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儿,在安昌古镇

森老夫子

<h1>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每次来江南旅行,都会选择一个或几个水乡古镇游览拍摄。我喜欢水乡的风景,喜欢古镇的人文,喜欢那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蕴含的老房子和老街道,更喜欢踩着石板路漫步在那些幽深的老巷子里。然而近年来,走过的许多水乡古镇,越来越喧闹,商业化、同质化让古镇游变成了一种无奈。十一月初,我来到绍兴的安昌,寻味儿古镇,收获颇多。</h1> <h1>  安昌古镇是绍兴地区有名的古镇,也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始建于北宋,后因战乱多次焚毁,明清时恢复重建。建筑风格传承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这里是绍兴师爷的故乡,古镇的腊肠、腊肉、扯白糖等特产更是声名远播。</h1> <h1>  古镇入口,两边的店铺,最先入眼的便是悬挂的腊肉制品。</h1> <h1>  通往古镇中心的一座名为“安昌桥”的廊桥。</h1> <h1>  站在桥上向两侧看,水乡风貌。</h1> <h1>  过了安昌桥,前面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北侧是城隍庙(一般古镇古村都有的),南面是这座水阁桥。水阁桥与安昌桥形成九十度的不同方向,下安昌桥直走,进入古镇商业为主的街区,过水阁桥可抵达河的南岸,进入居住为主的街区。</h1> <h1>  古镇游览图。</h1> <h1>  继续前行。</h1> <h1>  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00多米。河之南是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有古桥相连。</h1> <h1>  在向前伸展的长廊下,沿街老店栉次鳞比,千姿百态,各色土特产品琳琅满目。最抢眼的当然是现场制作各种腊肉腊肠,作为一枚吃货,真真开了眼哪。</h1> <h1>  老街上当然会有老匠人,坚守着自己的手工制作技艺传统。</h1> <h1>  斜阳透过长廊顶棚的缝隙投射到腊肠上。</h1> <h1>  中国银行旧址。</h1> <h1>  老桥。</h1> <h1>  当然也可以现场品尝的,一根竹签串上几种腊肠腊肉块块儿,香气扑鼻。</h1> <h1>  继续赏景。</h1> <h1>  继续寻味儿。</h1> <h1>  午后的暖阳下,在这里要上一壶茶或一碗老酒,轻饮慢酌,想想都美。</h1> <h1>  从里向外的闲适。</h1> <h1>  顺着河北岸的集市街走了大概一公里多,择一处老桥,踱步至河之南,回转,继续边走边拍。</h1> <h1>  从这面向对岸看,遮雨长廊、翻杆骑楼错落有致。古镇的建筑大多也都保持了古朴的风貌,与其他一些古镇不少翻盖粉刷一新的房子比起来,更具“老味儿”。据说,到了隆冬腊月,当地民俗风情会更加集中展现出来。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船等民风民俗依然在延续。在太多已被商业化、时尚味侵袭的古镇中,安昌的这种“老味儿”难能而可贵。</h1> <h1>  看着这些岌岌可危的老房子,也难免让人担心。古镇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个难题。</h1> <h1>  乌篷船,绍兴的符号之一。</h1> <h1>  醇香的老酒,也让绍兴名扬天下。</h1> <h1>  酱菜是江南水乡的特产之一,安昌古镇也有独具口味的酱菜,咸甜适中,香脆可口,佐餐佳品。</h1> <h1>  在“腊味、酒味、酱菜味”的缭绕中,在老街、老桥、老房子、石板路以及清清河水的迷醉中,抬头观瞧,已行至安昌桥的对岸。用一张安昌桥的正面照结束了安昌古镇的游览拍摄。</h1> <h1>  本篇到此结束,谢谢朋友们阅读分享。</h1>

古镇

安昌

水乡

腊肠

味儿

腊肉

绍兴

老桥

水阁

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