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中、高中、毕业的青年都要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袓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也是其中之一,去了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胜利林场。</h1> <h1>我于1972年6月5号由学校、居委敲锣打鼓送我到杭州“白塔岭”闸口火车站,坐上去边彊的专列!</h1> <h1>一人下乡全家光荣的年代!</h1> <h1>记得那天送我去火车站的有父亲,二伯伯,二伯母,小姑妈和哥哥还有好几个亲戚,还记得那天雨下得特别大,我眼含泪水,依依不舍和亲人告别!坐上了去黑龙江的专列,当我把头伸出窗外看到父亲摘下眼镜在擦眼泪,亲人们都在哭,我的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难过极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将要永远,永远离开亲人了,泪水像断了线一样流个不停,脑子一片空白,出发的时间到了,火车一声长鸣……这时车上车下,乱成一团有叫爸妈的,有说再见的,哭声一片连着一片,老天爷好像也在为我们哭泣!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我就这么哭一直哭到嘉兴站,有知青在笑我说:都到嘉兴了,怎么还在哭啊!我这个从不出门的小丫头,也不知道黑龙江是什么样?听说那边冷的鼻子也会掉下来,带着恐惧和不安就这样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兄弟妹妹和美丽杭州!当年我十七周岁!等我九个月后回杭州探亲时,二伯伯告诉我说:当天你走时,你一上火车“你父亲就哭了”他连自己父母死都没流过泪,可你走了,火车开了,心爱的女儿离他远去……你父亲真的哭了……哭的是那么无奈......他有多么的心疼和不舍啊!还有我母亲在我走的当天,她因情绪激动,也是哭的稀里哗啦,所以没让她送,谁知道她因伤心过度,当时情绪不受控制,而刺激到神经,象发疯一样,拿瓶子装沙子当炸药要去炸居委,谁也弄不住她,最后亲戚,邻居叫来医生给母亲打了“安定”才慢慢的安静下来,所以事后好多年母亲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这在我心里一直都很难过和内疚!母亲在我走后一天,突然打我大妹,说都是你害得,要是没有你,你大姐也不会去黑龙江,其实我和我妺只差一届,当时不是她去就我去,我正好赶上,谁知是末班车.......妈妈呀!这不是大妹的错,是那个年代我们没有选择。我虽然去黑龙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我从没怨过和恨过,反而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杭州家里经常有信和包裹托运过来,都是吃的,当时林场的姐妹们都很羡慕我,说我最有的吃和最开心!所以父亲和哥哥妹妹为给我寄点吃的,到杭州各个大小火车站去托人(因为当时一个火车站这能托运30斤)为给我寄东西,家人不知操了多少❤️跑了多少腿,我真的很感恩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妹妹们一直以来给我的帮助与付出!</h1> <h1>我们十五个郊区“知青”被分配到海林林业局胜利林场,到的那天,🈶️林场的领导和老工人们来迎接我们,给我们按排好住宿后就去林场的食堂吃饭,进去一看有两张大圆桌,桌上摆着一盆馒头和一大盆稀饭外加几小蝶腌菜,我前门进去一看,就吃这些啊?就从后门出来哭了……想想这怎么吃啊?谁知这是林场对我们的到来是“最高待遇”!</h1> <h1>林区以伐木为主,我和大姐被安排在上山“检尺”工作,就是工人们从“山上”打伐倒的圆木用复带式拖拉机拉下来,再由楞场工人用铰盘式吊车归楞,然后有大卡车来拉货到火车站,运往全国各地,我俩的工作就是大卡车来拉时我们要一根一根用卡尺量圆木长度和中间有多粗,在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下,我们全副武装,头带遮耳的大棉㡌,大口罩,棉手套,身穿军用棉大衣,棉裤,脚上穿着大头棉鞋,有好几斤重,腿部还要绑着绷带,全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因带着口罩所以呼出的热气都在眼睫毛和眉毛上变成了白毛女,就这样每天单趟要走二十几里路,碰到运气好有拉木材的大卡车可以搭车上山,碰不到就天天走,想想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累和怕,在“熊出末”的大森林里只有我们两个小姑娘在路上走,时常会听到树林里有稀稀疏疏的响声,我们也就这样走了一年多.......这张图就是我们工作的原形 !</h1> <h1>林业工人在人力归楞,一边抬着木头一边喊着“号子”这是当时楞场的一道风景!好听极了!森林“号子”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民歌,有创造性,有韵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百听不厌!这也成为伐木工人生活中难忘的曲调!同时这“号子”也深深地印在我的灵魂深处!</h1> <h1>绞盘机在为大卡车装载圆木,当时像这种大卡车我们一天要装好几车呢!</h1> <h1>东风牌汽车拉着圆木去火车站运往全国。</h1><h1>我和大姐有时会搭车回林场。</h1> <h1>东北的雪景好美,好美,但也好冷、好冷......</h1><h1>零下三十几度,我们要站在室外工作,经常被冻得人发抖、嘴不能说话、手拿不住笔、脚站立雪地里冻的没知觉、有时碰到又下雪、又刮风的天、喔,我真的不敢往下写了.......</h1> <h1>这是松树,看树上结的一个一个象“菠萝”的,叫“松塔子”里面全藏着松子!香极了!当年在林埸老工人家沒少吃。记得在林场时有一家老工人姓刘,家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还是一个老人,他家有七口人,当时我也不知怎么和这家人认识,记得他家只要包饺子和做好吃的,刘婶会对两个女儿说:去叫你张姐来吃饭,有一次是我终生难忘的,我也被叫去她家吃饭,我一看是大米饭,好开心呀!谁知吃着、吃着、饭下面有鸡肉和鸡汤,要知道那个年代吃鸡是什么概念!我可能到林场二年半就吃了这么一次鸡。刘婶啊!你这次真的要我记你一辈子!你自己家有老人和孩子,家里只有刘师付一人上山工作,也不富有,还时常记的我,真的让我终生难忘!我们2014年回东北,我一心想去林场找他家,没找到,谁知全家搬到海林去了,而且就在我们住的海林招待所边上,真是老天爷保佑让我很快找到了他家,我们几个去他家拜访了二老,俩位老人都快八十了,身体还好,思路清晰,见到我们马上就想起来了,我和刘婶抱头痛哭……刘婶说:玲玲啊!玲玲你怎么、这么多年才回来啊!“四十年”啦“四十年”啦!刘师付也哭了,我们几个都哭了……那场面太感人了!不过这是开心的泪、幸福的泪,因为我们“四十年”后又团聚了!刘师付、刘婶你们对我的好我铭记在心!感恩我生命中有你们的出现,在我最困难时,给予父母般关爱!祝俩位老人健康、平安、长寿!</h1><h1><br></h1> <h1>这才是正宗的东北松子极香!</h1><h1>椐说“松子”不是每年都有收,分大年、小年,椐东北朋友说:现在要3一5年才有的收,因没有大树了,而且还要到很深、很深的山沟里去釆,真的很珍贵的。</h1> <h1>小松鼠也爱吃松子</h1> <h1>我们住的林业局招待所。</h1> <h1>我们几个去看望刘师付和刘婶</h1> <h1>刘师傅和刘婶紧紧的抓住我的手臂,恐怕我跑了!</h1> <h1>这是东北“林蛙🐸”肚子里的两块白白的油叫“哈士蟆”“哈士蟆具有独特的“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也是东北的一大宝贝!现在,在林区也很难抓到,稀缺!2014年10月我们去林场时,(不是我们林场)老工人们烧了好多地地道道的东北菜,其中有一只菜就是“林蛙”我不敢吃,大姐一定要叫我尝尝,並剥开让我吃,嘿!真好吃,里面的两块白白油,(就是“哈士蟆”)像雄大闸蟹膏一样好吃极啦!记得这年回东北真是太荣幸了,有大哥“照着”(大哥是大姐的爱人,上海知青)一天三顿都有领导陪,现任海林林业局局长请我们吃大餐,好像林业局的“救世主”回来了,走到哪里有专车接送,住宿全免单,记得到“镜泊湖”去玩,车开到一半,陪同朋友就打电话过去,中午要最好的大米做饭,要吃“镜泊湖”的鱼,其实这饭店是这位朋友的妹妹开的,我们去的季节是淡季不开门迎客,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开门做饭,做了一桌鱼宴,真是新鲜又美味!大哥在那边的人脉关系,都是林业局的头头和老同事,这种待遇我从未享受过,真心感谢第二故乡的朋友和大哥!我们借光了!</h1> <h1>看天天一大桌,一大桌,东北的人和菜还是那么的实在、好客、吃的我们的胃都要炸了!</h1> <h1>山里红,酸酸甜甜的,山里娃的水果</h1> <h1>1972年7月林埸的部分职工和知青!放大看看能不能找出当年的我们</h1> <h1>1972年7月林埸部分职工和部分男知青。</h1> <h1>1972年7月我站在林场小溪边小桥上拍的照片!</h1><h1>十八岁的我看上去是不是很幼稚啊?要知道我独自一人来到离家乡2500公里的山沟沟工作!</h1> <h1>林埸三姐妹:到林埸后我们三人分在一个宿舍,睡在一个炕上二年半,姐妹们对我的包容和忍让,至今难以忘怀,记得当年八月十五,我和大姐到小溪边的山上,他吹着口琴,我唱着“十五的月亮”唱着唱着我们都哭了……想家了……还记得那年“过年”我们不能回家,林埸书记放弃回家团聚和我们知青一起过年,</h1><h1>食堂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菜,有个男知青会烧菜,烧了好多美味可口饭菜,还有个女知青是医务室工作,大家把医务室的二张长办公桌并在一起,把菜,大米饭,酒,水果罐头等等放了一长桌,大家都刚入坐,还没吃一口,</h1><h1>大姐就站起来转身跑出去哭了,紧接着我也跑了,接着不管男生女生一个个都跑了,跑到宿舍趴在炕上都哭了,林埸书记没办法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来敲门,谁也没开门,第二天书记给我们一个个安排在老工人家过年,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真是个好书记!象这种情况太多了……另外:我只要收到家里信和邮包必定会哭一场,所以老工人们:见我就会说“小玲玲”又哭了……</h1><h1>这张照片是我们三姐妹“七四年”回杭州探亲时在“哈尔滨”松花江畔留影!四十四年前的我们!</h1> <h1>三姐妹“73年”回杭探亲留影!</h1> <h1>2018年11月5号于上海,在我家留下宝贵记忆!记往昔,正是青春芳华,如今的你我正演绎着岁月如歌,芳华虽不在,姐妹情永不变……</h1> <h1>三姐妹:上海浦东滨江大道</h1> <h1>1975年我和大姐回杭州探亲时留影!</h1> <h1>2018年11月6号:我俩在上海浦东滨江大道</h1> <h1>这个姐妹叫“胡微远”1974年10月我俩在海林“招待所”认识的,也是杭州知青,当时我被林场学校派到海林学习音乐,她在海林工作,所以我们相识,成了很好的姐妹,后因牡丹江林业机械厂要招工,把我们海林知青和大海林知青大部分都招去了,我俩也在其中,到牡丹江工厂后,我分在七车间,她分在五车间,俩人都被分到“磨床”工作虽然我们不在一个车间,但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30人一间上下铺)饭菜票放在一起,真是同吃同住,记得有一天我下班晩点,胡微远己把饭菜打回到宿舍並吃完,等我回宿舍吃完馒头和菜,有个小姐妹悄悄的告诉我说:和你一起吃饭的胡微远她自己吃粗粮给你吃细粮,你好幸福噢!天哪!一个人要有多大的爱❤️心才能做到!在那个年代我们每人每月只有九斤细粮,别的都是粗粮,她每天把细粮给我吃,我还傻傻的不知道.......虽然这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但它一直藏在我心里,我无以回报,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好人一生平安!</h1> <h1>1989年我们留的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工作调动等原因,我和胡微远失去联系,当我调到上海后,只要碰到我们知青就会打听她的消息!最后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们联系上了,至今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好姐妹!</h1><h1><br></h1> <h1>现在的我俩:虽然岁月带走了我们的容颜,却带不走我们四十年细水长流的感情。</h1> <h1>我俩在上海浦东“滨江大道”</h1> <h1>1975年冬天:看我穿军装,戴军帽的样子是否可笑,那个年代很流行穿军装的,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军装......</h1><h1>这张照片还是胡微远姐妹珍藏至今,我还没有,也忘了拍过这样的照片,真是贴心贴肺的好姐妹!</h1> <h1>1975年的我俩在牡丹江留影!我和她曾经也是很好的小姐妹,但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失联好多年。</h1> <h1>2018年11月我们在上海相聚</h1><h1>(滨江大道)</h1> <h1>1975年的下半年:经小姐妹介绍我们相识,76年的春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我俩也各自回家过年!等假期结束该回黑龙江了,我俩会偶遇在“天津”火车站,而且都是一个人,冥冥中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在一起的缘故吧!回到牡丹江工厂,再怎么解释也没用,同事们都说我们约好一起回厂的,关于这件事至今我们俩也无法解释!</h1> <h1>经过几十年的酸,甜,苦,辣,相处相伴,才真正明白,那个伴,不是小伙伴,也不是结个伴,而是互相珍惜,懂得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忍让,不离不弃的陪伴!你我从小伙伴变成老伴,让我们一直伴下去,慢慢变老......</h1> <h1>她是我和张涛的红娘,谢谢你为我们牵线搭桥!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感谢你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h1><h1>我的红娘当时在林场医务室工作,我会经常到她医务室仓库去,她会给我吃一瓶一瓶葡萄糖水,因那个年代实在没有吃的,解解馋!</h1> <h1>2014年10月我们林场一行六人,相约回第二故乡黑龙江,这是插兄插妹在火车上用餐。</h1> <h1>这是我们胜利林场的全景,我们带着期盼和兴奋来到了林场,看到林场破旧不堪样子,心里真的酸酸的,因现在不能伐木了,所以老工人和孩子们都到市区和外地去打工了,所以林场到处野草丛生……</h1> <h1>这是我们三姐妹曾经住过的宿舍,第一个窗户就是我们的房间,在这个房间有太多的联想,我们一起哭过,笑过,闹过,有太多太多的回忆,这么多年我们三人没有失去过联系,像自己的亲姐妹无话不谈!</h1> <h1>我们在林场的小溪边合影!以前是我们洗衣服的地方,小溪的水要是到了夏天也是刺骨冷,如去洗衣服也会冻手指头,真正的山水,喝着有点甜甜的味道,到了冬天小溪上可以走路,打个洞还可以钓鱼呢!</h1> <h1>我们上山了,现在山上也没有大树,我在站“白桦树”下,想起当年上山“检尺”情形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也不知是苦还是甜</h1> <h1><br></h1><h1>高高的“白桦树”里有我们的青春和泪水!大姐在思索着当年我俩的故事!</h1> <h1>杭州“白塔岭”闸口火车站,当年不知送走多少知青,我们也在此站、上的车,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现改为公园,还有当年的绿皮火车呢!</h1> <h1>2016年2月我们一行知青故地重游,追忆青春!</h1><h1>这绿皮火车承载着我们青春岁月,装滿了我们无数的回忆!我们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一曲青春之歌!</h1> <h1>2018年11月5号</h1><h1>应我邀请姐妹们从杭州东站前往上海二日游!我们要碰头了看他们笑的好开心❤️</h1><h1><br></h1> <h1>到上海啦!我去地铁站接姐妹们!</h1> <h1>还未到我家呢?姐妹们就在我们楼下小花园合影!</h1> <h1>到家了,有个杭州男知青(在上海安家的)夫妻己先到我家,</h1><h1>老朋友在一起太开心啦!忆过去,叙现在,虽然我们不能时时相聚,但却一见如故,这就是“知青情”</h1><h1><br></h1> <h1>我们的组合是“五朵金花”</h1> <h1>开饭啦!欢迎姐妹们的到来!干杯!</h1> <h1>第二天游“东方明珠”</h1> <h1>姐妹们:“东方明珠”合个影</h1> <h1>虽然拍摄的不大清,留个纪念吧!</h1> <h1>上海三大高楼: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h1> <h1>上海浦东陆家嘴,天桥环岛周围,随处可见各式花景和观花坛!吸引众多游客留步拍摄,街头车辆仿佛行驶在花海中,太美了!</h1> <h1>姐妹们在天桥上留下美好回忆!</h1> <h1>上海陆家嘴地区高楼林立</h1> <h1>2018年11月5一10日上海召开世界进口博览会。当我们6号漫步在陆家嘴时,瞬间执行交通管制,东方明珠边贵宾通道驶出一行车队,原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来浦东啦!</h1><h1>(第二天看新闻才知道习主席来了)</h1> <h1>看到我们了吗?我们在环岛天桥下</h1> <h1>又走到了“滨江大道”</h1> <h1>像不像女版老大</h1> <h1>大姐有优雅气质</h1> <h1>姐妹们在花海之中,个个好像十七、八,留住青春的尾巴,留下你我的回忆!</h1> <h1>大姐这张照的太美了!我喜欢💓❤️💕😘</h1> <h1>又来了个老大</h1> <h1>各种随意拍</h1> <h1>偷拍开始啦!</h1> <h1>尽管我们脸上都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我们也很自恋噢!下面几张都是自拍。</h1> <h1>来个集体照!相逢是短暂的,友情是永恒的,让我们记住相逢的时光,期盼来日再聚,</h1> <h1>不愿说再见,又要说再见,让我们相约美好的明天,拜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