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硃竹,又称红竹。红竹在竹子绘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b></h3><h3><b> 竹子有自身的生理特征,所以古人把竹子比喻四君子之一。因为主杆本身是空心的,即是虚的,文人把它比喻成“虚心”;又因竹子本身都是有节的。把“节”比喻成“气节”,这些都是从竹子自身结构特征引深为更深的含义,上升到品格,所以竹子在花草中抬高了位置。(梅兰竹菊四君子都能找到品格的升华。)</b></h3><h3><b> 古时,没有纸张时,兵将们上战场打仗,往家中寄书信用的是竹简,所以家人收到信就表示战士平安,因此竹子有竹报平安之说。</b></h3><h3><b> 再有,声声除旧岁。在没有炮竹时,烧的就是竹子,乒乓作响。也有竹报平安的意思。所以竹子的品格升华。</b></h3><h3><b> 竹,可以组合成画,也可以单独成画。单独成画中,硃竹占有很重要的位置。</b></h3><h3><b> 竹子本身是绿色的,为什么要画成红竹呢?那就是感情色彩。中国人讲究硃砂有辟邪的作用,所以画人画硃竹就用硃砂来画,叫硃竹,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就是用珠砂画的(现代讲究的画家还在自己砚矿物质作画,但古人的方法传入日本后,日本传承的很好,中国人又返去日本学习)。</b></h3> <h3><b> 现在的颜料不是矿物质,而是化工原料,所以颜色不稳定,有的偏红一点,有的偏黄一点,即颜色有轻有重。在作画时颜色轻的,可稍微加一点曙红,且多调点,调均,因整个画面用此颜色。</b></h3> <h3><b> 画竹时,注意不要对节,不要平行,注意竹杆有粗有细并注意竹叶组合的疏密结合。</b></h3> <h3><b> 可以用笔沾一点水,上面的竹叶干后颜色会变浅。</b></h3> <h3><b>①画小枝可以顿一下,就出节了。</b></h3><h3><b>②注意画小技不可离叶子太近,不舒展。</b></h3><h3><b>③同时画小枝不宜过多过乱。</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