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盼呀盼,2月26日晚,丢失58年的女儿”兰子”终于在央视《等着我》中相认,场面非常感动。</h3> <h3>与爹妈失散,花甲老人苦寻根</h3><h3>其双亲健在,五十八年找到家</h3><h3><br></h3> <h3>通往老家的路……</h3> <h3>圆梦基金捐助五万元</h3> <h3>父女相认,全场动容</h3> <h3>郁老师,泣不成声</h3> <h3>再亲老父亲</h3> <h3>看看老母亲</h3> <h3>可怜啊</h3> <h3>艰难的老两口,苦难一辈子</h3> <h3>再做一双鞋给女儿</h3> <h3>针拿不住了,线穿不上了</h3> <h3>搀扶一生,相守一生。好人一生平安,有生之年能相见,太感人了</h3> <h3>出生的小院,民勤.东镇,苍厚</h3> <h3>唯一的女儿</h3> <h3>耄耋老人品高</h3><h3>苍天厚土有情</h3> <h3>观众大哭</h3> <h3>相信,在内在外的民勤人均看到了节目</h3> <h3>难受极了</h3> <h3>以下是去年的文字,回味</h3> <h3>初冬的民勤,寒风丝丝,天气还是有点冷。但在民勤老家阳光明媚,人们喜大普奔,走失58年的唐根兰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氛围中回到了她的出生地一一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老家,人们兴奋不已,奔走相告,很是热闹。作为在外的游子,也按捺不住此时的心情,也想把这段温情的故事记录下来,拿起手机,编辑开来……</h3> <h3>可以说,近一段时间,唐三爷成了网红,寻女、认女、登央视的话题和信息持续发酵,让天南海北的民勤人激动不已,此事成了众亲的心灵期盼,对艰难的寻亲之路心怀好奇。</h3> <h3>通过乡亲的手机陆续采访,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58年的等待,相当年风华正茂的两位年轻人,现如今已经成了耄耋老人。这半个世纪的时光,度日如年……</h3> <h3>一根拐杖成了陪伴。瞧,进京《等着我》录制完返老家后,古老而衰败的漠海小村庄沸腾了,过年都没这么热闹。宝贝回家寻人团来了,志愿者们来了,媒体记者来了……不得了的了不得。</h3> <h3>热闹的沙湾</h3> <h3>哎,可怜的唐三奶背不住折磨,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但,她心里肯定是明白的,苍天有慰藉,算是盼来了。真希望这样的温暖能刺激一下唐三奶的神经,来个奇迹发生。</h3> <h3>唐三爷出发进京,兰州中转。到了车站,三爷的心情可想而知。兰州车站,记忆了近60年,一个甲子。</h3> <h3>看看唐三爷,唐三奶,自从姑娘丢失后生活状况逆转,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还好,是精准扶贫户,房屋翻新。可以断定,当年唐三爷在挨饿的年代不发生意外的话可想而知,说不定在外闹大了。懂经营,会手艺,能吃苦,到处是用武之地。</h3> <h3>唐三爷进京参加了央视大型寻亲栏目《等着我》,现场十分感人,预计本月与观众见面,每周二晚十点半档,注意收看。下附贵阳寻人团网名为依依的热心志愿者,在网上发布了寻亲案例,现将全文转发呈现,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感人事例,以飨读者。</h3> <h3> 根兰寻根</h3><h3> 编 辑:依依 </h3><h3> 2018年11月的一天,宝贝回家网站管理员接到一个电话,从电话里,网站管员听到了一个悲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唐根兰,五岁那年随父亲唐主年,母亲李秀英(玲)住在甘肃省一个有藏民的地方。父亲给当地人做皮靴,母亲给当地人做布鞋,一家人就靠着这两门手艺生活。</h3><h3></h3> <h3>几年后,村里遇到灾荒,饿死了好多人,为了谋条活路,父亲带着母亲和唐根兰外出逃荒求生存。记得那时候母亲好像挺着大肚子,走路也走不快,还容易累,结果到了兰州火车站后母亲睡着了,父亲便去买票。唐根兰因为肚子饿,喊了母亲几声也没见回应,便在火车站里四处找父亲,没想到,不但没找到父亲,还把自己弄丢了,怎么也找不回父母呆的地方。</h3><h3> 后来,唐根兰被好心人送到了兰州孤儿院,在那里住了有一两年,就被一对夫妻收养并带到了延安。当时孤儿院阿姨说唐根兰的口音有点象安徽人,又有点象江苏人。此后,唐根兰便随着养父母定居在了延安。直到2018年,唐根兰在电视上得知了宝贝回家寻子网站,便拨打了网站电话,希望能有人帮她找到亲生父母。</h3><h3> 网站管理员听到这里,内心感慨万千,作为年轻人,她没有经历过那个苦难的年代,可是作为宝贝回家志愿者,她又见过听过了太多无奈与父母分离的故事。那个年代的孩子,因为离开父母时太小,记忆有限,要想找到失散几十年的亲人,谈何容易?所幸,在接下来的交流中,网站管理员想尽办法还是挖掘到了一些记忆。</h3><h3> 在唐根兰的印象中,常听大人说到田里去,只是不知是“田地”还是带“田”的村镇;身边人说“小”是发“嘎”的音;唐根兰记得家里住的是草房,在家的周围没有山,但有一条小河,一到下雨的时候,房子周围会积很多水。唐根兰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听他的一个同事说,1984年,他曾在陕西的一张报纸上看到过一则寻人启事,启事上寻找的正是唐根兰。得知此事后,唐根兰在1986年时分别在《陕西工人报》和《南京日报》上都刊登了寻亲启事,但都没有回音。</h3><h3></h3> <h3>信息收集完成后,根据唐根兰提供的甘肃省和父母的姓名,网站管理员求助陕西啊头警官,经过反复排查与寻访,啊头警官在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某村找到了一个叫唐主年的人,这个人出生于1933年,其妻正是叫李秀英,出生于1935年生,不管是从地址还是从姓名、年龄来看,这两个人都高度疑似唐根兰的亲生父母。同时,啊头警官还想办法查到了同村一个村民唐魁的电话。 收到啊头警官的反馈后,网站管理元立刻拨打了唐魁的电话,通过唐魁,联系到了唐主年,确认了当年唐家确实丢失过一个女儿。女儿小名叫根兰子,当时年龄小没有起大名,女儿大概属羊,1955年出生,丢失时十岁左右,在逃荒途中,丢失于兰州火车站。原本家里也还算是能吃饱饭,甚至还有当时最紧俏的条绒布(当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布料)。女儿丢失后,唐主年卖掉了布,两次上兰州寻找,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也一无所获。</h3><h3> 有一年,一个新疆亲戚告诉唐主年,有个走失的孩子像他家根兰子,还带到了唐主年家,结果唐家一看不是自己的女儿,但出于对孩子的同情,想想自己的女儿漂泊在外不知所踪,感同身受的唐家人收养了这个女孩。多年后,这个女孩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从此离开唐家,再也没有回来过。伤心的唐家人面对一去不回头的养女百般无奈,之后,又连续收养过三个儿女,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留在身边。</h3><h3> </h3> <h3>如今,唐主年和李秀英都老了,相互支撑着,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靠领取低保金生活,让人扼腕的是,因为思女过度,李秀英已经精神失常。 在了解到所有信息后,网站管理员知道,这一定就是唐根兰要寻找的亲生父母了,但为了慎重起见,也为了不让两位老人的希望再度落空,她联系了甘肃群志愿者瀚海明珠帮助唐主年夫妇采血。瀚海明珠几经往返,最终顺利帮助唐主年夫妇采集血样寄往网站,而唐根兰也在网站管理员的指导下自行采血寄往网站总部进行DNA比对。</h3><h3> 很快,在宁夏警方与江西警方的帮助下,DNA比对有了结果,唐主年、李秀英,正是唐根兰要寻找的亲生父母!</h3><h3> </h3> <h3>可悲的年代,可叹的人生。还好,你们都还活着,还好,你们都还能团圆!(依依)</h3><h3> 感谢依依,感恩呈现……</h3> <h3>唐根兰之子接受媒体采访,也很优秀,成了一名国家干部。等着我,我等着,你在那头,我在这头……言不多讲,附几段小视频</h3> <h3>视频一</h3> <h3>视频二</h3> <h3>视频三</h3> <h3>视频四</h3> <h3>58年了,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阅历;58年了,走过了煎熬的寻亲之路。相信,唐三爷再不忆苦,唐三奶幸福会来。到了老家,唐根兰成了媒体焦点,其后代成了采访对象,也祝愿迟到而幸福的一家生活如意,身体健康!(王永江综合报道,照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也感谢依依提供素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