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诗词的遐想 【回忆录】

小元

<h3>  </h3><h3> 周末的闲暇时光,偶然拿起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读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很符合昨日的天气,迸发出无限的遐想,诗词,这个名词在我脑海里浮现出难忘的画面。考学那年,一个多雨的夜晚,一次重要却失败的音乐会,让我明白其中的深意。</h3><h3><br></h3><h3> 那次我充满信心,毫无顾忌地上台,又穿着自己挑选的漂亮裙子(其实就是斑马条纹)外在因素让我飘飘然,导致那一秒脑子放空,第一个音的位置都找不到,糊里糊涂地演完了三首曲目。过程中什么也没感受,而下台之后是无法想象的难过、不甘,我让她失望了,平时的状态和上台的表现完全不成正比,下台第一眼是偷偷看向她,她没有特别的表情,但眼神里总有一种坚定,坚定要让我明白自己有多不足,坚定要让我变得更好……可是我心里乌云密布,我总能想象出她有多么失望……在和她学习以前我也从没完整的、成功地演奏过一次。</h3> <h3>  我依稀记得那夜的雨是多么狂暴,我是怎样一种迷茫。雨是落在地上,还是落进无底的深渊?我体会到“凄凄惨惨戚戚”。唯有思考是办法。思绪和雨一齐打在心头,和大地产生了共鸣,我自己归纳出了人生第一条演奏经验,总结出了失败原因,睡前又想出了一条接一条的精华(它们是我进附中以来直到现在支撑我的金贵的上台经验)。半夜我醒了,走到窗前,凝视这灯火已熄灭的世界,雨小了,“嘀嗒,嘀嗒”,像不像少年眼角的泪滴?我平静下来,打开手机锁屏,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h3><h3><br></h3><h3> 没想到第一次理解“诗”,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小小过程中。</h3> <h3>很久没有起这么早了,在广州似冬寒的春天里,有一丝阳光唤醒了我沉睡的眼。7点半我的琴声响起,比平时提早了一小时。第一次充满斗志地进行细节和分析练习,2月23日7:30—12:00 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时段,专一地研究钢琴,其实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必须在下次音乐会上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要向晓蓓老师证明,我行的。那一刻我竟感受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午后,我漫步在星海后院,第一次瞅见后院有一片墙上开满了三角梅花,与它隔着一个栏杆,却感到无比亲切,停留脚步,心静着,同时脑子又不断重复着上台经验。这时,只见阳光踮起脚尖,亲吻着三角梅,从墙角到墙外,绿叶的深邃与花蕾的紫红相衬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它们被照耀着。光有些刺眼,它在对我微笑。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这阳光,带给我希望,我的内心像被净化一般,昨日的乌云早已烟消云散,今日我道: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原来这就是诗意!于是我突发奇想写下一句诗:乐音迤逦耀碧园,梅红芳蓓醉春颜。这便是之后送给她的诗里其中一句了。</h3> <h3><font color="#ff8a00">  那一周我每天都期盼在学校偶遇她。当你努力和充满勇气,就会有活力,有想见一个人的动力。可匆匆错过 没有见到,奇特的是,第一次在内心焕发崇敬和爱,是隔空的, 3月16日,雨比前一天更大,但和第一天不同,它似乎在诉说着数不尽的眷恋。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变得轻柔,沁入我的心,化成耳边的轻风,房子和树似乎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一个人的夜晚,在星海2栋602,写下了这首《雨夜》</font></h3><h3> </h3> <h3><i>  寥寥如烟舞随风,银丝万千落天穹。</i></h3><h3><i> 如酥细雨轻佛面,且看春浓景更娇。</i></h3><h3><i> 凭窗忘,雾蒙蒙,广厦不见灯火红。</i></h3><h3 style="text-align: left;"><i> 更深月半人梦好,独却诗行梦亦愁。</i></h3> <h3><b>  原来,诗词的深意是情感,是经历。之后的第二次音乐会非常成功,间接体会到更多故人的心情,爱上了“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美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匆忙时停下脚步,道:“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b></h3><h3><i> 可我已经两个月没有见到她了,如今我只愿: 落花时节又逢君。什么时候能再见到这样的阳光呢?</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