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学校

汪泓

<h3>这里曾是北京第34中学。当年我在这里上学时,校园是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面许多许多院子,每个院子由四围的房子组成,像迷宫,全校只有一座楼梯吱嘎作响、摇摇晃晃的二层小楼,一层是我当年就学的教室。听说这里曾是王府,出过皇帝。当时年纪小不曾在意,如今终于比较清楚了,深感北京的博大,那深沉历史积淀不由不让人肃然,并为自己曾在这里盘桓而感幸运。<br>报载,这座位于旧京西城墙边,离西便门不远的府邸,初为乾隆五子永琪受封建府,为荣亲王府。到乾隆重孙咸丰时赐为醇亲王府,光绪诞生于此。后光绪嗣皇帝位,此地成为潜龙邸,醇亲王另赐别府居住(现宋庆龄故居)。不想大清气运不久,光绪之后才三年,民国了,帝制不再。这座庞大府邸在时光中随波逐流,浮浮沉沉,易主、分割、改建,从雍容华贵到衰老憔悴。近五六十年基本是学校在占用,其中中央音乐学院占的面积大,而且一直延续使用至今。</h3> <h3>当年的校门就在这里</h3> <h3>校门旁边的街牌</h3> <h3>2006年所立重修亲王府的碑记</h3> <h3>当年教室重修后的模样。</h3> <h3>原王府建筑分东西中三路,34中占用东路西路和中路的后罩楼,中路中央音乐学院占用。图中路左是原34中的四合院,路右是中央音乐学院(原王府的中路)</h3> <h3>从这里进去是一个四合院</h3> <h3>四合院内。当年大约是四五个班在此上课</h3> <h3>高楼所在的是学校(王府)西路建筑的位置</h3> <h3>现在这里的“主人”是做这个的</h3> <h3>通往学校的胡同之一:笔管胡同</h3> <h3>沿胡同向南</h3> <h3>笔管胡同。右边的墙就是学校的大墙了</h3> <h3>墙上写满沧桑</h3> <h3>当年上下学要从胡同穿行,每天走不同的胡同是上学路上的乐趣之一。这是其中一条,居然也有悠久历史。现在胡同大多消失,成了体量巨大的高楼或宽宽的马路</h3> <h3>学校大门本来对着一条长长的胡同,路南是铁一中,向东走一段路,路北是女八中(据说后来改名鲁迅中学)。现在胡同没了,原铁一中的地方成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一座现代建筑。至于朝北的地方,所有院落都拆了,一点旧痕迹也没有了。</h3> <h3>从学校出来,好像直接就到了长安街(准确的叫法是复兴门内大街),没了曲曲拐拐的胡同,也没了街巷的幽深。放眼望去,那彩虹桥所在位置,当年是厚厚的城墙。早晨上学时走到城墙下的小饭铺,掀开厚厚的棉门帘,进去买个“螺蛳转”(一种烧饼),热乎乎地捧着,边走边吃……<br>那样的岁月已随风逝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