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行3

河山

<h3>  离开界牌村去巴中市参观川陕苏区红军碑林。</h3> <h3>  界牌村到巴中市50公里,路况还好。这是刚进入巴中市新建的开发区。</h3> <h3>  川陕红军将帅碑林座落在巴中市区西南的南龛公园内,公园设在南龛山上,张勇在巴中市的家就在山脚下。</h3> <h3>  园内的‘红军魂’山石像是红军在征途跋涉、转战南北的塑影。</h3> <h3>  川陕红军烈士英名纪念碑雄伟壮观。</h3> <h3>  我迫不及待地先到了记载爸爸生平的碑林区。</h3> <h3>  抚摸着爸爸的石刻雕像心潮澎湃,爸爸的乡音笑貌、堂堂刚正的身影呈现在眼前……</h3> <h3>  1932年,爸爸参加红军,一生曲折坎坷,身经百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从不低头,对他所追寻的事业忠贞不渝,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从不涉足名利之争,无怨无悔,坦坦荡荡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h3> <h3>  敬爱的爸爸, 我们永远永远怀念您!</h3> <h3>  一排排石碑记载着光辉的历史,在我们心中永放光芒!</h3> <h3>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h3><h3>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碑</h3> <h3>  纪念碑上刻画着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历程。</h3> <h3>  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历程是辉煌的,也是艰难曲折的。</h3> <h3>  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雕像,左起:李先念 徐向前 陈昌浩 王树声</h3> <h3>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h3> <h3>  张琴秋曾任四方面军组织部长、政治部主任。</h3> <h3>  张琴秋曾两次救过爸爸。</h3><h3> 爸爸说:张部长能力很强,会指挥打仗,会作宣传工作,还会说外国话,对干部战士都非常好。</h3> <h3>  爸爸非常敬佩张琴秋部长。张部长在长征路上、在西路军的征途上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爸爸常说:张琴秋是个好干部!好同志!</h3><h3> 向张琴秋阿姨敬礼!</h3> <h3>  革命先辈永垂不朽!</h3> <h3>  与张勇和光荣大哥合影。</h3> <h3>  跟光荣大哥合影。</h3> <h3>  站在张国焘的雕像前,看着碑上的刻文,心中百感交集。</h3> <h3>  南龛碑林公园景色庄严素美。</h3> <h3>  红军纪念碑高高耸立在美丽的秋色之中。</h3> <h3>  红军纪念碑一面写着:赤化全川。</h3> <h3>   另一面写着:平分土地。</h3><h3> 过去只知道红军的口号是‘打土豪 分田地’,分多少呢?原则是平分。</h3> <h3> 红军纪念碑的碑文。</h3><h3> 红军1932年12月18日进抵川北。</h3> <h3>  群雕静静地叙述着当年的红军……</h3> <h3>  红军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高大的丰碑。</h3> <h3>  南龛公园内‘飞霞阁’的建造堪称巧夺天工,貌似双层故宫角楼。</h3> <h3>  在南龛红军碑林观景区眺望巴中市区。</h3> <h3>  市区高楼林立,依山傍水。</h3> <h3>  市区内楼房鳞次栉比、显得有些拥挤。</h3> <h3>  川陕苏区红军博物馆门前的雕像栩栩如生(因停电未能入馆参观)。</h3> <h3>  我和光荣大哥、张勇、张弋一同去不亚于九寨沟之美、青城山之秀的光雾山游览。</h3> <h3>  市区到光雾山125公里,高速路直通,不到两小时就到了。</h3><h3> 这是到达光雾山景区的街道。</h3> <h3>  这是何地?这是光雾山景区的卫生间,在北京也没有见过如此气派的卫生大厅。</h3> <h3>  景区新修了大批的商铺和饭馆。</h3> <h3>  景区入口处正在建设中的楼堂馆所。</h3> <h3>  通过月琴桥到达景区正门。</h3> <h3>  与光荣大哥在光雾山大门合影。</h3> <h3>  光荣大哥与大儿子张勇和孙子张弋。</h3> <h3>  我与光荣大哥父子留念。</h3> <h3>  乘坐景区的专车上山,一路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h3> <h3>  腿不好,只能选择近一点儿的3道关景区看看。</h3> <h3>  上山路途的风景。</h3> <h3>  因季节未到,山上的植被大部分还没变色。</h3> <h3>  这里真是天然氧吧,湿漉漉的空气中满含着树木花草的气息。</h3> <h3>  阳光充足的地方,植被色彩已开始变得斑斓迷人。</h3> <h3>  300米的山路居然用了一个小时,总算到了。</h3> <h3>  登高望远,极目楚天舒。</h3> <h3>  三道关平台秀丽的风光。</h3> <h3>  这边风景独好。</h3> <h3>  在这里理解了‘川’的含义。</h3> <h3>  张弋陪我到了三道关平台。张弋小伙子不错,挺机灵。</h3> <h3>  天上的白云似乎要去赶集,行走的很快。</h3> <h3>  蓝蓝的天、浓浓的云、绿绿的山。</h3> <h3>  留下一幅幅美景。</h3> <h3>  乘车到天井游览景区。</h3> <h3>  天井游览区的风光。</h3> <h3>  在景区等待搭乘过往的游览车。</h3> <h3>  在这个景区的小饭店吃了可口的农家饭。</h3> <h3>  景区反应川人历史生活的雕塑群。</h3> <h3>  光荣大哥兴致勃勃地说:我来试试。</h3> <h3>  张勇背酒。</h3> <h3>  张弋背米。</h3> <h3>  景区的管理部门。</h3> <h3>  回到市区,光荣大哥又到饭店看望我。</h3> <h3>  我和光荣大哥继续商议整理何氏家谱和传宗排序列表方案。</h3> <h3>  张勇对传宗列表方案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议。</h3> <h3>  饭店楼下。</h3> <h3>  巴中河畔的夜景。</h3> <h3>  巴中市区夜景。</h3> <h3>  这个杯子是爸爸晚年一直使用的,我特意把杯子带回老家。</h3><h3> 今天就要离开巴中了,让爸爸再看看家乡的风貌……</h3> <h3>  再看看家乡的蓝天、白云和高楼大厦。</h3> <h3>  光荣大哥、张勇、张弋一直把我送到去成都的长途汽车站。</h3> <h3> 在巴中市乘坐‘黑金钢’豪华大巴去成都。巴中到成都350公里,中途休息一次,约5个小时的路程。</h3> <h3>  在成都短暂停留,朱兆芬和韩云良到宾馆看我。</h3> <h3> 朱兆芬和韩云良在成都市南郊又换了新的住房。</h3><h3><br></h3> <h3>  新的小区有点像中海的房子,因时间有限我没有去韩云良和朱兆芬的新家。</h3> <h3>  怀着对老家满满的记忆登上回程的飞机。</h3> <h3>  在白纱轻缈的薄雾中离开成都。</h3> <h3>  望着机舱外茫茫云海,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中……</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 ❁ ❁————————</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回京后要做的几件事:</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1.向家人汇报巴中之行的情况。</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2.整理何氏祠堂的内容,传宗排序方案。</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3.何家大院和大柏树的修缮及保护方案。</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4.搜集红四方面军在通南巴地区时的史料。</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5.给伏书记和村委会的建议及有关设计构想方案。</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6.继续与何九江沟通相关信息。</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7.与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后代联系。</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8.拟在年底红四方面军后代联谊会上介绍巴中川陕红军将帅碑林和红四方面军在界牌村的指挥部、栓马树的情况及建议。</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