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18年深秋的江南大地,无锡惠山古镇菊花展会如期举行,姹紫嫣红形态各异的菊花竞相开放,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11月13日的早晨阳光明媚,我驱车来到惠山古镇,刚走出停车场,一阵喇叭“滴滴”声传来,循声望去原来是老同学刘海民也恰好赶到,正好我们一起结伴而去,海民同学当年和我住在同一个里弄里,言语不多但很实在,现在身材健壮仍在上班工作。我们走进惠山古镇,迎面菊花盛开花团锦簇游人如织,这次老同学微信群的张维平等热心同学,本着“群里组织,个人自愿,增进友谊,费用均摊”的原则,相约在惠山古镇的铭缘茶室,邀请老同学们品茗饮茶共叙友情。<br> 来到茶室门口,诸基中同学已在等候,我们见到了许多老同学大家倍感亲切,大部分同学都来了,还有几个新加入群的老同学也来到了茶室,同学们在一起嘘寒问暖互通近况交谈甚欢,秋日的阳光洒进屋里,茶室洋溢着一片温暖的气氛。冯琳琳同学带来了一位新生代——她的外甥女,小姑娘活泼可爱,冯琳琳的生活是我们这代人的真实写照,我们都已经到了退休在家照顾第三代的年龄,如何过好这一时期的退休生活,我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心态平和,健康生活”应该是老年生活的主旋律,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基中同志学习,为他参加的书法比赛积极投票点赞,期望他的书法比赛名列前茅取得好成绩,也预祝我们能够早日喝到他的庆功酒。</h1><h1> 今天的老同学聚会饮食很简单,人手一碗阳春面,既暖和又实惠,大管家张维平忙碌着买了一些熟菜,带来了二瓶白酒,能喝酒的同学们相互祝酒干杯, 其中也少不了有些同学借酒发挥开玩笑。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什么是次要的,老同学见面聚会交流才是目的。我们年轻的时候社会普遍经济条件较差,诸基中倪童乡他们回忆起当年在船上工作时,冬天吃的白菜连菜心都冻了,撑船作业手上的皮不小心就被冰冷的竹篙粘掉 。班里还有不少同学如徐银宝等人随家庭插队落户到了苏北,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当年我们这一代人真是吃了不少苦。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在东新路初中待了半年就去了遥远的青海,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描写的是诗情画意的浪漫爱情,实际生活另是一番感受,寒冷缺氧的高原气候不说,主食就是小麦玉米青稞面,大米只有少量配给,当地人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也只能入乡随俗慢慢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物流发达了,北方的城市里商品也非常丰富。对比过去,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这一切来源于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社会在发展进步,我们老同学们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健康生活享受人生。</h1><h1> 大家到了拍集体照的时候,同学们七嘴八舌很难统一,张维平苦口婆心协调安排,汪维宁来回取景精心拍摄,再加上有的同学口无遮拦开玩笑,故意把同学们都带到沟里去了,大家欢声笑语一片,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成为了惠山古镇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相聚的快乐时光是短暂的,大家又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了,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精彩但更多的是平凡,让我们健康生活期待着下一次的老同学们聚会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