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瑞来埔,俗称“水流埔”,由外寨、新寨、寨内和寨外4个自然村落组成,总称瑞联村。瑞来埔位于揭阳市白塔镇西南部,南临榕江南河,村内有多座山岭,海拔150—180米左右,属丘陵地带。村民均姓黄,大约公元1500年为避乱世由黄氏创祖闻吉公(字质贤)携家眷搬迁至此,经过500年的繁养生息和发展,现在籍村民为8000余人,均系汉族,使用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h3><h3> 历史上的水流埔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英才辈出,近代更是揭阳新民主革命和抗日根据地之一,留下了南侨二校等一批革命文化遗址,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林美南、杨世瑞、马士纯等在揭阳革命史上有重大影响和杰出贡献的同志先后到水流埔工作战斗过,黄玉堂、黄凤音等10多位进步村民为革命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水流埔在揭阳乃至粤东的人民革命、抗日战争、民族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5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把水流埔评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村”。</h3><h3> 改革开放以来,水流埔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较大发展,近30年来,大批村民外出深圳、广州一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涌现了一批引领经济潮流的工商业巨贾。今天的瑞来埔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文朴质,空气宜人,村中工业污染基本为零,主要以种植业、手工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除了李子、菠萝、荔枝、龙眼、柠檬、橄榄等一系列果子外,还出产农家米酒、四季瓜豆、蕃薯等,是生态旅游、悠闲渡假、体验田园风光不可多得的好去处。近两年来,村投入巨资开启新的一轮村容村貌基础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拥有红色革命文化传统的水流埔正加快朝着乡风更文明、设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文化更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村庄不断迈进,水流埔的明天更美好,欢迎到水流埔来观光旅游。</h3> <h3>村委办公大楼</h3> <h3>宽敞洁净的花园式的村道</h3> <h3>风景秀丽的榕岭别墅</h3> <h3>榕岭别墅门口</h3> <h3>榕岭别墅大门</h3> <h3>榕岭别墅内境</h3> <h3>红色革命党校——南侨二校所在地是一排潮汕古建筑“四点金”</h3> <h3>南侨二校纪念址(潮汕古建筑“养素公祠”)</h3> <h3>南侨二校纪念址(潮汕古建筑“养素公祠”)</h3> <h3>南侨二校纪念石碑</h3> <h3>南侨二校于1988年被揭阳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南侨二校纪念石碑</h3> <h3>南侨二校</h3> <h3>南侨二校在革命历史上发挥作用</h3> <h3>1939年中共潮普惠揭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在南侨二校召开</h3> <h3>南侨二校曾是东江特委地下交通站,是抗日战争东江纵队在粤东的主要地下交通站</h3> <h3>1940年中共潮汕、梅县党代会在此召开</h3> <h3>1940年中共揭阳县委全会会议在南侨二校召开</h3> <h3>南侨二校内景正厅</h3> <h3>南侨二校内景墙上布设革命历史简介展板</h3> <h3>南侨二校内景——墙上的革命历史纪录展览板</h3> <h3>水流埔革命烈士故居简介</h3> <h3>水流埔革命烈士故居简介</h3> <h3>水流埔革命历史简介</h3> <h3>南侨二校内景正厅炽昌堂,此堂在江夏黄氏祖祠均有设置</h3> <h3>1939年日寇飞机轰炸南侨二校时弹坑位置</h3> <h3>水流埔村后山路</h3> <h3>村后山清水秀</h3> <h3>柠檬种植基地</h3> <h3>柠檬丰收了</h3> <h3>柠檬园一角</h3> <h3>柠檬园一角</h3> <h3>苍郁柠檬园</h3> <h3>水流埔产鲜柠檬</h3> <h3>水流埔产鲜柠檬</h3> <h3>水流埔产鲜柠檬</h3> <h3>水流埔产鲜柠檬</h3> <h3>狮头鹅养殖场</h3> <h3>村后山</h3> <h3>夕阳下的村后山,一大片果林</h3> <h3>果园夕照</h3> <h3>李园一片翠绿</h3> <h3>山后夕照无限美</h3> <h3>李园夕照</h3> <h3>成片的李园</h3> <h3>村后山“皇帝柑”种植基地</h3> <h3>村后山“皇帝柑”种植基地</h3> <h3>瑞来泉,村后山泉水,水质优良,是天然饮用矿泉水。</h3> <h3>饮水思源的瑞来泉</h3> <h3>古庙夕照</h3> <h3>菠萝是水流埔特产水果,成片的菠萝园</h3> <h3>成片的菠萝园</h3> <h3>村前古庙,边上的榕树已经有300多年历史</h3> <h3>古庙古榕向人讲述水流埔不凡的历史故事</h3> <h3>春天李花开时的景象</h3> <h3>春天李花开时的景象</h3> <h3>春天李花开时的景象</h3> <h3>荔枝是水流埔另一大特产水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