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一民族雕刻艺术之魂宝

甘泉

<h1><b><font color="#010101">摄 影 甘 泉</font></b></h1><h1><font color="#010101" style=""><b>摄影器材 小 米 M6</b></font></h1><h1><b><font color="#010101">编 辑 甘 泉</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拍摄地点 广州荔湾区陈家祠</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拍摄时间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三日</font></b></h1><h1><font color="#010101" style=""><b><br></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写在前面的话</font></b></h1><h1><b> 不到广州还不知道有个陈家祠,也许到了广州就被广州美食吸引,为妖艳的"小蛮腰"缠身,如果不去陈家祠细细品嚼其中的艺术精湛和历久弥新的历史传承也算是一生的遗憾,也可能是我少见多怪吧!</b></h1><h1><b> 今天不妨借用解说员的口吻,领略一番陈家祠的精美的雕刻艺术和显赫的历史价值。</b></h1><h1><b><font color="#ed2308"> 郭沫若1959年为陈家祠写诗赞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font></b></h1> <h1><b> 陈家祠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b><br></h1> <h1><b><font color="#ed2308">陈家祠印记</font></b></h1><h1><b>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1894年竣工落成。陈家词又叫陈氏书院,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从前面两个名称来年,显然是祠堂和学堂,且与陈姓有关。中国百家姓中,“张”姓和“李”姓是大户,而在100多年前的广东,“陈”姓则独占鳌头了。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人多。当时广东72个县中都分布有姓陈的人家,数姓陈人数最多。二是有钱。陈家人聪明能干,会做生意发大财的多,因而成了富有的家族。三是能做官。在过去,有钱的就能读书,读书便可做官。相传清末就有一名叫陈伯陶的陈家子弟,殿试时中了探花(即现在所说的第三名),被皇上封为翰林学士。这一显赫的功名,使陈氏家族名声大振。正因陈姓人,家大、财(材)大、业大,才有能力集资一千大洋修建了这座祠堂。修建礼堂,一方面用来祭祖,勉励子孙后代发扬和继承祖先的业绩,以昌盛陈家大业;另一方面用于培养陈家子弟,希望他们发奋读书,像陈伯陶那样中秀才,考举人,做大官。</b></h1><h1><b><font color="#ed2308"> 所以陈家祠又叫陈氏书院。</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民间工艺博物馆</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陈家祠为什么又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呢?陈家祠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巧夺天工的以其“三雕二塑,一彩绘和一铁铸"装饰艺术著称,三雕指的是砖雕、石雕和木雕,两塑指的是陶塑和灰塑,每一项都让人赞吧不绝。所以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美称。</font></b></h1><h1><b> </b></h1> <h1><b><font color="#ed2308">陈家祠的门神</font></b></h1><h1><b> 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前厅。大家转身就可以见到两个高四米的门神,左边红脸的就是秦琼(秦叔宝),右边黑脸的就是尉迟恭,那大家又知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个会成为门神的呢?这就有一个传说了——这个传说来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一代名君,但他却是靠杀兄、逼父,血流成河后才登上皇帝的宝座的。所以在他登上皇帝宝座后的几天里,晚晚都做噩梦,那些被他、杀的人都提着头回来问他索命;这件事就被当时节世民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恭知道了,于是他们就自告奋勇帮皇帝把守大门,镇住那些妖魔鬼怪。说来也奇怪,那天晚上就真的没有鬼来骚扰李世民了,于是秦琼、尉迟恭就天天帮李世民把守大门,当他们两个也是人啊,也是要休息的啊,李世民也十分痛惜这两员大将,于是就画师画下他们的样子,贴在门上,从此,皇宫就真的再没有闹鬼了。后来这个故事传到了民间,民间的百姓也将这种做法当成一种辟邪的方式,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家家户户的风俗习惯了!</b></h1><h1><b> 如今,陈家祠这两幅高4米的巨幅门神画像显示的正是他们当时的威武形象,不论是红脸的秦琼,还是黑脸的尉迟恭。都是那么高大威武,坚守岗位永远保护着这方热土的平安。这两幅画运用了勾线重彩的技法,色彩鲜明,人物逼真,不愧为典型的中国古代彩绘之佳作。</b></h1> <h1><b><font color="#ed2308">砖 雕</font></b></h1><h1><b> 陈家祠的砖雕艺术十分高超,运用了砖雕中的圆雕、浮雕、镂空、挂线砖雕等方法,正门东西两边共有六幅巨型砖雕,西边三幅正中为“梁山聚义图”,再现了梁山好汉汇集聚义厅的场景,“聚义图”两边分别是“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画面空白处有名家诗句陪衬,“桐柳杏凰群图”是范仲淹《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字为行书体,笔迹流畅,刀法钢劲,落款为“黄南山作”,这可是当时砖雕大师的杰作。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的对称,中间是“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时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的烈马的故事;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空白处同样陪衬着名人诗句。这几幅砖雕无论规模还是雕刻技艺,都堪称南派砖雕的代表。</b></h1> <h1><b><font color="#ed2308">木 雕</font></b></h1><h1><b> 在陈家祠中,几乎有木头的地方,就有木雕艺术的璀璨闪光。抬头看上方的横梁,那屋顶的第根梁架,每一个斗拱,以及省替和长达1000多米的檐板上都雕刻着无数个人物,动物,山水瓜果;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民间传说,还有的是羊城风景。有〈王母祝寿〉〈三国演义〉等等,可以说这些作品聚集了广东木雕工艺之成,展示了木雕工艺的精华。</b></h1><h1><b> 耸立在前厅中央这座四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整个屏风的上半部分是镂空、透雕的,通风透气,雕刻在最上面的是“孟浩然踏雪寻梅”,中间的是“金殿比武”、“金殿赏赐“,下面的是“渔歌唱晚”等许多吉祥如意的内容,</b></h1> <h1><b><font color="#ed2308">花 脊 </font></b></h1><h1><b> 在参观过门口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大门上传神的彩绘,屏风上巧夺天工的木雕之后,陈氏书院中装饰得最华丽,最引人注目的屋顶脊饰,这就是“花脊”了,它是广东地区(或整个岭南地区)所独有的建筑装饰艺术。陈氏书院共有十一条茶脊,共有16米长,共脊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陶塑,陶脊全部是佛山石湾烧制的,采用的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种颜色,而且题材丰<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在人物的轮廓和动态上下工夫,使得人栩栩如生,而且每个人物都是成一定角度的,好让人们观赏!但你别看它漂亮就想买一个回家哦,那你一定会失望的!因为只要近处一看就会发现,这些陶人上身和下身比例严重失衡——头大脚短,而且“有前无后”,有眼无珠,为什么?“头大脚短“是为了从下面向上观望也能使人物保持正常的身体比例,”有前无后“,前面有人看,后面没人看的到,也就自然不用多这道工 了。”有眼无珠“,因为陶塑瓦脊讲究的是远望的大效果,就算点了眼睛也看不清。真可谓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span></b></h1> <h1><b><font color="#ed2308">艺术价值</font></b><br></h1><h1><b> 陈家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形式,又富有广东地方工艺装饰特点,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该祠从上至下,从外至里,所有的堂、院、廊、厅、门、窗、栏杆、屋脊,大量地运用了石雕、木雕、砖雕、陶塑、泥塑、灰塑、铁铸等加以装饰。既有镂雕于石栏杆的瓜果、花鸟、云纹,镶嵌于各处的铸铁花等纤巧小品,又有雕塑于屋脊长达二十七米的巨幅泥塑。雕塑彩绘中最多的是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景象,以及菠萝、荔枝、杨桃、木瓜等南方佳果。陈家祠集广东民间工艺之大成,一点不夸奖地讲陈家祠是中国少见的一座雕塑艺术建筑。</b></h1> <h1><b><u><font color="#ed2308">广州陈家祠观后感</font></u></b></h1><h1><b style=""> 陈家祠也称陈氏书院~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荔湾区。</b></h1><h1><b> 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b></h1><h1><b> 书院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成为了居民休闲玩乐的好场所.广场上还安放有汉代著名人物陆贾等人的铜塑,栩栩如生.</b></h1><h1><b> 书院坐北朝南~全院占地近1. 5万平方米~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设有前、后、东、西四院。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平面呈正方形。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总体采用“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在建筑的处理上~以中轴为主线~两边以低矮偏间、廊庑围合~衬托出主殿堂的雄伟气概~形成纵横规整而又突出主体的构局。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书院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 号称“百粤冠祠”。</b></h1><h1><b> 书院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b></h1><h1><b>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b></h1><h1><b>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集大成。</b></h1> <h1><b>甘 泉 影 视 工 作 室</b></h1><h1><b>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发布于海口</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