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画家梵高执教:蒋兰波四年级第八届全国美术赛课一等奖

大桥学校教研室

<h3>教师播放视频,欣赏19世纪末的艺术作品</h3><h3>提问:你对哪幅作品一见倾心呢?</h3> <h3>生:我喜欢2号,色彩很丰富</h3><h3>生:我喜欢3号,色彩很强烈</h3><h3>师:巧,它们都出自同一个画家之手</h3> <h3>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位画家,梵高</h3> <h3>活动一:分组,拿出每组的图片欣赏,并尝试将这些作品分类</h3><h3>生:分3类!根据明暗,线条明显与线条不明显分</h3><h3>生2:分两类,有外轮廓线条,无线条</h3><h3>师:为什么同一个人画的画差别这么大呢?</h3> <h3>进入梵高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荷兰时期</h3><h3>欣赏吃马铃薯的人</h3><h3>描绘社会底层的人</h3> <h3>不喜欢这种生活,进入田园生活</h3><h3>师:向日葵代表着什么呢?</h3><h3>阳光</h3><h3>师:加什么颜色的背景可以让它……</h3> <h3>活动二:学生打开平板,试试给向日葵添加背景色彩</h3> <h3>看看梵高添加的是什么颜色的背景?</h3><h3>数一数画面中有多少种黄色?</h3><h3>使用这么多种黄色让你有纹样的感受?</h3><h3>生:有深有浅,有层次感</h3><h3>生:强烈</h3> <h3>活动三:找一找桌面上的图片:有没有像这样有层次感,色彩强烈的图片</h3> <h3>这三张作品里运用了哪些色彩?</h3><h3>生:橙色和蓝色</h3><h3>黄色和紫色</h3><h3>红色和绿色</h3> <h3>和前期作品比较,作品有什么不同感受?</h3><h3>生:让人感觉对比强烈,第一幅作品颜色比较暗</h3> <h3>活动三继续:寻找桌面上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片</h3> <h3>这个时期,梵高最大的变化是什么?</h3><h3>生:色彩变得很鲜艳</h3><h3>生:从灰暗色系到越来越明亮</h3> <h3>欣赏</h3> <h3>第三个时期,身体疗养好,来到圣雷米,他的画风有什么改变呢?</h3> <h3>配音欣赏~星月夜</h3><h3>与前期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h3><h3>活动四:与同桌一起讨论,填写学习单</h3> <h3>汇报:这张作品描绘了什么?给予你的感受?</h3><h3>生:描绘了夜晚,感受了动感</h3><h3>师:在哪里感受到动感?</h3><h3>生:圆形中间,呈螺旋形一层层</h3><h3>生~那座小山感觉不断往上长</h3><h3><br></h3> <h3>仔细观察局部:</h3><h3>线条很多</h3><h3>笔触痕迹,有力</h3><h3>你觉得画家带着什么心情画这幅画呢?</h3><h3>生:难过、生气</h3><h3><br></h3> <h3>欣赏星月夜的动感版</h3> <h3>视频欣赏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创作</h3><h3>变化是什么?</h3><h3>生:写实,色彩更丰富</h3><h3>生:还有更多的线条</h3><h3>师:他用自由奔放的感触画出的线条</h3><h3>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浮世绘的青睐</h3><h3>然而,他在此时停止了创作,为什么呢?</h3> <h3>通过视频了解梵高的一生!</h3><h3>看完视频你的感受是什么?</h3><h3>他很善良,他很热爱绘画</h3> <h3>孩子分角色朗读,尝试通过文字,了解梵高的内心</h3> <h3>他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给世人带来持续的影响……</h3> <h3>帅哥老师说课:</h3><h3>1、学生学得开心,我教得不累,你们听着不疲惫</h3><h3>2、我喜欢看电影,我把一节课当成自己导演的电影</h3><h3>3、音乐的选择是本课的重要因素</h3><h3>做删减,吃马铃薯的人特色并不明显,重点放在后两个阶段</h3> <h3>台湾教授评课:如果让孩子先了解梵高生平再赏画或许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被挖掘出来</h3>

梵高

色彩

作品

欣赏

感受

线条

什么

视频

强烈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