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目送秋的离去,多想添一愁墨香,让片片树叶做纸,风做笔,将每片叶子都记录上浓浓的念想,雕刻上心语千言,一如风中的歌谣,在静好的光阴里,沉淀出饱满清丽的韵香。</h3><h3> 2018年11月12日下午,一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在谢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探讨识字方法 提高识字效率”的专题研讨,让这个冬季洒满了纯粹浓郁的书香,弥漫着喷薄的教研热情。</h3> <h3> 徐春娥老师展示看图识字法——看图识字法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课本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字理图。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帮助孩子学习汉字。课本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只要我们进行引导,自然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它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孩子记忆汉字的桥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孩子记忆。接着让孩子看清字形,拼对字音,再“回”到图上,这一过程能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同时也强化了记忆。</h3> <h3> 王婧老师的字理识字法——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汉字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传播着社会多方面的信息,得益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h3> <h3> 冯茹老师的编故事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识记字形复杂的字。多数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如果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如:“灭”字(发生火灾时,用水去浇灭);“游”字(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左”字(左边的人在认真工作);“右”字(右边的人在大口吃东西)。这样一想,这些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h3> <h3> 王朵老师展示字谜识字法——字谜识字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识字方法,不但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进一步把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特点。所以我提倡孩子们通过编字谜的识字方法记忆识字。</h3> <h3> 姬建霞老师展示动作识字法——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自愿识字,快乐识字,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h3> <h3> 穆怡老师展示加减法识字法——加减识字法是利用熟字加减偏旁或者加减笔画来变成新字来学习生字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做加法,做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法。将识字法变成数学算式,方法简单,便于记忆,在学习新字的同时也复习了以前的生字。</h3> <h3> 各年级教研组长参与活动,他们认真聆听,仔细分析并进行评价。教研活动需要的就是这种集思广益,人人参与的精神。</h3> <h3> 王婧老师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她说本次活动组内成员准备充分,每位老师都各显神通,教研活动见常态课堂,常态课堂提炼教研活动,可见我们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的用心良苦。活动中我们一人一套方案,课堂中我们应该灵活地融合每位老师的智慧,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研究探索。</h3> <h3> 谢校长就本次活动给予肯定并给全体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希望。她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次教研活动能如此顺利流畅的进行,离不开全体成员的用心准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希望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全体老师都能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教研活动是一次没有终点的旅行,我们只有一路走来一路学习,才能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杆,够到“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的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