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第三届半沟红薯文化节

易初莲花

<h1><b>平定县第三届半沟红薯文化节</b></h1><h1><b>双11如约阳泉北山公园</b></h1> <h3> 一入北山公园大门,红火的大舞台高挑园中央,两边整齐的摆满了各色农产品,众多的人群往来穿梭,好一派丰收的景象。</h3> <h3>  今天是个好日子,平定县首届农民丰收节也在这里一起举行</h3> <h3><b><font color="#ed2308">  半沟的品牌火不火,让热爱半沟红薯的客户来告诉你</font></b></h3> <h3>  现场扫码,关注半沟红薯公众号,可领取一袋生红薯。</h3> <h1><b>有奖问答“薯为媒”</b></h1> <h3><b><font color="#ed2308">  半沟人民心里美不美,让节目的欢快来告诉你</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半沟的红薯好吃不好吃,让山城人民来告诉你</font></b></h3> <h3>  积*11个,领取烤红薯一份</h3> <h3><b><font color="#ed2308">  半沟的品牌引领带动有多大,让山城的购买热情来告诉你</font></b></h3> <h3> 这是什么?花生米。喝了“禾九香”,压一口花生米,想得如此周到,难怪巨城的农产品能一直发展到今天……</h3> <h3>半沟红薯 ,富硒米。西岭砂锅,连庄藕。巨城农产品一块带回家。</h3><h3>小米红薯莲藕砂锅粥,绝配 </h3> <h3>  平定县其它九个兄弟乡镇也带着他们的农产品前来助兴,**他们的喜悦。 </h3><h3> 30多种农产品有特色,有亮点,有代表性。</h3> <h1><b>  习主席都爱吃的地瓜(红薯),明朝万历年间,从东南亚传入中国,由于产量高,解决了当时人民的温饱问题。如今,它不再是简单的温饱品,成为了现下时兴的保健品,成为了桌上客,手中品,半沟人民给了他品牌的定义!</b></h1> <h3>  半沟红薯走到今天,火到今天,是这几场文化节所能给予的吗?回答:不全是。半沟红薯之所以能成为品牌,与它特有的差异化价值是分不开的。</h3> <h3>  他有这样一群勤劳的劳动人民。如果你有兴趣到半沟人民的红薯地去买红薯,你会发现,老乡耕地的边边角角都很少发现杂草,那地块就更不用说了。</h3><h3> </h3> <h3>半沟联村党委为环卫个人赠送红薯</h3> <h3>  我有幸参与了半沟村的扶贫,贫困户憨厚的笑容让你踏实,笨拙的手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可谈起田间地头的管理来,却头头是道,因为他们在用心经营着他们的红薯,经营着他们的产业,经营着他们的良心!</h3><h3> 由于半沟红薯产业的大力推广,半沟村12户贫困户在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h3> <h3>  红薯节的当天,天还没亮,他们就为他们的“宝贝”披上了厚厚的“棉衣”,整装待发,将为喜欢半沟红薯的山城人民送去那份温情。</h3> <h3>  半沟红薯之所以好吃,因为它与其它红薯有着差异化的口感。半沟红薯蒸着吃,有股醇香,煮着吃有股浓香,半沟红薯甜,但甜而不腻,半沟红薯绵,干绵而不带水。 半沟红薯有此口感完全得益于巨城那得天独厚的红沙壤土和优质的甘泉水。</h3><h3> 半沟红薯成为品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含有一种稀有元素——硒,硒是一种抗癌元素,在日益注重保健的现代人眼里,红薯本身就是保健食品,再有此元素,更是倍受人们喜爱。</h3><h3> </h3> <h3>  今年半沟还推出了红薯干,红薯条,红薯干是用小红薯烘干而成,品相虽不怎么雅观,但吃着非常有嚼劲,平定土话叫它“干咯嚼”,这可是半沟联村书记陈培银的最爱,即使一天不吃饭,就嚼它,也不觉得饿。小小的红薯都如此利用,半沟人民勤劳节俭的特点再一次体现。</h3> <h3>  半沟还是省级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片区。眼下,村里还正在打造1000亩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用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开展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三品一标”,他们从来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一直在努力!</h3> <h3>  半沟及周边6村(神子山、赵家峪、移穰、龙庄、岩会、上盘石)的抱团种植,向*约化、规模化迈进,一直是巨城镇政府积极倡导的生产模式。目前,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亩,有计划有目标的向前推进。</h3> <h3>  去年,半沟村筹建了恒温保鲜库和深加工车间,今年又开工建设了育苗棚、红薯交易中心和办公楼。如今红薯综合加工场已建成,实现产品深加工,向*约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效应。</h3> <h3> 也许人们觉得,往恒温库一放,红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存放红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红薯自然存放,要有专人每天检查清理烂红薯,特别是开春一过,红薯损失更厉害,农民得加大检查力度。100万斤红薯损失就达二三十万斤。自然存放有烂红薯是避免不了的,但善良的半沟人民不会因此而想什么歪招,他们会把健康安全的食品摆放到你的餐桌。</h3> <h3>  我曾问半沟村主任陈淼:红薯比一般庄稼都费工,农民的种植热情怎么还这么高呢?他的回答很干脆:因为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是啊!这样的良性循环为品牌的发展引领注入了更强的活力。</h3> <h3>振兴崛起的新巨城 电子大屏展示</h3> <h3> 信息网络时代,光靠展板的宣传已经落伍,今天红薯节的一大亮点——视频展示,人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巨城镇,了解半沟村。</h3><h3> 了解半沟的红薯育苗、种植、收获、存放,增加了透明度;</h3><h3> 了解巨城的农产品,有特色有深度有品味,相信巨城的农产品随着网络广泛快捷的传播会像今天的半沟红薯一样走向全国;</h3><h3> 了解巨城的古村落,给网民展示美丽乡村,记住乡愁,走进乡村游。</h3><h3> 了解巨城的工业产品,知晓它不是单纯的以红薯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乡镇,它还是以生产耐火材料为主的工业乡镇。</h3><h3> 巨城镇将从这里振兴!从这里崛起!</h3> <h3> 一个活动的背后,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辛勤工作的师傅们,离不开辛苦的农民,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h3> <h3>平定县委副书记 李海明 为半沟红薯代言</h3> <h3>平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玉卿 讲话</h3> <h3>原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毛学正 介绍红薯营养价值</h3> <h3>阳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杜文明 宣布“红薯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启动</h3> <h3>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半沟,在巨城,在平定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平定人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自强不息,将以全新的姿态创造全新的天地,一路欢歌,迎接全新的未来。</h3> <h3>阳泉市北山公园半沟红薯文化节现场全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