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戊戌岁末,桃李盈门同贺母校华诞,</p><p class="ql-block"> 相约甲子,芝兰满室共谱南工华章。</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8日是母校——南昌工程学院60周年华诞日,我们水保84级的同学们及广大校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汇集到了南昌,共同庆祝南昌工程学院建校六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同学们在学校大门口集体合影。</p> <h3> 校庆60周年徽标,将“校庆60周年”与学校“水利特色”巧妙融合,标志整体灵动清雅,寓意明确。徽标以红色为基调,象征着热情、活力与奋进,渲染甲子校庆的喜庆气氛;主体部分以数字“60”呈现出的水滴造型为原型,辅以校徽、建校时间、校庆年份等基本元素,体现了学校“围绕水科学,打造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凸显出学校水滴石穿、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h3> <p class="ql-block">一甲子弦歌不辍,六十载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8日上午,南昌工程学院在学校瑶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发展大会暨首届水利人才与教育论坛。庆典大会由校长金志农主持,省内外兄弟高校、有关单位的领导、嘉宾、学校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校友、离退休老同志、师生代表1100余人参加了大会。</p> <h3> 在庆典大会上,先后有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菊生、韩国光州大学校长金革钟先生、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校党委书记徐兰宾在会上发表讲话或致辞。</h3> <h3> 下午举行水科学前沿院士论坛和水利特色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合作交流论坛;</h3> <h3> 校庆期间,学校还举办校友会一届二次理事会(扩大)暨校友工作会、“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学术文化交流活动。</h3> <p class="ql-block">晚上,举行庆祝建校60周年文艺演出晚会。</p> <h3> 万达魁老师以86岁高龄还登台表演了诗朗诵节目,衷心祝愿老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h3> <h3> 班长罗维鸿同学参加校庆60周年庆典大会(此照片是在大会开幕前拍的,故会场有些空位,特此说明)。</h3>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参加校庆60周年庆典大会</p> <p class="ql-block">纪念、赵三保、龚建华同学在庆典大会上</p> <p class="ql-block"> 华朝根同学在庆典大会上</p> <h3> 宋秀彪、曹广燕、刘良惠、黄火辉同学在庆典大会上(此照片是在庆典大会开幕前拍的,故会场有些空位,特此说明)。</h3> <p class="ql-block">党相志夫妇、刘能朝夫妇在庆典大会上</p> <h3> 在校庆的日子里,校园里人影攒动,喜气盈门,充满了激动与喜悦、欢声和笑语。</h3>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在欢迎校友回家宣传画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看南工甲子春秋。</p><p class="ql-block"> 1958年11月,南昌工程学院前身“江西水利电力学院”在南昌市一个叫彭家桥的地方正式挂牌创立。此后,在附近一块块水田、一排排农舍间飘荡的不只是缕缕的炊烟,还有朗朗的读书声和风儿送来的墨香,那是水利电力学院诞生的宣言书。探索、寻觅、追求从这里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迎来教育发展的春天。1978年7月,在江西水利水电学校设立大专部,学校正式恢复办学。1980年在大专部基础上设立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1983年12月更名为江西水利专科学校。1987年学校划归水利电力部直接管理,同年10月更名为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992年10月又更名为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学校由水利部直接管理,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4年成功获批本科院校。2011年,学校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p> <h3> 这是南昌工程学院彭桥分院的操场,后面是教学楼。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美好难忘的校园生活。</h3> <h3> 如今的彭桥校区经过整修,已经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这是我们生活过的宿舍楼,宿舍外墙进行了彻底翻新,内部设施也更新了不少,洗衣房内新配备的滚筒洗衣机为学生们解决洗衣服的苦恼。</h3>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操场,旁边是学生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就餐的食堂,如今已焕然一新。</p> <h3> 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是环境优美的校园,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h3> <p class="ql-block"> 雄伟漂亮的教学大楼</p> <h3> 风光秀丽的瑶湖校区</h3> <h3> 在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我们水保84级的全体同学向母校捐赠的槭树园石刻雕塑,为母校献上一份生日礼物。</h3>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槭树园石雕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槭树园石雕前合影留念</p> <h3> 这次聚会虽然只来了24位同学,没有来的也有许多同学因各自的原因而无法来参加聚会。但他们仍然心系母校,心系同学们,在同学群里纷纷表示“热烈祝贺母校60校庆暨84水保同学聚会园满成功!”譬如刘德禄、叶云晋、贺汴新、张振刚、温纲瓷等同学均在同学群里发来了“祝福母校60华诞!祝愿我们的母校桃李芬芳,永铸辉煌!祝老师同学们身心健康,欢聚在校园开心快乐!”的美好祝福。在此,谢谢他们的美好祝福!期待着下次再相聚。</h3> <p class="ql-block">我与纪念同学在石雕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黎忠霞同学在石雕前留影</p> <h3> 黎忠霞、罗哓华、曹广燕、刘良慧同学在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h3> 陈敏、任永清、江文龙、曹广燕同学在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纪念同学在瑶湖校区大门口留影</p> <h3> 华朝根、任永清同学在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h3> @老华与@老赵,两个新老升旗手在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h3> 从水保84级同学群创建的那时起,咱俩就一直坚持在群里按时升起群旗,努力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升旗手。迎着朝阳,群旗飘扬,象征着每天新生活的开始,我们同学群永远朝气蓬勃,谱写出每日生活新篇章。</h3> <h3> 宋秀彪、罗晓华同学在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宋秀彪是我们同学群的群主,罗晓华是同学们公认的热情负责、办事认真、十分称职的秘书长。他俩为我们同学聚会和这次校庆活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安排的十分周全,大家对他俩的辛勤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感谢!</h3> <p class="ql-block">班长罗维鸿抱着小翔翔在学校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王秋生同学在学校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刘良慧同学在学校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夫妇带着小孙子在瑶湖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夫妇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p> <h3> 赵春华、宋秀彪、龚建华、付高伦同学在瑶湖校区合影留念</h3> <h3> 罗晓华、曹广燕、刘良慧同学在瑶湖校区内留影</h3> <h3> 陈敏同学在瑶湖校区内留影</h3> <h3> 陈亚平、江文龙、任永清同学在瑶湖校区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罗晓华与曹广燕同学在瑶湖校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宋秀彪、罗晓华同学在瑶湖校区合影留念</p> <h3> 刘良慧同学在瑶湖校区留影</h3> <h3> 黎忠霞同学在瑶湖校区留影</h3> <h3> 赵春华、宋秀彪、罗晓华、赵三保、黄耀平同学在南昌工程学院彭桥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赵三保在南昌工程学院彭桥校区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赵三保在瑶湖校区留影</p> <h3> 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返回母校参加校庆和聚会,畅叙情谊,追忆往昔,寄望未来。在彭桥校区附近的北京宾馆举行了毕业三十一周年聚会活动。</h3> <h3> 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鬓发斑斑,皱纹满面。今天大家在此相聚,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别后的思念,畅谈生活的苦与甜。回顾那些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的青春岁月,是那么美好、那么亲切。虽然青春的岁月已流逝,但这种记忆和同学纯真的情谊值得我们一生去留恋。</h3> <h3>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情义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那就是同学情。同学情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朴素的、平凡的感情,也是一种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感情。</h3> <h3> 纵然光阴会渐渐流逝,纵然我们会渐渐老去,但我们心中那颗同学心,如日辉映,与月同行。</h3> <h3> 同学情,这是除亲情、友情、爱情外,人生又一种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感情。</h3> <h3>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不知不觉中我们离开校园已有31年多了。几十个春秋,转瞬间已飘忽远去,留给我们的是已不年轻的身影和那开始有些蹒跚的足迹。通过这次聚会,彼此会更加了解,联系会更加密切,情谊会更加:深厚。让我们记住美好聚会的今天,不忘让我们有缘相识的校园,珍惜当下,开心快乐地过好我们的明天。</h3> <p class="ql-block"> 美酒飘香,情深意长。</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高举酒杯为友谊尽情干杯!</p> <p class="ql-block">同学间的友谊,没有市井的杂质,没有利益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那段黄金岁月,在这相聚的日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同学情谊。</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欢聚一堂,重叙旧日友情。</p> <h3> 部分同学在滕王阁景区游览</h3>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滕王阁风景区合影留念</p> <h3> 滕王阁——临江雄峙的江南名楼,既是中华文化的地标,又是建筑艺术的殿堂。</h3> <h3> 江南名楼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乃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南昌)都督时所创建。因李元婴贞观年间被封为“滕王”,故名滕王阁。</h3> <h3> 叶小雄同学在景区游玩</h3> <h3> 骆伯达同学在景区游玩</h3> <p class="ql-block"> 赵三保在滕王阁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八一广场起义纪念碑留影</p> <p class="ql-block"> 赵三保在南昌工程学院彭桥校区大门口留影</p> <h3> 黎忠霞、罗晓华、刘良慧、曹广燕同学在南昌工程学院彭桥校区大门口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这次同学聚会园满结束了,我自所以要制作这个美篇,其目的就是用文字、照片记录下我们相聚时的幸福场景,闲暇时欣赏一下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享受一下暖暖浓浓的同学情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