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苏州:路过繁华•遇见自己

海田逸舍

<h3>  2018年11月初,根据上级安排,距上次到苏州参观见学后,我再次来到美丽的姑苏,参加党务干部培训。</h3><h3> 一路高铁,8个多小时。尽管300多公里的时速,依然感觉时间很长。我想,永不知足的欲望才是人们不断创造、不断革新的动力吧!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出行必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h3><h3> 伴着晚秋绵软的微风,踏上姑苏细侬的土地,期望着,会有不一样的感受……</h3> <h3>   这就是此次培训入住的酒店——长江智选假日酒店。</h3><h3> 不方便的一点是距离上课的地方有点远,每天需要乘车往返。</h3> <h3>  苏州干部学院——此次培训的主要场地。这所学院是全国重要的干部培训基地,和我们同时参加培训的还有山东、安徽等省的队伍。</h3> <h3>  开班仪式。</h3> <h3>  第一堂课,授课老师是苏州市原人大副主任孟焕民。2个多小时的课程,孟老师就苏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思维清晰、数据准确、口若悬河,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h3> <h3>  下午的课,是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这本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授课的李博士语速好快,然而中间没有停顿的讲了近三小时。我为她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也为她专业的讲解所吸引,本来枯燥的理论在她的讲解下变得不那么空洞了。</h3> <h3>  吃过晚饭,我和同行的学员去了古运河参观。天公不作美,在去的路上就下起了雨,雨一度很大,不过也更好的带来了“烟雨江南”的感觉,所以祸福皆是看自己啊!</h3><h3> 游船的讲解员是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这在旅游讲解的行业里可能是个另类吧,也许是为了节约开支得需要?不过他的讲解还是有点吸引人的,有些时尚的句子,还有坊间的传说、流传的趣闻,加一些幽默的语言,把个近一小时的游船时间撑的满满的。</h3><h3> 期间也有苏州评弹的表演。年轻的表演者口着吴侬软语,让些个外地游客不断鼓掌👏可我觉得,这表演有些流于形式了,水平不高的原因可能也是费用问题吧!</h3> <h3>  培训第二天上午,苏州博物馆。由于前次来过已经有过记录,这里不在重复,几张参观的图片展示一下。</h3> <h3>  值得一说的是,苏州博物馆党支部的会议室。他们充分利用馆内仿制的、不用的桌椅布置了这个党员活动阵地。听起来好像很节约,但其实这个房间价值上百万,因为所有桌椅都是红木!一般单位哪有这个实力?</h3> <h3>  下一站参观的是苏州公共文化中心,以图为证。</h3> <h3>  胶片做出的幕墙。这里介绍的是著名电影人费穆的作品展。</h3><h3> 光影世界发展真快,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付出为我们带来了越来越美好的体验,其实哪个行业他不是如此呢?只有不断的创造革新,社会才能发展啊!</h3> <h3>  昆曲传习所</h3> <h3>  我和同学合个影👀</h3> <h3>  昆曲乐器</h3> <h3>  下午要到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见学,于是午餐要到沙家浜。作为一个镇,他们做的真的太好了。</h3> <h3>  清淡风味的饮食</h3> <h3>  当年曾率部在沙家浜驻扎的新四军团长、开国上将叶飞的题词。</h3> <h3>  曾经新四军经此东进的桥。如今是芳草萋萋、绿草盈盈,那芦苇更加茂盛,那水道更加宽广,那信念更加坚定,那目标更加接近了!</h3> <h3>  上图为学员们在主题雕塑前重温入党誓词,为烈士敬献花圈的场景。</h3> <h3>  以上为沙家浜纪念馆的内部场景。</h3> <h3>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对文化产业来说感触最深的应该是下午的见学了。</h3><h3>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具有莫大支撑的,同样红色文化的教育发展对旅游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说因为那段革命历史让《沙家浜》横空出世,同样可以说京剧《沙家浜》让那段革命历史传唱万家。而剧中《智斗》唱段因为《人民的名义》热播进一步广泛传播,更是借助网络的力量让这个地方火了起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我看无人能估计,因为真的是无可限量!</h3> <h3>  酒店旁边就是美罗购物广场,吃过晚饭随意走走,感受大城市的繁华的同时不禁想到了:苏州不过是和铜仁一个级别的地级市而已啊!</h3> <h3>  第三天,朋友圈都在告诉我:今天立冬。真的佩服老祖宗,节令太准了!这天气温突降,告诉我们:冬天要来了,注意添加衣物,避免感冒。</h3><h3> 课还是要上的。总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前上课就打瞌睡的我现在就不打瞌睡了呢?明明晚上睡的时间很少呀?是自己年龄大了,还是课程吸引我呢?</h3> <h3>  苏州科技大学宣传部长李萍为我们授课</h3> <h3>  吃过饭到苏州广电总台参观</h3> <h3>  我也充当一下新闻主播😎</h3> <h3>  苏州广电总台的参观让我们大受震动,我们经济落后,但却不仅仅是经济,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更多的我们甚至有些羞于启齿的。</h3> <h3>  下课后,冒雨去了苏州中心,近距离看到了东方之门——“苏州大秋裤”🤓</h3> <h3>  去给老婆买礼物🎁</h3> <h3>  第四天,我们到张家港参观。对于这个地方,印象中,是有个全国人民学习的“张家港精神”,但具体是什么内容,却不清楚,且待一步步看吧。</h3> <h3>  一个县级市,能成为全国百强县的第三,是有着其不同寻常的地方的。首先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的经济建设成就展馆,虽是楼层却没有楼层的梯次感觉,内容丰富却不冗长累赘,各方面都让我们感到差距很大。</h3> <h3>  张家港市下辖的锦绣社区。为我们介绍的是负责该社区党务工作的区域党务工作小组的同志,他们组2个人,负责了13个社区和数十个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其难度不言而喻。可是他们却能把这项在我们看来务虚多于务实的工作做的风生水起,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在人民群众、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这样的经验难能可贵啊!</h3> <h3>  下午的课是分组讨论。老师组织大家分成四个组,每组讨论出问题,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和评论员,我荣幸的被大家选为我组的评论员。</h3><h3><br></h3> <h3>  分组讨论现场。</h3> <h3>  我们小组在讨论</h3> <h3>  我在发言。</h3> <h3>  晚上,我和同行的几位女同胞再次到了苏州中心。首先送上大家的合影,独自一人花丛中,这可是我多年没有的待遇啊😎</h3> <h3>  上面这张照片命名为《欣赏》,可好?</h3> <h3>  华灯初上的“东方之门”。</h3> <h3>  上图:金鸡湖夜景。</h3> <h3>  第五天上午,苏州市委原机关党委书记明亮给我们就苏州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明书记的课非常贴合实际,很快吸引了大家,我甚至忘了<b>拍照留念。</b></h3> <h3>  借用照片一张😎</h3> <h3>  苏州干部学院一角,风景随处可见。</h3> <h3> 沿着路标走走,体会大城市的感觉。说实话,苏州真是一个不错的城市,较之之前去过的北京、杭州,有其独特的魅力。</h3> <h3>  借用同学的照片。苏州特色,白墙黛瓦、垂柳拂水。</h3> <h3>  一路风景,玉山公园。</h3> <h3>  落日余晖,运河映日。</h3> <h3>  摆放整齐的共享自行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杭州市区乱停乱放、损坏严重的共享自行车,也许我只是看到了一个小地方,但就这个样子来看,苏州“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还是有道理的。</h3> <h3>  天街购物广场</h3> <h3>  皮克主题的雕塑——《赛车总动员》主角麦昆。</h3> <h3>  为了明天在路上的干粮,去了超市,结果……</h3> <h3>  以上的价格真是吓到了我,看来还是赶快回到家里去吧,这里不适合我。😊</h3> <h3>  迎着朝阳,出发!</h3> <h3>  再次来到苏州,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上次是从寒到暖,这次是由暖至寒;前次行程紧张、任务繁杂,此次行程宽松、任务单一。我感慨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快速,人民收入颇丰,也感慨他们生活消费高昂;羡慕着他们出行方式多样、交通便捷,也眷恋着小城短时可达的轻松、随意行走的徜徉;品尝过精致的姑苏美食,更想念豪放的火辣风味;欣赏着小家碧玉的江南风光,也怀念山峦叠嶂的高原美景。</h3><h3> 一路繁华,书写着改革开放的辉煌,给我内心带来不少的震撼。震撼之余,却更加想念我那温馨的小家,那里有着锅碗瓢盆的琐碎、家长里短的啰嗦,却也正是相濡以沫的幸福啊!</h3><h3> 不经风霜难成傲梅,看尽繁华始知本真。遇见自己,皆因内心斯人所致吧!</h3> <h3>  《路过》</h3><h3> 风</h3><h3> 从远方来</h3><h3> 带着思念</h3><h3> 路过晚秋</h3><h3> 抚摸运河畔的香樟</h3><h3> 染绿金鸡湖的垂柳</h3><h3><br></h3><h3> 雨</h3><h3> 忽如一夜而来</h3><h3> 打湿了秀发</h3><h3> 撩拨着乡愁</h3><h3><br></h3><h3> 只是路过</h3><h3> 就已记住</h3><h3> 一抹浅笑</h3><h3> 就已足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