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修心,觅食存体

彼岸

<h3>  </h3><h3></h3><h3> 前不久,建林将他出版的新书《思考与觅食》寄了一本我。拿在手里,散发着墨香味,一书在手,一睹为快。在我喜爱而又读过的书中,没有一本书的作者是我认识的和认识我的,更没有一个作者的血缘空间投影与我百分百的重合。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怀崇敬和虔诚。</h3><h3> 建林与我出生在同一个小村庄,人生交集点在幼年。他的童年是苦难的,正是这种苦难催生出坚强。他对母亲回忆仅限于三个片段,片段一和片段二,我不知道。片段三是我亲眼目睹的,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在那个物质贫穷的年代,幼而失亲,无母可恃,自然是没有母爱的,经历要比别人的充满更多苦难和辛酸。我在村小上到三年级以后,先后离小村庄十公里的范围内,转辗迁移,居无定所,家中拮据,穿不暖衣,吃不饱饭。那时物质匮乏,生活贫困,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建林在求学路途中遇到的坎坷和艰辛,我也是从他的文字里窥见一斑的。</h3><h3> 建林用他的行动诠释了“苦难是人生的学校”,从中学会了顽强生存,也学会了特立独行。最终,他把困难踩在脚下,一步一步走向一条很多人崇敬和仰慕的道路。从一个小山村走向首都的北师大读书,在我们村庄乃至周围一大片,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如果不是建林的坚强和执著,村庄里也许多了一个务工或者经商的人而已,绝不会走出一个闻名当地的“文化人”。唯觅食才能存体,唯存体才能思考,唯思考才能修心,他走过的觅食路途却异常艰难,所以他将书名为《思考与觅食》。纵观他成长和求学的路,这个书名或许是他人生的写照。对于他而言,这条路是坚强的,或许他自己不觉得辛酸。我没有他那般的高度和境界,习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事物,所以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把辛酸泪”。</h3><h3> 建林从小山村走出去,毕业于北师大,任教于厦门中学,供职于省教育厅,一路坚强行走,一路睿智思考,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对教育工作有更多独到而又新颖的思考认识。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些教育理念和观点,用平实的语言讲得形象直观,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微言大义,从他理性思维中读出了教育之道。他将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发乎情而感人肺腑,让人看到一个顽皮而又苦涩的少年形象,一个刻苦求知而又顽强觅食的学生形象,一个积极上进而又善于思考的青年学者形象。总体感觉这本书,理念超前,观点新颖,针对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是一本有深度、有厚度、有价值、可借鉴的好书。</h3><h3>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正是经历过苦难,才造就了他的坚强和坚持。他回乡一向很低调,丝毫没有学者的架子,我们对他的成就一无所知。只是通过百度和淘宝获悉,他先后出版了很多书,也有很多的收获,更没有想到他的书在央央淘宝上热销多年。从少年时代起,他始终不因昨天的困难而妥协,始终不为今天的安逸而停滞,在思考与觅食的路上坚不可摧,感悟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丝毫没有辜负上天赋予他的时光和生命。</h3><h3> 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不过他一直在坚持。人生道阻且长,他一直在觅食和思考之路上砥砺前行,还远远没有到达他梦想的目的地。我坚信,只要一路乘风破浪,攻城拔寨,他一定会到达他人生理想的彼岸。</h3><h3> 最近几天,女儿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读这本书。我几次对她说,这本书是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你以后要向他学习,以他为榜样,顽强拼搏,实现梦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乡贤文化的角度来激励她,也许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然而,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探寻文化血脉、弘扬崇教传统的精神原动力,历来具有教化和励志的功能,身边的榜样或许更能催人奋进。</h3><h3>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教育工作的门外汉,曾经也没有在传统教育中受到益处,现在也是守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说教自己的孩子,对教育这可能是一种歪曲,对孩子这可能是一种残害。鲁迅说,凡事需要研究,才会明白。读了这本书,我应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学到更多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让错误的教育方式残害自己的孩子。</h3><h3> 即使是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也未必能探寻到作者思考的要义和真谛,只能谈谈自己浅显的理解和感悟。</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