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学习 潜心育人——记邳州行的见闻与感受(杏林初中 李鹏芳)

等花開

<h3>  凤凋碧柳愁眉淡,菊花枝头笑靥深。</h3><h3> 为响应教育扶贫的号召,我县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组织一线教师代表和教学研究相关人员前往江苏邳州参观交流、研讨学习。</h3><h3> 恰逢戊戌立冬之际,我们一行二十一人,怀着对江苏教育的向往之心,带着许局长的殷殷嘱咐,在李局长、刘主任的带领下,前往江苏邳州求取真经。</h3> <h3>  秋雨濛濛,生出些许寒意。经过几番辗转,不畏旅途奔波之苦,我们到达了千里之外的中国书法之乡、苏北新城——邳州市。城内街道宽阔、干净整洁,路两侧生长着身姿挺拔、金蝶满枝的银杏树。</h3><h3> 八日早晨七点半,在当地教育局的安排下,我们来到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该校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有学生一万余人。学校硬件设施好,教学楼古朴厚重、气势恢宏,校园内小桥流水,植物园金翠相叠,环境优美典雅,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连捷连胜,是一所集启智、立志、成才为一体的一流学校。</h3> <h3>明德学校教学楼掠影</h3> <h3></h3><h3> 我们语文组四名成员在该校教研组长冯琴老师的带领下,聆听了明德学校初中部李家超、聂小莉两位老师的作文课和复习课。李老师年逾五十,依然嗓门洪亮激情豪迈,他的点拨有力而细致,操作性很强,给我们呈现了一堂走心、实用的作文课。聂小莉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课,课堂针对议论文知识零碎、理论好记实践运用难的特点,整合知识点,归纳常考点,搜集阅读材料,给我们呈现了一堂超大容量、引导学生巧思巧解的复习课,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h3> <h3></h3><h3> 说评课活动中,我们四名参训老师与明德学校语文组部分教师展开了深入交流。该市语文教研员李小奎老师反复强调课堂活动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情,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避免生硬灌输。李老师最后指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让所有人进步而非合格才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经常思考“我已教得很好,你为什么还不会”的问题,带领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冯琴老师讲的“阅读曾让我感动”,令我感触颇深。她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不低估学生能力,以写促读,以读引写,在班级开展读背竞赛,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h3> <h3>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h3> <h3>英语活动角,今天有外教</h3> <h3></h3><h3> 我们行程的第二站是位于邳州市张楼办事处的王杰中学。该校以英雄王杰命名,主张弘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王杰中学仅用一年时间,学生回流率就达到92%,生源由一年前的不足三百人发展到今天的八百多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该校校长宋端凯同志是一个勤谨有思想、敢拼敢闯的硬汉,他誓建全市最优质的寄宿学校造福一方百姓。 他四处争取办学资金,修葺旧楼,扩建新楼,开拓创新,完善学校各项功能区域,提高教学质量。他带领着一支积极向上、精气神十足的教师队伍,孜孜不倦地奋战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王杰中学旧貌换新颜,质量稳步提升,已逐渐发展成一所有口碑的精品学校。</h3> <h3>双层桌子解放桌面,课堂活动更自如</h3> <h3>王杰中学的学生个人储物箱</h3> <h3>物品摆放整齐是常态</h3> <h3>我向你挑战,你敢接招吗?</h3> <h3></h3><h3> 久雨初霁,邳州城笼罩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晨露微润,金色的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邳州城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我们学习团驱车前往碾庄中学。碾庄中学与我们杏林初中是对口帮扶学校,碾中的徐校长正在我们学校支教,所以看到绿树成荫,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碾庄中学,我倍感亲切。在张汉学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该校的校容校貌。教学楼宽敞明亮,“立志、崇德、博学、尚礼”八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绿化面积大,小径两旁花岗岩列队展示世界名校校徽,激励学子放眼世界,心存志向,砥砺前行。学校餐厅干净整洁,可同时容纳两千人就餐。各班级外墙的展示栏内容丰富多彩,每层教学楼楼梯旁都设有藏书量可观的阅读角,方便学生随时读书增加阅读量。九年级教学楼醒目的位置有巨大的中考倒计时牌,催促学子惜时勤学。学生们正在进行期中模拟考试,他们着装统一,精神饱满,或凝神思考,或奋笔疾书,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新的教学楼和多功能厅正在建设中。张校长带领我们来到会议室,观看了碾庄中学发展历程的记录视频。近年来,该校在全体师生的奋发图强、进取创新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跻身全市中学第一方阵,居于全市农村中学首位。现在的碾庄中学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陇海铁路和310国道之间,它承载着当地百姓的希望,行走在奋进的大道上。</h3> <h3>随时随地可以开展阅读活动</h3> <h3>放眼世界志存高远</h3> <h3>碾中张校长与李局长交流学校发展情况</h3> <h3>倒计时牌警示学子惜时如金勤奋学习</h3> <h3>  三天学习很快结束,含英咀华的体悟式思考才刚刚开始。我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新的认识。邳州市人口密度大,学生人数多,动辄几千人的大校很常见,七八十人的大班更是平常,他们究竟靠什么,把教育做得如此好?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邳州教育人干工作实在、细致。他们勇于担当,不畏艰难,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业来干。当校长的把学校的事当自己的事干,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追求、有规划,敢想敢做,像一只无畏的领头雁一般,首当其冲,奋勇向前。做教师的潜心教书,安心育人,他们敢于尝试,开拓创新,时时处处彰显教育本色、探求教育本真,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室的里里外外,都有他们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踏实求真的步履。二是邳州人教育理念新。邳州教育人善于在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实践,再总结实践所得,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教育理论。徐州市的“学讲计划”在邳州推进得有声有色。“学讲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学进去再讲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先学,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教师从旁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真真切切地关注学生的学。这种教学理念与韩立夫先生的“优化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同工之巧,我们曾经学习实践过“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显然邳州人的“学讲计划”更具实效。这说明在践行的过程中,还有另外的环节和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学习。三是邳州教育更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倾心打造人文校园。明德中学提出:教师是学校最好的建筑,学生是学校最好的作品。碾中张校长说:校长是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教师成功了,学生成才了,学校发展了,说明校长的服务做好了。王杰中学的楼梯间安装大型热水器,安放微波炉,方便师生生活,为师生提供能量。学校附近有“王杰纪念馆”“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等红色德育基地,为师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和不竭动力。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这是邳州人的活教材,更是邳州教育人昂扬向上、坚韧挺拔的工作信念。</h3> <h3>王杰中学德育基地</h3> <h3>明德学校校史馆一瞥</h3> <h3>王杰中学楼梯间的热水器和微波炉</h3> <h3>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巍巍秦岭、悠悠渭水诉不尽我邳州之行的感悟和感想。作为身处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我内心波澜迭起,唯有在岗位上主动站在前排,勇于担当,学以致用,努力奋斗。教育路任重而道远,在后续工作中,我将用所学引领工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为我大扶风教育增砖添瓦!</h3><h3> (2018年11月12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