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中语文人,新课标实践的先行军

高霞

<h3>  11月15日星期四下午,包头市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课例研讨会在包头市第四中学召开。新课标下,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任务型驱动等理论老师们已熟稔于心。但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该如何开展?这也是萦绕在每一位语文人心头的困惑。本次研讨会上,包头市第一中学的王峰、郭瑞两位老师,用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做出了最好的示范。</h3> <h3>  课例研讨会前,两位老师对所讲内容进行了反复打磨,孔祺光老师亲临包一中为两位老师指导,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h3> <h3>  王峰老师以“发现母亲”为主题,整合对比《邹孟轲母》《诚斋夫人》《陶侃母》三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选出最杰出的母亲,诠释群文阅读的设计与教学。</h3> <h3>  以反映亲子关系社会现象的漫画导入,引发学生对母亲形象的思考。</h3> <h3>  以前置任务为驱动,让读于生,让思于生,让疑于生,让议于生,让学于生,发现至上。</h3> <h3><font color="#010101">学生展示画像,才华横溢</font></h3> <h3>  设置小组讨论,说出孟母被认为是最杰出母亲的原因,再次以任务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杰出母亲的伟大共性和母亲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推动世界的手,正是摇摇篮的手。</h3> <h3>  整堂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通过一个个任务的设置,一步步的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合作探究,形成共识,创意表达,真正做到了让学于生。与会老师们无不深受启迪,大为佩服。</h3> <h3>  接着郭瑞老师以“意匠惨淡经营中——沈从文《静》与迈尔尼《战争》”为主题,展示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设计与教学。</h3> <h3>  通过前置任务的设置,推动学生自主阅读,不仅需要阅读课内的两篇文章,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加以辅助,极大的扩展了学生同类文章的阅读量。</h3> <h3>前置任务下学生列的推荐书目</h3> <h3>  前置任务后,学生就本小组的推荐篇目进行讨论,最终每组推荐出一篇能与《静》和《战争》组成单元教学的作品并写出100字左右到推荐词。</h3> <h3>  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形成了共识,《静》《战争》及推荐篇目,都采用了“滴水藏海——以细微写宏阔”的方式来诠释主题。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往往更能震撼人心,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h3> <h3>考场佳作的阅读,更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h3> <h3>学以致用,设置情境,让学生当堂用细微写宏阔的方法练笔。</h3> <h3>  尽管时间短暂,但学生的佳作不断。如一位学生的片段:</h3><h3> 这一天,是父亲的六十大寿,三个儿子特地从外地回来,为父亲祝寿。</h3><h3> 父亲微笑着刚要切蛋糕,突然,老大打断道:“老爸,吃之前先让我来一张自拍!”“咔嚓!”老大低头坐在那里,开始刷朋友圈了。</h3><h3> 父亲再次微笑着准备切蛋糕,刚要下刀,老二发话了:“老爸,先让我和蛋糕合个影吧!”“咔嚓!”老二开始低头刷朋友圈了。</h3><h3> 父亲第三次举刀,正要下刀,老三说“大哥二哥,今天是老爸的生日啊,都干什么呢!”说完后,老三拿出了自拍杆:“都来笑一个!”“咔嚓!”低头了。</h3><h3> 父亲无奈,放下了切蛋糕的刀,默默拿出手机在微信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老大!老二!老三!来吃蛋糕啦!</h3> <h3>  短时间内能有如此高水平的课堂生成,可见郭瑞老师前期铺垫的用心、讲解的到位、课堂设计的独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情境任务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思考、创意表达的积极性,极大的开发了学生的潜力。真正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点评中,郭瑞老师妙语连珠,层层递进,将学生引入更深邃的思考,体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h3> <h3>  通过郭瑞、王峰两位老师的展示,让每一位与会者都深受触动,收获满满。特别是《新国语》的编者王泽钊老师,动情的感慨,他乡遇知音,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他终于觉得不再孤独!</h3> <h3>  在最后的说课环节,两位老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简明扼要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等进行了阐述。张俊峰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h3> <h3>  张老师对两位老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春风夜放花千树”,两位老师是在新课标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艳丽花朵!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挥下,包头市的语文教学“守得云开见月明”,找到了正确途径!张老师也指出,在教学改革中,还应提防“乱花渐欲迷人眼”,要真正厘清什么是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有怎样的关系?抓住“比、对、读、议”四个关键字,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走好教学改革的每一步!</h3> <h3>  两位老师的成功尝试,为每位与会者从理论到实践解答了很多疑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予了前进的信心。相信在赵校长为首的包一中领导们的带领下,在包一中每一位语文人、每一位教师的并肩努力下 ,包一中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h3>

老师

学生

新课标

阅读

郭瑞

两位

任务

生让

一中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