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司令与科学家的战友情

天行者

<h3>  张蕴钰,1958年受命创建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是第一任核司令员。他带领部队在那片荒凉的戈壁大漠喝苦水,沐风沙,战寒暑,奋斗了13个春秋,为核基地扎下根,开好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地出色完地成了核试验任务,为构筑国家核盾牌做出了重要贡献。</h3> <p class="ql-block">  他曾经身经百战,是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指挥员。回国后又组织指挥过辽东半岛陆海空三军抗登陆实兵大演习。工作一直与作战相关。随着核试验基地组建,他提出基地要为科学实验服务,为科学家服务,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开启了他工作事业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  程开甲,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1949年回国,1962年11月到核试验基地任研究所副所长,带领研究所科技工作者在罗布泊奋斗了几十年,参与了首次原子弹、氢弹、核导弹,首次地下核试验等30多次核试验,都取得圆满成功,贡献很大,而且培养了一支能攻坚破难的科研队伍。1977年任基地副司令员,后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委员。是国家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2013年获国家科技最高奖,201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被评选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获“共和国荣誉”。</p> <h3>  基地为科学实验服务,为科学家服务,按科学规律办事,为程开甲和研究所创造了很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张蕴钰不但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而且在政治上保护,建立起他与程开甲和科技工作者的深厚战友情谊!</h3> <h3>  张蕴钰90岁生日那天,程开甲带亲笔条幅祝寿。</h3> <h3><br></h3><h3> </h3> <h3>  十年前,在张蕴钰病榻弥留之际,程开甲开完会,没有吃饭就直接赶到医院看望老领导、老战友。当他离开几分钟后张蕴钰也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天,他亲笔写了条幅:“张司令员,老程送你来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战友深情……</h3><h3> 他后来讲张蕴钰是“我的老战友,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核司令,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核司令!”</h3> <p class="ql-block">  在核试验基地立着一块将军、院士碑。上镌刻着张蕴钰为程开甲写的诗:</p><p class="ql-block"> 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作乾坤。</p><p class="ql-block"> 轻者上升为青天,重者下沉为黄地。</p><p class="ql-block"> 中华精神孕盘古,开天辟地代有人。</p><p class="ql-block"> 技术突破逢艰事,忘餐废寝苦创新。</p><p class="ql-block"> 专家学者风沙里,同与战士历苦辛。</p><p class="ql-block"> 戈壁寒暑成大器,众人尊敬我称师。</p><p class="ql-block"> 成为二位老人百年后的永久纪念。</p> <h3>  2019年5月11日,程开甲回到了马兰,安葬在烈士陵园。根据他生前要求,他的墓要挨着张蕴钰的墓旁。两位老战友又走到了一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