最好都带有一小包纸巾、几片创口贴、几支便捷碘伏棉签、一小瓶风油精、一支皮炎平药膏、一根10米左右能承受500千克以上重量的扁带绳、一个打火机或一支镁棒、一把小柴刀、一个金属餐杯或饭盒(意外求生时可烧煮东西)、一个保温水杯、一支小手电或一副头灯。绳子对辅助上升或下降会有极大用处,其它物品不大也不重,应急时或在没有准备露营的情况下不得不在野外过夜,在野外生存上都大有帮助,尽量带齐。</p><p><br></p><p>18.养成剔干净脚下泥土的习惯。登山鞋底的防滑纹很深,如果泥土太多,就会失去防滑的作用;同时,也会把崖壁踩得滑滑的,给后面的驴友增加了攀爬的难度。</p><p><br></p><p>19.在寒冷的季节或环境中,越是寒冷环境越要注意保暖,尽量控制好运动强度和适时增减衣服,尽量不要汗湿衣服和因穿着汗湿衣服带来的身体过度失温。</p> <p>在进行徒步、登山、攀岩等户外活动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只有每一次都能平安归来,你才有机会去走更远的路、爬更高的山、看更美的风景。</p> <p>去户外徒步和登山,</p><p>是为了追求自由,</p><p>但是过分的“自由”往往会伤害到自己,进而可能拖累全队。所以,户外请尽量保护好自己,与队友协同互助同进退。</p> <p>敬畏自然,</p><p>牢记户外运动的相关知识,</p><p>始终保持一颗未雨绸缪的心,</p><p>不忽略和轻视户外运动的潜在风险,</p><p>这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起码的负责,</p><p>珍惜生命,安全户外,愉悦驴行。</p><p>开开心心出行,平平安安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