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古城:姜嫄古墓修缮纪实

党老师英语

<h3>摄影:党小成</h3><h3>手机:13991043209</h3><h3>微信:Dangcheng3209</h3><h3>Q Q:493003599</h3> <h1>  周日上午借着灿烂的阳光去散步,登上了武功古城一处文物景点:姜嫄古墓。</h1> <h1>  从今年初夏开始修缮的姜嫄古墓已完全变了模样。</h1> <h1>  姜嫄是中国农业始祖后稷的母亲,母以子贵,被人们尊称为圣母。</h1><h1> 古墓正东的这座砖砌牌坊为清光绪丙子年立,中门上方石刻“姜嫄圣母墓”五个大字,系清代陕西督学使吴大徵篆书。</h1> <h1>  左联:履地武敏周人生。</h1><h1> 右联:亘古高冢志邰城。</h1><h1> 左右对联上方横额分别镌刻:“ 厥初生民”,“炎黄巨尊”。</h1> <h1> 背面匾额上书“ 母仪邰城”,左右对联:“益稷三章漆水明”,“大雅一歌山川秀”。</h1> <h1>  姜嫄是上古三皇中的第三皇炎帝神农氏的第四代孙女,是上古有邰国君姜龙的女儿,他十六岁时嫁给上古五帝第三个大帝帝喾为妃。</h1> <h1>  据《史记•周本记》,姜嫄履巨人脚印生后稷。</h1> <h1>  古墓前广场巨石脚印两边分立六尊石羊,形态逼真。</h1> <h1>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日陕西省政府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石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拾级而上。</h1> <h1>  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这个重新修缮的古墓显得庄严肃穆。</h1> <h1>  原来的土墓顶栽植了柏树,周围被砌上了青砖,并用青石在四周铺设了围栏和走道,方便游客观赏。</h1><h3></h3> <h1>  青石围栏上雕刻有二十四节气和先民农耕生活图案。</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从青石台上远眺初冬时节夕阳下美丽纯朴的武功古城南大门和民居。</h1> <h1>  夕阳余辉下的牌楼,和着蔚蓝色天空中的明月,母仪邰城,四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庄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石羊。</h1> <h1>  初冬时节的姜嫄古墓,周围满是绿油油的麦田,已经凋谢的野菊花和依然挂在枝头的野酸枣。</h1> <h1>  一起回顾一下从2018年初夏到11月初姜嫄古墓重新修缮的画面。</h1> <h1>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二月酷爱摄影的武功县县长石翊先生拍摄的姜嫄古墓图片。</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3年初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年初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县委书记田一泓亲临现场勘察指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开挖时的场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坚固的地基处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年初秋</h1> <h1>  2018年11月初,县文物旅游局经过多半年艰辛的抢救性保护和修缮,姜嫄古墓,这一省级重点文物景点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古城人的眼前。</h1> <h1>  在武功古城快速发展的今天,了解历史,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是每一个古城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h1><h1> 当我们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的同时,更应让他们深刻了解古城先辈们走过的历史之路!</h1><h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者,鉴也。”</h1><h1> 方圆五公里,上下五千年,武功古城悠久的历史长河就是一面明镜,每每抚今追昔,总能收获很多,更好的指导我们前行!</h1> <h1>  如果喜欢我的美篇作品,请扫码添加微信,手机号13991043209同微信,一起记录生活的精彩和感悟。感谢一路有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