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 王志远/文 张承训/图 </font></b><br></h3><h3> </h3><h3> 雨天下属为领导撑伞的新闻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今天,一张县委书记为基层村党支部书记雨中“撑伞”的照片却给人耳目一新,顿成网上热搜。</h3><h3> 据驻马店日报报道,日前河南驻马店市在所辖新蔡县砖店镇周寺村进行“爱心家园”观摩活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喜为与会人员介绍该村的有关经验和做法时,天突降小雨。新蔡县委书记王兆军没有多想疾步向前亲自为刘玉喜撑起雨伞。现场这一温馨动人的一幕被眼尖的记者拍下,遂成了当天会议新闻之一。</h3><h3> 一个没有刻意安排,看似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举动,何以成为新闻?除了王兆军是县委书记身份外,人们更关乎的是他下意识的、发自内心的、把基层干部当兄弟的、没有一点作秀成份的那份温暖,那份温情。</h3><h3> </h3><h3></h3> <h3>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一则新闻。今年年初,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博客中发表《冰封的连州》引起网友热议,该文中有一张照片是廖新波在访问一个全村最贫困的家庭时拍下的。这家人的饮用水一直没有解决,他们饮用的是泥水,廖新波问:“你们就是喝这些水吗?”这时雨大了起来,旁边的人为廖新波撑起了伞。照片一出,有网友批评道:“出门随行打伞开道,领导不是没有手举伞,而是习惯被人伺候!”</h3><h3> 提起领导干部外出视察工作,很多人恐怕都能联想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大小官员前呼后拥,上车有人请,下车有人扶,陪同的各色工作人员,有替领导拎包的,有替领导拿手机的,还有替领导打伞的。</h3><h3> 显然,网民对于“打伞”背后所反映出的下属奴性与官员特权不满,才引发了此次“打伞事件”的争议,才放大了此次事件的负面意义。网民质疑,温家宝当总理时都是自己打伞,凭什么一个卫生厅副厅长还要下属为其打伞?连伞都要下属打,官气十足,他没有特权意识才怪呢!</h3><h3> </h3><h3></h3> <h3> 这次新蔡县委书记为一个基层支部书记撑伞挡雨之所以成为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民众对干部作风转变的殷切期望和点赞,也从这一细微的小节上看到一个领导干部对下属的关心关怀和关爱。</h3><h3> 衡量领导者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责任心。除了对工作整体负责的心态之外,还有对下属的负责。 </h3><h3> 原惠普CEO 卡莉·菲奥莉娜说,对下属而言,上司就是一把伞,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遮风挡雨。领导者之所以比下属薪酬高,并不是因为他们更出色,而是因为他们 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其中一项责任就是 当员工面对没有必要面对的麻烦时,领导者要挺身而出。</h3><h3> 相信大多数的领导都知道保护自己的下属,在下属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撑腰,但是,能不能撑得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这就像是在雨中为他人撑伞一样, 雨很小的时候,撑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人也未必需要你来撑;雨很大的时候,他人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未必能撑得起来 。</h3><h3> 所以,为下属撑腰不能不撑,但什么情况下撑,如何撑,以及有没有实力去撑,这是每个领导人都要面临和需要考虑的问题。</h3> <h3> 新蔡县委书记王兆军这个不经意的举动,也让我们明白了他坐阵新蔡几年来提出“实干干实"的初衷和远见。</h3><h3> 基层稳,天下安。农村基层党支部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堡垒。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是群众的风向标、主心骨。故此,新蔡县以党建促脱贫,以“高含金量”的措施为基层干部“撑伞”。在农村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三公三促树形象”“争星晋级”活动,树立起“十面红旗”,把评为“十面红旗”村的党支部书记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驻村第一书记提供足额经费保障,评选出“十大扶贫先锋”,对他们优先或破格提拔重用。正是筑牢了农村基层党支部这个坚强堡垒、正是建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这个队伍,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才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蔡县才打出了脱贫攻坚的漂亮仗,一举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让全省人民刮目相看。</h3><h3> 党委和政府切实为基层干部“撑伞”,基层干部才能切实为群众“撑伞”,才能切实撑起群众脱贫致富的天、乡村振兴的天!</h3><h3> 心藏大爱,视自己为人民服务员,才能在关健的时刻挺身而出; 胸中有情,把干部群众当亲人,方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雨。从这个意义讲,王兆军书记撑起的不仅是一把伞,更是一方公仆情,一片爱民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