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长寿,向往已久唉</b></h3><h3>曾经,几次路过长寿,但也仅仅是路过;</h3><h3>曾经,所在有情怀的公司,于某个“三八”节期间,组织过一次游长寿古镇、长寿湖之类的集体活动,但却因事未能同行。</h3><h3>如此种种,长寿是定格在心中的一个地名。</h3><h3 style="font-weight: bold;"><b><br></b></h3><h3 style="font-weight: bold;"><b><h3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b>打开长寿画卷</b></h3></b><br></h3><h3>天赐寿岛--长寿湖,是影像中避暑旅游的好去处;</h3><h3>入围第五届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5强的长寿三倒拐古街,是众多文保志愿者“扫街”的心之向往之地;</h3><h3><br></h3><h3>已运行50多年的长寿缆车,是网红,更是一个时代、一座城、几代人的历史记忆 ;</h3><h3>已建成60多年的长寿狮子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批水电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期许一睹震撼芳容之外更多的是心存敬畏;</h3><h3><br></h3><h3>历时一千二百年人称“万里长江第一寺”的定慧寺,曾是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驻地,被誉为中国民族水电工业摇篮,探寻之意与敬畏之心并存是内心写照;</h3><h3><br></h3><h3></h3><h3>再有幸翻开《重庆特色植物地图》之一览表,“汁多味浓,醇甜如蜜,爽口化渣”且被赞为“源于沙田,优于沙田”(原产于广西容县沙田村)的长寿沙田柚,已是长寿区宣传自身的生态名片。此乃味觉中的长寿记忆也。</h3><h3></h3><h3><br></h3><h3><b>有幸走进长寿,以“扫街”的打开方式</b></h3><h3>2018年11月10-11日,重庆文保志愿者一行30余人走进长寿(区),开启文物巡查“扫街”公益活动。</h3><h3><br></h3><h3><b>长寿是全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区(市、县)</b>,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1363年易名长寿县,2001年撤县设区。长寿地处重庆腹心,长江穿境而过。<br></h3><h3><br></h3><h3>长寿区位于重庆主城以东沿江下游,距江北国际机场和重庆火车北站60余公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通江达海,渝怀、渝利、渝万铁路和渝宜、长涪、三环高速交织交汇,是重庆市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h3><h3><br></h3> <h3><b>长寿老人雕像(区级文物保护单位)</b></h3><h3>在长寿“扫”到的第一个文物保护单位。</h3><h3>此外,在长寿湖、长寿古镇、长寿菩提山景区等等地方,所到之处,“寿”字文章无处不在。</h3> <h3>前往三倒拐,可由位于长寿缆车站附近一侧的火神街(好霸气的街名)160号的巷子处进入。</h3> <h3><b>三倒拐(古街)</b></h3><h3>2013年,三倒拐街道入围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5强。</h3><h3>每条老街都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折射;一段历史,也是几代人的记忆。</h3><h3><br></h3><h3>在长寿新城区和旧城区之间,有一片明清街市建筑群,它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三倒拐。三道拐古街是古县城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依山势起伏而修建,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三倒拐”。<br></h3><h3><br></h3><h3>三倒拐始建于明朝,是迄今为止三峡库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街市建筑,全长2.5公里(含和平街),高差165米,石梯5000余级,整个街面由青石砌就,宽约丈许,时而陡峭,时而平缓,曲曲弯弯向前延伸,无不透出数百年沧桑。</h3><h3><br></h3><h3>三倒拐,起点为城内铜鼓坎(即上缆车站附近火神街老城墙下河街的城门洞),终点为河街电影院和文庙口。</h3><h3><br></h3><h3>进入三倒拐,除了可先听听三倒拐的自述,目睹马帮、马队留下的最原生态的水井、石板路外,尤其不会错过且一定能感受到的是一股股扑鼻而来、味道绝对够浓够烈的马粪味儿。</h3> <h3>在位于三倒拐57号历史建筑的转角处,祝福美丽的她:在深情地回眸中,迎来了她的王子、她的天、她的地、她的大树和她的夫君。</h3> <h3>说话间,匆匆与2匹由下至上的马匹相遇。</h3><h3>倾刻间,扫街的群友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生怕扰了这2匹负重前行的牲灵。</h3> <h3>为一路陪着爸爸妈妈一起“扫街”的5岁小帅哥点赞!</h3><h3>也为不只一次不畏辛苦带领儿子参与“扫街”的爸爸妈妈点赞!</h3> <h3>天空作美,进入三倒拐古街时刚好下起了小雨,浸润着历史、透着油光的青石板路与房顶上油润的小青瓦,正是走古镇、扫古街、拍美片的最佳时机,遗憾的是自己没有丁点创作之才。</h3> <h3>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庙,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政府第十一陆军医院,专门接受在前线负伤的军人,其中不泛从前线下来的伤员治好伤后就定居在了三倒拐。</h3> <h3>如图所示:三倒拐古街目前已处于修缮施工状态。</h3><h3>图片所在位置位于三倒拐古街终点的河街电影院(图片右方建筑)和文庙口。</h3> <h3>远观三倒拐,与定慧寺一桥之距的桥头处,是三倒拐古街的终点处。</h3><h3>自图片中桥头处左侧起向右上方蜿蜒曲折的一片即为三倒拐古街。</h3> <h3><b>定慧寺</b></h3><h3>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寺”之称的定慧寺,原名定慧院,创于中唐,历时千二百年,其位于定慧寺青龙阁的“定慧晓钟”久居“长寿”八景之列。</h3><h3><br></h3><h3>1939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长寿发电厂在此设办公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定慧寺设立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成为当时中国水电事业的指挥中心,被誉为中国民族水电工业摇篮。</h3><h3><br></h3><h3>1947年,定慧寺改设保育学校。解放后,一部分改为民居,一部分改为集体企业铁木社。</h3><h3><br></h3> <h3>古迹犹存,是位于定慧寺北厢房底楼小侧门门楣上的石刻匾文。为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定慧寺时的遗迹。</h3><h3><br></h3><h3>此外,定慧寺还有王爷庙、江西庙、天风海涛、汉墓遗址等相关景点。</h3> <h3></h3><h3><b>长寿缆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b></h3>听说长寿缆车,还只是在不久前的事。<h3><br></h3><h3>长寿缆车站位于长寿凤城街道望江路社区,始建于1964年2月,同年10月建成通车。由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主体为“鱼腹式”轨道,长282米,垂直高度110米。是西南地区跨度最长、坡度最陡的缆车。</h3><h3><br></h3><h3>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的长寿缆车,曾是长寿城内与河街的交通纽带。</h3><h3><br></h3><h3>缆车票价从最初的上行3分钱、5分钱、1角钱、3角钱;下行2分钱、3分钱、5分钱、2角钱、、、、、、。直到2010年,实现了全面免费乘坐的演变过程。</h3><h3><br></h3><h3>一串串简单的数字,不仅纪录着长寿缆车的变迁,更见证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h3><h3><br></h3><h3>今年10月1日,停运2年多的长寿缆车在改造整修后,得以继续以政府购买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运营。一时间,长寿缆车成为了众多人争相打卡的网红之地。<br></h3> <h3>通过全面改造整修后的长寿缆车站,不仅在缆车的运行安全、速度上有了更好的保障;还在缆车道两旁增加了不少植物花卉,在上、下车站处增设了长寿缆车记忆等相关背景资料图片。</h3> <h3></h3><h3><b>狮子滩水电站大坝工程(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b></h3>于我而言,参观气势磅礴的狮子滩水电站大坝工程,是一路心怀敬意和敬畏。<h3><br></h3><h3>长寿狮子滩水电站,兴建于1954年,建成于1957年,主坝坝型为钢筋混凝土斜墙堆石坝,最大坝高52米,坝顶长度1014.3米(主坝),坝基岩石为砂质粘土岩和泥质砂岩,主要泄洪方式为岸边溢洪道。</h3><h3><br></h3><h3>长寿狮子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批水电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对龙溪河水电开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朱德、李富春、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先后亲临电站视察。</h3> <h3>狮子滩水电站建成纪念章。</h3> <h3>整个大坝一侧及两端均布展了很多关于狮子滩水电站及中国水电工业方面的图片、资料。</h3> <h3>在曾经的狮子滩水电站紧张的施工建设中,从长寿到工地连绵六、七十里的公路上都是劳动着的人群,为了保证工地各种机器、材料的供应,公路也被增宽三分之一;许多人在为此拼命加油干的同时还捐献出了自己及家人的金银珠宝或一切可以捐献的东西,以此支援工程建设。</h3> <h3>长度为100米的水电站溢洪匣一侧。</h3> <h3>水电站溢洪匣一侧。</h3> <h3></h3><h3><b>周恩来题词碑亭(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b></h3>位于狮子滩水电站大坝一侧的周恩来题词碑亭,也叫六角亭,1958年3月5日,周总理和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以及我国第一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在视察长江三峡水力资源时,专程视察了龙溪河、长寿湖,为纪念周总理等视察长寿湖并题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特别修建了纪念亭。在亭阁正中的石碑上,分别刻有《狮子滩水电站纪念碑文》内容和周总理等的题词。 <h3>位于狮子滩水电站大坝上欣赏长寿湖景。</h3> <h3>在狮子滩水电站大坝入口处打卡。</h3> <h3>本美篇作业中,部分图片来自一起“扫街”的群友,在此一并感谢。</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