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p><p>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的第三站:华清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华清池,亦名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倍加垂青这块风水宝地,在此修建离宫别院以作游玩享乐沐浴之用。徜徉其间,但见庭深廊回,亭阁错落,颇具江南风韵。</p><p> 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品寻前人芳华,面对眼前古色古香的名汤名池遗迹感触强烈。一处处遗迹呈现眼前,一幕幕场景浮现脑海,所见所闻无不让同学们深深感受着历史留存下的悲凉沉浮。</p> <p> 深感作为中国少年之责任,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 <h3> 感受红色教育,走进西安事变事发地,五间厅、兵谏亭,触摸墙上弹痕,聆听1936年发生的故事,感受爱国之情。</h3> <h3> 走进瑶光阁,在《1212》西安事变演出中,化身爱国学生,融入西安事变的历史事件,不忘历史、努力学习、珍惜当下。</h3> <h3> 欣赏完精彩的演出,就是登高望远,在一步一步攀登骊山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哲理。人生就是一步步向上攀登,只有不服输不妥协,才会到达顶峰,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h3> <h3> 骊山的烽火台引领我们走进远古的故事,华清宫的翘角飞檐勾勒出雄汉盛唐的万千气象,张杨兵谏的遗迹向我们展示着西安事变的激荡画卷。观骊山美景,品温泉历史,让我们在此探周秦汉唐人文荟萃,思中华兴衰千年旅途。</h3> <h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h3><h3> ——龙应台《目送》</h3> <h3> 成长礼,是孩子成长的界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11月15日晚,我们举行了“感恩父母暨学生成长礼”活动。在此时,孩子们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成长岁月中父母撑起的那片天空,听到、读到父母所付出的点点滴滴。</h3> <h3> 随后的回信环节,孩子们将自己的感动流淌在笔端,倾泻于文字。那洋洋洒洒的是他们情感的奔涌,那娓娓道来的是他们的感恩之心。这不仅意味着孩子们长大了,同时它也意味着责任和希望。亲爱的孩子们,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展翅飞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