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陵和唐陵石刻(六)——简陵、丰陵、元陵、章陵、定陵 (富平五陵)

🐠鱼戏莲叶🍀

<p>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五座唐代帝王陵园及石刻,被称之为“富平五陵”。所谓“富平五陵”是指在陕西省渭南地区的富平县境内的唐代五座帝王陵园。大家一看标题可能感觉五座唐陵一定很有看头,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你们会很失望,因为小编我经过实地考察已经不是失望而是郁闷啊!话不多说先来介绍一下简陵。</p> <p>  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春乡紫金山上,懿宗的陵寝就在主峰下。</p><p> 简陵陵园仅剩的东门两个阙台遗址,陵园整体风貌全无,由于没有找到简陵主神道位置,询问当地村民却一无所知,陵园原有石刻也不知所踪,现在陵园整体由当地村子所覆盖,根据资料,我个人认为这些村落就是当时的守陵人的居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形成了村落,占据了陵园的土地作为家园用地。</p> <h3> 简陵东门阙台遗址</h3> <h3>  咸通十四年懿宗病死,乾符元年2月,葬于简陵。庙号:懿宗,谥号:昭圣恭孝皇帝。懿宗李漼,宣宗长子,唐代第十八位皇帝。懿宗在位15年,因终日不理朝政,荒淫无度而病死。</h3> <h3>  简陵遗址区上仅能看到的只有这两只石狮,从雕刻工艺上看线条简单、粗陋笨拙,毫不用心,没有美感。</h3> <h3>  接下来说的是丰陵,丰陵是唐顺宗李诵与庄宪皇后的合葬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的金瓮山之阳,因山为陵,陵区周围20公里,东北距唐睿宗之桥陵26公里。</h3><h3> 顺宗李诵是唐代的第十一位皇帝,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顺宗是唐代比较有特点的一个皇帝,是立储时间最长,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当太子长达26年,登基在位不足200天,政绩因而忽略不计,所以陵园规模较小。由于历史的变迁和自然因素的破坏,丰陵陵园内的建筑遗迹和石刻已荡然无存。听村里的老人家说只剩下一个望柱华表,小编我无从寻觅所以没能拍到图片。接下来再看看元陵。</h3> <h3>  元陵两个北阙台遗址,据说还有南阙台,由于时间有限和地理位置不熟悉小编未能看到。</h3> <h3>  唐代宗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的西北的檀山,因山为陵。元陵陵区周长二十多公里。元陵陵园的石刻与简陵相同,制造也比较粗疏。元陵墓主人李豫,唐肃宗长子,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37岁,在位18年,病死,葬元陵。年号广德、永泰、大历。</h3><h3> 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第二期建陵墓主人)李亨的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在位)。主要成就是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改革税收,实行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总体上李豫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唐代帝王。</h3> <h3>元陵北面神道</h3> <h3>元陵北面神道石狮,石狮嘴部被砸坏。</h3> <h3>  元陵石刻基本损毁殆尽,据当地村民说,这些石刻二十几年前还好好的,后来被村里的一些愚昧无知的年轻人,不明原因的都给砸毁了,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啊!</h3> <h3>  元陵石马,已被荒草所包围,不能见其全貌,甚是凄凉。</h3> <p>  再要简单介绍的是章陵,章陵是唐文宗李昂的陵墓,位于富平县城西北方向的雷村和齐村乡交界的天乳山之阳,距县城约15公里,陵园面积50多万平方米。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肃宗次子。</p><p>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封为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开成五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p> <p>  章陵只残留下一座阙台遗址,当年阙台建筑上的瓦片现在已成为很多烂瓦渣裸露在外。</p> <p>  小编亲自前往章陵考察,正赶上当地文保部门对章陵石刻的保护性挖掘。顺着陵山朝南方向的神道两侧的石刻由于历史性原因都埋在深约五至六米的土层下,文保部门已将石刻全部找到并挖出归位,用黑布包裹还未出地表,准备再次填土掩埋保护,由于不允许拍照,所以不能目睹章陵石刻原貌,比较遗憾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小编我一年半之后的夏天再去看,全都已经填埋了,只留存了一尊没有头且半身埋于土内的石人造像,作为章陵神道位置的标志,凄凉沧桑感十足!找补图加以文章完善。</p> <h3>  唐——定陵,富平五陵中最后要介绍的是唐中宗的定陵。</h3> <h3>  唐定陵是唐中宗的陵墓,位于富平县北十二公里的宫里镇三凤村北的凤凰山。凤凰山由三个东西排列的石灰岩山峰构成,靠北围绕着一个半圆形的高峻山梁,中峰由山梁正中向南伸出,形似凤头,左右两峰对峙,尤如凤凰展开的双翅。中宗定陵地宫就在凤凰山下。</h3><h3> 中宗李显,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位皇帝。中宗因被武则天罢免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被自己的韦氏皇后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中宗先后被则天皇帝软禁于均州、房州长达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真正是患难与共的夫妻。</h3><h3> 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最后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韦氏。</h3> <h3>定陵阙台遗址</h3> <h3>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同年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不顾大臣劝阻,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自己也不理朝政,过上了淫靡的生活,任由皇后韦氏处理。</h3><h3> 中宗的皇后韦氏作风淫乱,且女儿安乐公主野心勃勃,安乐公主希望母后临朝掌政,自己当皇太女,效法武则天。母女俩便密谋害死中宗。韦皇后知道中宗喜欢吃饼,她亲自将情夫配制的毒药拌入面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中宗食后死于卧榻之上,后葬于定陵。</h3> <h3>  仅遗存下来的一只定陵石狮,石狮身后的地方便是定陵所在的陵山(凤凰山)。</h3> <h3>  定陵石狮甚是高大威武,凸显出盛唐时期的豪迈气概!也是这么多唐陵石狮里我最喜欢的石狮之一。</h3> <p>  原有石刻多件, 已经战乱及附近居民偷盗石材凿器之用,陵园及四门石刻几乎被洗劫一空。现仅有南门一个石狮、三个石人比较完好。石刻体型高大,特别是石人身材极其高大,都在五米开外,是所有唐陵之最,也是晚唐陵园翁仲造像的两倍不止,均是整石雕刻而成,如果都保存完好的话,可以想象出是多么的壮观震撼,彰显盛唐时期的国力昌盛。</p> <h3>  仅剩下的南面神道的三尊翁仲石刻,神道现今是片片农田。</h3> <h3>  富平县的五座唐代帝王陵就简单介绍就到这里。从这五座唐代帝陵能看出唐代中后期执政史的混乱不堪,皇帝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同时反映了唐室的衰退阶段的发展,统治阶级皇族内部不稳,君臣之间离心离德而激起的天怒人怨,致使大唐帝国走向衰亡!</h3><h3> 这五座唐陵石刻除章陵石刻埋于地下,其余由于多种原因,损毁丢失非常严重,据文保部门有关人士透露,这五陵石刻有些已搬至当地文庙保护起来,没能公开展示。小编希望国民素质能有所提高,不去进一步的毁坏文物,也希望文保部门能对唐陵石刻加强保护的同时,更好的将石刻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让人们一睹这五陵石刻的风采。</h3> <h3><b>  历史遗存是我们获取民族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本文版权归鱼戏莲叶所有,文中图片不经许可不得使用,谢谢大家!</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