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暨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我还是我

(一)赛课记—观 <h3>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我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威海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暨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于11月12日—11月16日分别在文登区泽库中学、临港区蔄山中学、经区曲阜学校、威海市第七中学、荣成实验中学分期举行,来自威海市各市区的100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赛课现场一:文登区泽库中学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图形的旋转》</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赛课现场二:临港区蔄山中学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课题:《确定位置》《平行四边形》</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赛课现场三:经区曲阜学校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课题:《等式与方程》《去括号》</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赛课现场四:威海市第七中学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课题:《图形的平移》《平方根》</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赛课现场五:荣成市实验中学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课题:《合并同类项》《函数》</font></h3> <h3> 比赛过程中,所有参赛教师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标,在正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和直观教学,真正发挥“技术改变教,技术改变学,技术改变评价”的作用,并展示出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和思路。虽然比赛的知识内容与形式是同课异构,但由于每位老师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烈,课堂互动频繁,因而每一堂课都精彩不断。</h3><h3></h3><h3></h3> (二)赛课记—议 <h3>  市教研员陈杰主任做了《整体设计 一以贯之 自然生成》的精彩点评,详细对10个课题分别从课标要求、教材编写策略、问题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与会教师在观课、赛课的基础上,对教材把握与理解不仅有了高度,更有了研究与努力的方向。</h3> (三)赛课记—思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陈妍妍 《合并同类项》】11月12日到16日,为时五天的威海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参赛选手,有幸参加本次大赛,让我受益匪浅。准备的过程好比一场短平快的旅程,磨课、研课、试课的时间很仓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练与挑战,而且从教师自身素质、对课标解读、教材把握、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是一场考验。16日有幸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借鉴学习之处很多。尤其是姚老师执教的《函数》一节课,注重实效,注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探究函数定义的过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概括函数的概念,尤其在引导学生辨析 “高度与时间”、“层数与总数”“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三组变量关系时,思维清晰,点评追问及时,使学生初步建立函数的模型思想。<br></font><font color="#010101"> 会后陈主任做了题为《整体设计 一以贯之 自然生成》的精彩点评。陈主任以十节课例为载体,从学习目标确定与叙写、教材编写线索、数学思想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剖析,每节课例处理的细节、教材挖掘的深度作了详细针对性的说明补充,指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向。陈主任指出,思维是教学的核心,“学会学习”是每一节课的核心;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其知识体系更完备;解释数学的本质,加强思维训练等等,语句精辟,言简意赅。借助陈主任的点评,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教学改进的方向和策略,我执教的《合并同类项》,对于 “相同字母指数相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考虑过正好借助我所设计的木块体积,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相同字母指数必须相同。因为课堂时间等因素,我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做深入探究,陈主任立刻一针见血,点明此处应提升学生思维,使课堂更有深度。课堂环节应该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不代替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成就感,每一环节都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经过这次大赛,使我更加明确今后的教学目标与方向。</font></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李文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是有魂的,这是我对自已课堂教学一直的追求。从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出发,引导学生探求未知数学世界的路径寻求,不仅仅传递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困难的积极心理,这是我在本次比赛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原则。预设是必备的,生成是有温度的。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营造有温度的课堂是我们毎一位教师的梦想。课前我对本节课各环节的进行做了多角度的预设。可现实的课堂生成仍让我意外,严格来说是惊喜。为坚持自已的观点而相互辩论的场景,为彼此解疑答惑而真诚道谢的细节,为团队荣誉而争光恐后展现自我的局面,这一切都不可预设。我觉的能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用自身的智慧让课堂生成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是我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更是今后努力的方向。</font></h3> <h3>  【原欢春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比赛落下帷幕,有幸成为众多选手中的一员,从抓课题到比赛历时三天,紧张、压力大,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但让我最感欣慰的是:无论多难,都不曾孤单,因为背后有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撑着我,特别是教研员王老师和徐校长不分昼夜的关注和耐心指导,大到思路小到一个问题,精雕细琢,让我感受到了有爱有情。<br>  陈主任最后的点评,让我深切体会到繁华落尽,重在教出实效,浓妆艳抹固然华丽,却不如洗尽铅华本真、自然。备课时要钻研教材、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深层次的思考,上课时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展开教学,要关注课堂生成。<br>  我觉得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经历这次比赛的磨练,得到这么多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让我有所成长,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算是教学生涯中一笔丰厚的财富。</h3><h5></h5><h3></h3><h3></h3><h3></h3><h3></h3> <h3><font color="#167efb">  【戚炜琳《图形的旋转》】日前, 我有幸参加了市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对我个人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很珍惜。从备战到比赛的这段时间,是我压力最大,却也是收获最多,最充实的一段时间。从接到比赛任务的第一天起,我就尽最大的努力去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准备课件等素材。<br></font><font color="#167efb"> 环翠区“康金明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和实验中学数学组的老师耐心地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一次次地推翻原有的设计,提出新的更好的思路,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比赛出发前,我暗暗告诫自己:首先,你是来学习的,所以要认真听好每一堂课,认真分析每一堂课,认真吸取每一堂的精华。其次你是来比赛的,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辜负学校领导、同事的期望。比赛结束后,收获很大,以下是我参加比赛的一些心得体会:<br></font><font color="#167efb"> 一、基本功扎实。参赛的每位教师都拥有熟练标准的语音语调,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能熟练地组织课堂教学。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充满激情,仪态整洁。同时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遇惊不乱,应变能力强,富有教学艺术性。<br></font><font color="#167efb"> 二、教学设计细。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r></font><font color="#167efb"> 三、教学理念新。多数参赛教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任务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活了课堂气氛。<br></font><font color="#167efb"> 四、教学手段活。此次比赛,各位教师都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增加了课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br></font><font color="#167efb"> 成长永远在路上,我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促进有效教学的进一步深入!</font></h3> <h3>  【马世武《确定位置》】节课学生通过参与现实情境中的四个活动,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并能比较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数形结合能力。<br>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主线,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归纳总结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方法,感受到不管用什么方式定位,平面内确定位置都需要两个数据。在授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直线上确定位置需要几个条件,在平面内、曲面内,再上升到在空间内,需要几个条件。这样才能够探索出数学知识的本质。<br>  课程设置活动化,活动设置课程化,学生的亲身经历,整体参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达到了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最好把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发生碰撞,这样学生会适时调整数学的学习方式及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这也是学生获得最有价值数学的思维方式。</h3><h3></h3><h3></h3><h3></h3> <h3><font color="#167efb">  【王洪伟《函数》】为期五天的威海市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已落下帷幕,作为这一届的参赛选手,其中的感触收获颇多.<br>  本节课是在六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变量关系的考察,完成函数概念的建构.函数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揭示函数的本质属性,设计时从生活中大量的函数原型出发,进行分析说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上通过巧妙提问,让学生质疑,促进课堂的生成,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变量的理解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困难,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甚至有的同学在机械套用概念.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由于忽略了自身的“催化”作用,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起来分享,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也表现的不是很充分. <br> 比赛虽已结束,但学习、提高、升华却永远在路上.</font></h3><h3></h3><h3></h3><h3></h3>

学生

课堂教学

教学

课堂

比赛

学习

数学

教师

威海市

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