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丰富多彩的田心小学2018年校园科技节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本期,我们推出第二篇深度报道。</b></h3><h3><br></h3><h3> 田心小学2018年校园科技节六大主题活动之一的<font color="#ed2308"><b>“我的科学探究和发现——了解和认识科学世界”</b></font>项目,就是通过班级展示PK后而入选全校展示的有19个班级的28个实验探究项目(这一期有9个班级17个实验探究项目),小小”实验家“们做得有模有样,说得头头是道,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1)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指导老师:黄伟霞老师 4个项目)</font></h3> <h3> <b> 项目名称:</b>牛奶逃跑了</h3><h3> 古有孙悟空持金箍棒大闹东海龙宫,今看一(1)班陈芷晴、黄耀鑫如何扰乱牛奶世界的平静?瞧!隐藏于牛奶幕布下的赤橙黄绿紫五位色素大侠在洗洁精的作用下不断幻化出一个个色彩缤纷的奇幻景象。</h3> <h3> <b>项目名称:</b>声控潜水艇</h3><h3> 象征着高科技的“潜水艇”居然冷振豪同学的一收一放间乖乖地上浮下沉,而这个好玩的声控技术居然是由吸管和回形针组合的简易“潜水艇”来完成的,赞!</h3> <h3> <b>项目名称:</b>不会湿纸</h3><h3> 瞧!杨子墨同学是给纸巾穿上了金钟罩还是铁布衫呢?完全浸入水中的纸巾居然还能保持干燥?!噢买嘎,科学世界真真好奇妙!</h3> <h3> <b>项目名称:</b>可乐能熄灭蜡烛吗?</h3><h3> 王梓霏同学则演绎了一出天雷勾地火,火星撞地球。可乐加盐巴,瞬间灭火花的爆炸性场面!</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2)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指导老师:章思老师 2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瓶子里的龙卷风</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谭晨</h3><h3><b> 科学原理:</b>瓶子里发生了离心现象,周边的水由于离心运动,离开水瓶的中心位置,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周边的水面高于中心,形成了旋涡,水在瓶中旋转起来,同时向下面瓶子中流动,而下面的瓶子中的空气,向上面的瓶子流动。由于水的旋转,就形成了一个空气柱,这个空气柱,就是我们所看见的龙卷风啦!</h3><h3><b> 实验过程、现象及实验效果:</b></h3><h3> 首先,准备两个空的带盖矿泉水瓶,在两个瓶盖中间各打一个相同大小的孔,用502胶水把打好孔的两个瓶盖背对背紧紧地粘在一起,为了确保实验的密封性,可以用热熔胶在瓶盖连接处封口。往其中一个瓶子里装上约百分之九十的水(为了使实验更加直观明显,可以往水里加点色素),另外一个瓶子不加水,把两个瓶子拧紧连接起来。把装有水的瓶子倒立过来,发现只是看到气泡一个个的向上冒或者几滴水往下滴,这个现象持续几秒后就停止了,瓶子里的水就保持不动了,并没有形成“龙卷风”,然后当我们摇动瓶子时,瓶子里的水就出现了漩涡一样的气柱,持续流到下面连接着的空瓶子里,瓶子里就出现旋转的龙卷风啦!</h3><h3><br></h3> <h3><b> 项目名称:</b>植物的小秘密<br></h3><h3> <b> 参加演示学生:</b>黄皓霆</h3><h3> <b> 科学原理:</b>植物发芽只需要水份不需要矿物质,但持续生长需要矿物质,矿物质可以来源于泥土,也可以来源于人工添加的肥料。</h3><h3> <b> 实验过程:</b></h3><h3> 步骤1:将种子分别埋于水份适宜的泥土中和放置于只有清水没有泥土的环境下,观察其生长变化并对比;</h3><h3> 实验2:将泥土加水搅拌均匀并过滤,加热滤液至完全干燥后得到灰白色粉末。将种子固定于柔软透气的材料中,并将该粉末溶于水后进行浇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水培法)</h3><h3> <b>实验现象:</b></h3><h3> 现象1:种子有无泥土的条件下,只要有水,均能发芽,但两周后,种植于泥土中的植物明显比仅有清水的植物长得更好。</h3><h3> 现象2:植物在没有泥土,仅有泥土提取物溶液的情况下生长良好。</h3><h3>实验结论:植物发芽只需要水,植物生长需要的是泥土中的矿物质。</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3)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指导老师:黄健老师 2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色彩分层</h3><h3> 杨鸣昊同学做的实验是为了区分油、糖水和水三者谁的比重大。因为每种颜色溶液的密度不同,色彩在水中会像彩虹一样分层。实验的结果是糖水最重,水排第二,油最轻。</h3> <h3> <b>项目名称:</b>牙膏与泡沫</h3><h3> 郝新一同学做的牙膏小船虽然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实验效果明确,便于直接观察,比较吸引孩子的眼球。道具仅需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和牙膏,实验时把牙膏涂在漂在水面上的“小船”后端,使牙膏与水接触。由于牙膏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在牙膏溶解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其所在区域水的表面张力,导致其他区域的水会填补这种缺失,从而推动小船前进。牙膏溶解得越快越多则小船跑得越快,所以实验中使用温水会增加实验效果。</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4)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指导老师:林绮婧老师 4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干冰大爆炸</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罗熙</h3><h3> <b> 科学原理:</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遇到盆内的热水,便会迅速升华(固体变成气体的气化过程称之为升华),产生烟雾缭绕的仙境般景象。</h3><h3> <b>实验过程:</b>戴上手套将干冰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倒入热水,用棉线蘸取泡泡水,拉直贴着盆口边缘水平滑动,在盆口划出一个泡泡膜。</h3><h3> <b>实验效果:</b>随着盆内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泡泡膜随之胀大,变成一个超大超漂亮的半球形泡泡。膨胀到一定程度,泡泡膜就会破裂,随之就会形成惊艳的干冰大爆炸效果。在炎炎夏日,本实验给孩子带来冰凉的体验,同学们非常喜欢。</h3><h3><br></h3> <h3> <b>项目名称:</b>虹吸现象</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潘睿铭</h3><h3> <b>科学原理:</b>虹吸(siphon)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体。处于较高位置的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称为虹吸管)之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这种结构下,管子两端的液体压强差能够推动液体越过最高点,向另一端排放,主要是由万有引力让虹吸管作用。</h3><h3> <b> 实验过程:</b>将A容器盛适量多的水后置于较高的位置,空的B容器置于较低的位置。将橡皮管装满水后用手按住两端管口。将管子一端插入A容器水面下,另一端放入B容器中。</h3><h3> <b>实验效果:</b>只用几根管子,不用任何的工具,就能够把一个容器中的液体自动的吸出来,真是非常有趣的小实验。</h3><h3><br></h3> <h3> <b>项目名称:</b>火山爆发</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曾紫萱</h3><h3> <b>科学原理:</b>把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粉末混合加水会发生化学反应。</h3><h3> <b>实验过程:</b>把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粉末混合,放在黏土做的火山口上,加水搅一搅,就能看见“岩浆”从“火山口”流下。</h3><h3> <b> 实验效果:</b>通过模拟,让同学们感受火山爆发的过程,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h3><h3><br></h3> <h3> <b>项目名称:</b>魔术雪</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赵沟渠、赵警予</h3><h3> <b> 科学原理:</b>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遇水会吸水膨胀把流动的水变成凝胶。</h3><h3> <b>实验过程:</b>只要在聚丙烯酸钠中加水,加上食用色素,就可以变成多种颜色的人造雪了。</h3><h3> <b>实验效果:</b>通过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同学们在烈日下做出了小雪人,乐趣无穷。</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2)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指导老师:李静友老师 1个项目)</font></h3> <h3><b> 项目名称:</b>生命的奥秘</h3><h3><b> 参加演示学生:</b>李若雨、吴禹哲等</h3><h3><b> 科学原理:</b></h3><h3> 1.认知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病毒、细菌、动物、植物;</h3><h3> 2.生命的最基本单位细胞及其结构、DNA双螺旋模型;</h3><h3> 3.基因决定表型,如卷发、舌头卷曲、大拇指弯曲、单双眼皮。</h3><h3><b> 项目方案:</b></h3><h3> 1.探究生命</h3><h3> 自然界的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哪些?哪些是肉眼可见的,哪些是肉眼看不见的,这些跟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利用PPT介绍,认识病毒、细菌、动物、植物这四种生物,并进行讨论:</h3><h3> (1)我们如何远离病毒?</h3><h3> (2)人类是不是动物?</h3><h3> (3)植物都是不会动的吗?</h3><h3> 2.探究细胞</h3><h3>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什么样的?大小、形状?细胞内部还有什么结构?DNA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利用细胞模型,现场演示,并动动手:</h3><h3> (1)根据PPT上的名称,与模型进行一一对应;</h3><h3> (2)动手组装一个DNA模型;</h3><h3> (3)动手做一做,比一比,拇指弯曲、卷舌头等。</h3><h3></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3)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指导老师:张欢老师 1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变色龙积木灯</h3><h3> 它是积木也是灯。它可以像乐高积木和七巧板一样拼接成各种形状,激发你被隐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像一个简单的装饰品,让你感受它静静的美。还可以像耀眼的北极星,在漆黑的夜晚提供一点光明。</h3><h3> 它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一群人玩,独立思考、团队合作都适合它。360°自由拼接、人体红外感应,30种养眼护眼的色彩集于一身,让二(3)班的孩子开启我们的益智之旅吧。</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4)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指导老师:廖慧思老师 1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晴雨花</h3><h3> “晴雨花”没有浓郁的香气,却能告诉我们天气是晴还是阴。看似简单的花,其中蕴含着科学秘密。用氯化钴溶液浸泡过的花朵,用喷壶模拟下雨,此时花朵呈粉红色;再用吹风机模拟太阳,花朵干燥后呈蓝色。</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三(1)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指导老师:王建松老师 1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机器人足球PK大赛</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王奕萌 何阳智丽 古国烨 李俊睿 蓝梓茹</h3><h3> <b>项目介绍:</b>看到我们班的机器人,同学们会不会以为是我们的爸爸妈妈花钱买来的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呢?那你就错了,我们的机器人可来之不易呢!它是我们历经10多个小时合作拼装出来的。它可厉害了,能准确地把足球踢进网内。你看,这么多的同学前来围观,体验,我们的讲解员不厌其烦地跟前来体验的同学讲解,示范操作。大家快来看看我们精彩的机器人足球PK大赛吧!</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三(3)班</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指导老师:吴叶老师 1个项目)</font></h3> <h3> <b>项目名称:</b>特色投影仪</h3><h3> <b>参加演示学生:</b>王纪中、叶一帆、李怡霏、梁恒睿</h3><h3> <b>展示介绍:</b>在我们的投影世界里,景物是自由选择的,可以是完全立体的;可以是充满年代感的换片点播,也可以是迈向未来的幻想剧场。</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各班班主任/文</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媛媛/编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温锡光、张敏、各班班主任、家长/摄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铭/审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