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的几种常见优化

杰(文玩防骗常识)

<h3><br></h3><h3>绿松石市场的日趋火热,除了让价格不断上涨,更导致了仿冒优化品的层出不穷。除了大骂商家黑心、感叹市场水深,作为玩家,咱更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话到哪都是真理。既然无法杜绝市面上的造假行为,那咱就必须深入绿松市场,了解市面上常见的那些造假手段。 想知道垃圾料是如何华丽变身吗?今天,就来揭秘几种常见的优化手段,以及它们的鉴定技巧! <br></h3> <h3>上 蜡</h3><h3>在绿松石的后期制作工艺中,进行完抛光后,会让绿松在熔化的石蜡中过一下,从而提高绿松石的表面亮度。</h3><h3>对于这种优化手段,玩友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绝大部分的玩友觉得这只是通用的一个加工步骤,完全可以接受。然而有些玩友则认为上蜡是违背了天然绿松的本质。</h3><h3><br></h3><h3></h3> <h3>沁 胶</h3><h3>沁胶是目前最常见的绿松石优化方法,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如今市面上大约五分之一左右的绿松石经过沁胶处理。</h3><h3>如果绿松石的颜色够深,但硬度不够,或者绿松石内有泥线,这种绿松石不能直接加工,因为太软太松脆,碰上锯片就碎了,所以必须进行处理。</h3><h3><br></h3><h3></h3> <h3>灌 胶</h3><h3>灌胶与沁胶的区别之处就是:沁胶是把松石放在浸泡在胶里几天;而灌胶则是高温高压把胶注到松石里,一般用于泡松的优化处理。</h3><h3>泡松的颜色极淡,瓷度非常低,是极为松软的绿松石,也被称之为“白料”或“面松”。因为开采出来的绿松原料,能达到高瓷程度的较少,所以就会有不良商家对瓷度略低的绿松石进行灌胶处理,从而提高松石的瓷度。</h3><h3><br></h3><h3></h3> <h3>冻 胶</h3><h3>在松石加工中,除了灌胶,还有一种冻胶技术。就是将绿松石挂上胶,放入零下的环境中,然后再常温下解冻,解冻完后的绿松石看上去就和原矿一样。</h3><h3>它不仅可以改变石头颜色,减少损耗,还可以改变石头的硬度,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绿松优化手段。</h3><h3><br></h3><h3>优化绿松鉴别方法</h3><h3>针对以上几种优化方式,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识别:泡水变色法。</h3><h3>大家都知道,绿松石含有丰富的铜铁元素,水的沁入会使原矿绿松石颜色变深,而上蜡、注胶优化过的绿松石则完全没有反应。</h3><h3>不过这里大家要注意,原矿绿松石中一些高瓷结构致密的绿松石在浸水的时候变色会非常缓慢,甚至也不变色。而结构比较松散的原矿绿松石不仅变色快,更会在表面出现非常多的气泡。</h3><h3>随着时代的发展,造假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黑心奸商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必须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从认知绿松的优化手段开始,购买绿松石擦亮眼睛就不怕吃药了!</h3><h3>(感谢大任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