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图文原创:一吨阿婆<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那瓜果飘香的金秋时候,看到满树火红的石榴,想到了我那初中的班主任陈老师,不由我拿起手机向老师打个电话,问了声好。可惜道不尽千言万语想念和感谢老师的话。</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为此借美篇叙说表达自己对老师感谢和思念之情。</h3><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3> 对曾教育和培养我的老师们说上一句:亲爱的老师,您好!</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生命的历程中,老师为我们点燃了智慧之光,指明了生命之路。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艰辛的付出,迎来桃李满天下。<br></h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年的学生,娇艳的青春已消失,不在年青了,头发已白,鬓角染霜,额头烙上皱纹 。 已经成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祖辈了,但依然忘不了当年在学校的情景, 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精心培养和教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画春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言墨香教学生,数学公式授子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甘作他人梯杖拐,师恩如山情意重。</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做园丁育花朵,秋果满天传佳话。</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影响中最深的老师,是我的初中班主任陈老师,他是位数学老师。今年已是年届九旬余五了,是离休干部。家住杭州,儿女事业有成,孙辈也大学毕业,踏上了社会。平日老师老两口住,节假日儿孙们前来欢聚一堂,欢乐无比,家庭幸福。</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师虽步入耄耋之年,但神精矍铄,步履健稳,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思路敏捷。每天上午到社区去看书读报,关心时事,和老年朋友们一起交谈……,到时去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有关活动,生活十分充实。<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初中毕业了,全排同学只有我和另外一名男生继续上高中,其他都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走上了社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们初中同学在二十多年前开了一次初中全排同学会,老师也来参加了。后来,只是少部份同学相聚。为此,感到有点遗憾。</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可老师还深深惦记着他的学生,非常关心。每次去看望老师时,我把我所知道了解的事诉说给老师听, 他听得十分认真,问长问短,问候家人……。</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每当我去看望老师时,他老人家很高兴。 要说得最多的是我们上学的事,还有同学的现状,他会随着他们或喜或忧,时而大笑,时而叹气。</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多少年过去了,老师心里依然装着我们这些孩子。对我排(班)上的大部分同学还记得很清楚,还能一一报出同学的名字。</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提起当年在学校里,外出学工、学农、学军和在学校里打天燃气时,无限感叹。那时我们还未成年,还不大懂事,老师就像父母般地照顾和关心我们,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师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在七十年代初教学整顿期间,怀着极大的热情,努力传授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 在三尺讲台上,上演独角戏,用直尺丈量生命的距离,用圆规圈定生命的意义,为打下了我们的文化基础而競競业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记得七四年初我高中毕业了,尚未分配,就在老师负责的校办工厂里务工了近一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后来响应祖国的号召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我成了知青,去了农村插队务农。在下乡前老师特地来我家送行,送给我一个手提的二层饭盒,留作纪念。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下乡插队时, 也曾当过老师,那时无编制,也不能说代课。因为小学新设立了一个初中班,教过近两年的书。第一年时初中一年级课程全教,到初二时才分课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那时刚踏上社会,与自己相差四、五岁的大孩子相处,真有点难,可还坚持下来,挺了过去。当学生快近初中毕业时,作为知青好不容易要抽上去了,大队书记有的舍不得,直到报到截止日最后的一天,才放我走。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曾教过书的我深知,教师匠真是艰辛啊!</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还记得上几年,老师他赠送我两本自编杂志(书),《乡愁》和《学习认识》,《乡愁》中回忆讲述了老师的家事,儿童趣事等故事。《学习知识》是记录了老师在中学当校长时上党课的资料。</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看了很感动,老师真是人老心不老。</h3> <h3> 还记得那年正月初三,我忘了自己每年的老规矩打个电话问候老师,给老师拜年。结果呢,老师打来电话来问候我了。真是不好意思,老师惦记着学生。</h3> <h3> 老师德高望重,才华横溢,桃李满天下。 解放前夕浙江大学毕业,是有热血,有抱负,求上进的青年。 参加工作后曾担任浙江省建筑设计局局长秘书,工作优秀,才华出众。因秉性耿直,由于某种原因,后被改行,成为了教师匠。 从此站立三尺讲台,捧着书本,拿着粉笔,面对学生,面对黑板,从事教育,播种知识,播种希望。老师心胸宽广,将满腹才华传授于学生。在普通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h3><h3> 后来,在八十年代初时,老师勇挑重担,担任了中学校长,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领导能力……,在人生中发生了新的变化。</h3><h3> 初中的班主任陈老师是我最敬佩老师,也是最不会忘记的老师。当然,我也是他最牵挂的学生,他不仅关心我,还惦记我家人。</h3><h3> 每年一次看望老师,回忆往事,叙述家常,这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每逢教师节和春节时,节日问候的电话也是必不可少的事。</h3><h3> 前两年,老师他来到了曾工作几十年的古镇,他的第二故乡旅游时,打电话告诉我。我去宾馆看望了老师,看到他和师母身体很好,十分欣慰。</h3><h3> 那次老师说送我一份礼物。他拿出一付传统益智拼板,四块形状各异的木板。</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师说他自己亲手做成的。这拼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T"形是最考验人思维的一种拼法,用于心理灵活性的训练。</h3><h3> 老师要我平时有空多拼拼,动动脑筋,锻炼自己的心理灵活性。</h3><h3> 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内心十分感激。</h3><h3><br></h3><h3> 今在此,再道一声:亲爱的老师您好!祝您永远幸福,健康长寿!</h3><h3> 老三届毕业的学姐说得好:那时不太懂事的我们,现在也成了祖辈了。但陈老师熟悉的黑板粉笔字 ,熟悉的声音~依然是我们永不会遗忘的回忆!陈老师多次对我们的家访教诲的苦心~依然铭记于心!有可能相邀同学们在适当的时候拜访陈老师。</h3><h3> 老师,您的学生虽不常来看望您,但永远不会忘记您的,亲爱的老师 ,保重!</h3> <h3> 在那10月12日上午,我约了三位年过花甲的同学,去杭州朝晖新村,看望了初中班主任陈老师,陈老师见到我们很高兴。身体也健康,头脑清晰,记忆力不差,至今记得我班同学在校的情况,还记得每个人的名字。有一张我初中班同学的名单,老师保管得很好。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请客。坚决不同意我们学生作东,没办法,我们只能听从老师,由老师请客,品尝了老师所说的美味“小点心"一一馄饨,还有小笼汤包和春卷。</h3><h3> 这馄饨颇有名气,味道的确不错。至今忘不了,这碗充满师生情深义重的馄饨 ……。</h3><h3> 我再道一声:亲爱的老师,您好!</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年9月7日写</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年11月11日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