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64排螺旋CT——为临床诊断如虎添翼

张鑫鑫

<h3>  随着2018年10月18日我院新院区试运营,影像中心——这个大家庭正式成立,新环境,新设备,新征程,开拓新技能。</h3><h3> 自新院开业一月以来,我科为拓展新技术,现已成功开展全身各部位CT增强技术 20余例及腹部血管CTA、肺动脉CTA、冠脉CTA和头颈部CTA,这都归功于我们的“新”伙伴--GE64排螺旋CT。</h3> <h3>  美国GE64排螺旋CT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检查。具体包含头部、颈部、胸部、心脏、腹部、盆腔、脊柱及骨关节、眼耳喉鼻及头面部等部位,对其外伤性,肿瘤性、感染性、先天性等疾病都可以明确诊断。64排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功能可从冠状位、矢状位、多角度体位立体观察,对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手术计划都非常有帮助。<br></h3> <h3>  与普通螺旋CT相比,GE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图像更清晰、X线辐射量低、效果更好!用普通CT机做一次肺部检查,一般需要30秒,而64排螺旋CT在3秒内就能够完成。普通CT做心脏检查需要10至15秒,64排螺旋CT则只需要5秒就能完成。检查速度快,病人在机器上的时间缩短,就大大减少了病人所受射线的损伤。这一点,对于婴儿做CT检查,是非常有好处的。</h3> <h3>  64排螺旋CT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图像,还能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重建图像。在心脏冠状动脉重建、肺动静脉重建、头颈部血管及腹部血管重建方面都可快速、清晰采集图像。当然我院也同时配备了高压注射器,为我科开展这项新技术--各部位CT增强及血管造影做好了准备。</h3> <h3>头颈部血管造影</h3> <h3>  在院方、交大一附院影像中心及李妙玲主任的指导支持下,之前已经委派我科诊断组、技术组以及护士组人员在交大一附院进修学习,我影像中心全体人员经过不断学习探索,现已掌握各部位CT增强和冠脉、头颈部、肺动脉、腹主动脉CTA的准备、扫描以及诊断技术,标志着我院医疗诊断技术,乃至健康医疗技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h3> <h3>(图为护士组老师在交大一附院认真学习,对于需要注射造影剂患者的注意事项,准备工作以及高压注射器的使用。)</h3> <h3>(诊断组同事在交大一附院学习血管后处理及其诊断要点。)</h3> <h3>(操作技师耐心训练呼吸,和患者共同配合,取得高品质图像,)</h3> <h3>  增强扫描及CTA技术都是指给患者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h3><h3> CT增强扫描的优势:对病灶的定性能力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对血管结构看得极其清楚。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增强CT可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增强CT尤其适合颅脑、胸部和腹部,对于肝癌、肝血管瘤、胆管及胆总管病变等肝胆病变具有诊断优势。我科CT增强扫描的普及,将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如虎添翼! </h3><h3> </h3><h3> </h3> <h3>(腹部增强)</h3> <h3>  CTA属于CT血管造影,这类疾病的优点是检查时间短,无创,并发症少,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强,CTA利用后处理技术去除掉皮肤骨骼,肌肉等不需要显示的结构,只显示三维的血管结构,全方位的观察,更好的显示血管的狭窄、畸形、硬化、栓塞等,64排CT的安装,使我院冠状动脉CTA检查成为现实,它能多角度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区分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钙化斑块。肺动脉CTA检查大大提高了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使过去认为难以做到的诊断变得非常容易和非常精准,为医生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证据。<br></h3><h3> </h3> <h3>(冠脉造影)</h3> <h3>肺动脉造影</h3> <h3> GE 64排CT将高分辨、宽覆盖和高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成像进入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进一步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使全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最先进的诊疗技术该机的安装使许多我区原来难以诊治的疾病,现在都可以得到早期、准确、无创伤和安全的解决,必将大大提高我院的影像诊断的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区医疗水平的提高。</h3> <h3>腹部血管造影</h3> <h3>  感谢区政府及院方对影像中心的大力支持,感谢交大一附院影像中心的全力扶持,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影像中心一定不负众望,携手前行,共创长安区医院的优秀科室!开展更多新技术,用过硬的技术,为临床提供更高的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