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一一构筑理想课堂

尹红英

<h3>  11月5日早上,伴随着第二节清脆的上课铃声,旺苍县东河小学第二十届"清江杯"课堂教学(数学、科学)评优活动拉开了帷幕。此次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分为低段数学、高段数学、科学三个赛场,历时一周,旨在优化数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构筑理想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h3> <h3>  比赛现场,各位老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优雅自然的教态,精心制作的课件、教具、学具,用心准备的实验器材,让课堂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二十四个精彩的课例,二十四节灵动的课堂,每位老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和看家本领。老师们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科学的"魔"力。</h3><h3> 让我们把镜头聚焦现场,一睹老师们的风采!</h3> <h3>  昝松兰 巜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h3><h3> 昝松兰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h3> <h3> 徐嘉苓 巜简单的排列》(二年级)</h3><h3> 徐嘉苓老师注重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习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h3> <h3>  何京东 巜数学广角一一集合》(三年级)</h3><h3> 巜数学广角一一集合》一课,何京东老师将抽象的知识,巧妙地通过游戏套圈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理解集合的思想。</h3> <h3> 向 凯 《倍的认识》(三年级)</h3><h3> 向凯老师善于利用精美的卡片,直观的课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在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中感知倍的含义。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h3><h3><br></h3> <h3> 张 燕 巜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h3><h3>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张燕老师课前的精心预设与课中的生成捕捉十分契合。问题情景的创设,既巧妙地与生活紧密联系,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欲望强烈,学生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趣味。</h3> <h3> 王 璐 巜连加连减》(一年级)</h3><h3> 王璐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民主,注重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强烈。</h3> <h3> 杨晓艳 巜倍的认识》(三年级)</h3><h3> 杨晓艳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教育情境跌宕起伏,悬念重重,利用图形,把对倍的理解诠释得清楚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专注倾听,认真思考,有条理地表达。</h3> <h3> 金 霞 巜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h3><h3> 金霞老师在教学中釆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儿歌、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的寓教于乐。学生在学儿歌、看动画等活动中轻松地掌握了角的特征,学会了角的画法。</h3><h3><br></h3> <h3> 索翠翠 巜认识钟表》(一年级)</h3><h3> 索翠翠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善于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关于钟表的知识,并成功地掌握了钟表的特点,认识了钟表的两种计时方法。</h3> <h3> 蒋蔓蔓 巜比的运用》(六年级)</h3><h3> 蒋蔓蔓老师在执教巜比的运用》一课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题意的理解,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浓缩液与稀释液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中比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检验并回顾总结此类题目的解答方法。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好,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强,学生参与度特别高。</h3> <h3>  王 红 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h3><h3> 王红老师执教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生学过的长方形,学生在观察探讨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自主推导出平形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h3> <h3> 李海军 巜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五年级)</h3><h3> 巜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一课,李海军老师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中找到"在封闭图形中植树"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h3> <h3> 何翠华 巜速算巧算》(五年级)</h3><h3> 何翠华老师执教的复习课巜速算巧算》,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设计的题目典型,有针对性。特别是最后一题,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给同桌出一道或两道简算题目,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高,学习效果好。</h3> <h3> 王 静 巜平行与垂直》(四年级)</h3><h3> 巜平行与垂直》一课,王静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与相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主动探究,大胆表达,学习效率高。</h3> <h3> 薛莲花 《圆的认识》(六年级)</h3><h3> 薛莲花老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件制作精美、实用,语言表述准确、简洁。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探究知识的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h3> <h3> 李长民 巜植树问题(1)》(五年级)</h3><h3> 李长民老师执教《植树问题(1)》一课,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探究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手动脑,自主学习,轻松愉快。</h3> <h3> 杨 玲 巜烙饼的学问》(四年级)</h3><h3> 杨玲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与同桌探讨,全班展示,并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找出烙饼的最优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好。</h3> <h3> 朱玉娟 《梯形的面积》(五年级)</h3><h3> 朱玉娟老师执教《梯形的面积》一课,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课堂教学民主,学生学习主动,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已能解决问题的愉悦。</h3> <h3> 何玉梅 《数与形》(六年级)</h3><h3> 何玉梅老师在巜数与形》一课的教学中,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的引导,让学生豁然开朗,体现了老师深厚的教学素养。学生在课堂上沉入思考,有条理地表达,学习自主、自信。</h3> <h3>  张 燕 巜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三年级)</h3><h3> 张燕老师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动脑",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固有的知识和技能。</h3> <h3> 薛莲花 巜抵抗弯曲》(六年级)</h3><h3> 薛莲花老师执教的《抵抗弯曲》一课,在课堂上,老师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老师创设了问题情境,提供了简约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h3> <h3> 李长民 巜运动与摩擦》(五年级)</h3><h3> 李长民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探讨科学概念,并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真正地做到科学与生活互通。</h3> <h3>  &nbsp; 李海军 巜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五年级)</h3><h3> 巜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一课的教学,李海军老师釆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实验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相互之间的实验情况,记录情况进行探讨交流,相互补充,学生习得科学实验的方法。</h3> <h3> 杨晓艳 《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h3><h3> 杨晓艳老师执教《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一一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想问题,科学地做实验,有计划地对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验证、整理、交流。</h3> <h3>  本次"清江杯"课堂教学(数学、科学)评优活动,为东河小学数学、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任教数学、科学课的老师全员参与听课,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用心反思⋯⋯二十四节生动的课堂,带给学生和老师们无限的启发、震撼和感动。课后,九位评委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在充分肯定教师课堂灵动多彩、充满活力等优点的同时,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的高效,思想的碰撞,点睛的追问⋯⋯在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理想课堂上着力!</h3><h3> </h3> <h3>  构筑理想课堂,享受教育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路上!东小人将携手共进,朝着明亮那方坚定前行!</h3>

学生

老师

课堂

探究

学习

一课

数学

教学

科学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