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意思是什么?</font></b></h3><h3>“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h3><h3><font color="#167efb">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现代通俗易懂的话语,将中国字的由来形象地描绘出来,从中领悟到字的意境,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font></h3> <h3><b>孝:是孝顺。</b>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h3> <h3><b>悌:是悌敬。</b>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h3> <h3><b>忠:是尽忠。</b>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h3> <h3><b>信:是信用。</b>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h3> <h3><b>礼:是礼节。</b>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h3> <h3><b>义:是义气。</b>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h3> <h3><b>廉:是廉洁。</b>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h3> <h3><b>耻:是羞耻。</b>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