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元宝山区第一中学课程体系设置赏析

宝山一中

<h3>  为了适应新高考、新课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有多元成才之路,元宝山区第一中学本着“立足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为使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多元特长发展。我校构建了“6+1+1“的课程体系设置。</h3><h3>“6”每天前6节课完成国家基础课程。目的是完成学考和高考任务。</h3><h3>前“1”每天一节体育大课间,让学生锻炼好身体。</h3><h3>后“1”每天一节综合课,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高考助力。本学期综合课包括:学科拓展课、学生自由阅读课、社团课和研究性学习课。</h3><h3><br></h3> <h3>  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是传授探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型课程,又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型课程。它具有上课地方不固定、上课内容开放等特点。因此,研究性学习课型的分类也就有自己的特色,把它分为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展示课。理论课在本班教室进行,以传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讨论课的上课地点放在活动教室,以课题小组为单位,主要是讨论自己课题中存在问题;实践课则是指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学生在校外进行调查实践活动;展示课是指学生在展览室展示、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活动。可见,讨论课、实践课、展示课是以活动贯穿始终的,这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性特点。</h3><h3>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h3><h3> 研究性学习课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锻炼了学生深入实践,深入研究的能力。</h3> <h3></h3><h3><br></h3> <h3>  基于学科的主题拓展课学习更能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学力,它是对国家课程又一维度的二次开发,它与国家课程中的教材内容学习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同时,基于学科的主题拓展课学习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也能水到渠成,形成一门完美独立的校本课程。</h3> <h3>赵文华老师的拓展课《拜访大师》</h3> <h3>贾海军老师物理拓展课《数学方法在力学中的应用》</h3> <h3>韩腊梅老师的数学拓展课《三角函数中的数与形》</h3> <h3>杨伟华老师的政治拓展课《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h3> <h3>孙海龙老师物理拓展课之三</h3> <h3>白景芝老师的物理拓展课《神秘的宇宙》</h3> <h3>王磊老师的物理拓展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