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半城绿树半城楼”是著名诗人郭沫若赞美南宁的诗句,写出了南宁绿树城楼相互掩映的迷人景致,加上蔚蓝的天,可谓是一步就是一景。在这魅力壮乡、生态绿城,一场语文主题学习盛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h3> <h3> 2018年11月7日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竞赛决赛(南宁会场)在历史悠久的南国名城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华樾教育语文课程教研院主办,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承办,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和清川小学协办。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13位语文教研专家和来自全国的12位参赛选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观课教师,约1000余人。</h3><h3><br></h3> <h3> 我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的部分教师在县教科所所长崔华老师和小学语文教研员宋海华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6人参加了此次观摩学习活动。</h3> <h3> 大赛在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富有诗情画意的经典诵读中拉开序幕,一首首感人肺腑经典诗文,把我们带进了古人吟诗作赋的美妙画境,带进了传统文化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学文化的无穷魅力。</h3><h3> </h3> <h3> 激动人心的课堂教学竞赛开始了。</h3> <h3> 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王晓珊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阅读指导课,让孩子们通过朗读感受神话故事的两大特点——神奇和想象,体会动词在夸张而合理的想象中的表达效果。</h3> <h3>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一小学的刁显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一百条裙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引导学生从简介猜内容,从情节找目录,从目录寻情节三个板块——层层推进,引人入胜。<br></h3> <h3> 山东省夏津县的范琳琳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课,通过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等方式,把学生带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田园生活中。</h3> <h3> 山东省临沂市常文萍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渔歌子》,抓住景物特点,描述诗词意境之美,领悟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h3> <h3>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北关小学左素霞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整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居里夫人传》片段导读,丰厚了文本内涵,深化了美丽的主题,使“1+x”主题教学理念和模式得以完美体现!</h3> <h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罗梅老师在课例《女娲补天》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动词和关键句子感受神话的想象与神奇,拓展课文《夸父追日》《盘古开天辟地》《两山传说》,把握文章特点,落实“一课一得”。<br></h3> <h3>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初级小学张焕新老师参赛的是精读引领课《彩色的梦》,她带着孩子们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识字教学形式多样,扎实有效。根据偏旁归类拓展识字;结合图画识字并理解词意;创设情景理解词意……课堂上关注到每个孩子,扎扎实实地教朗读,认认真真地教识字,教写字,教表达。</h3> <h3> 江西省上饶市汪美琴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指导孩子们用不同的语气读课文《大象的耳朵》,举一反三拓展阅读《小斑马换衣服》,借助示意图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br></h3> <h3>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民院附小宋乐乐老师执教《蜘蛛开店》一课,她用甜美的声音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情,在授课过程中抓住课文关键句子,让学生多种形式阅读,在读中感悟、思考、对比,想象体会蜘蛛的心理变化,续编故事结局,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能说。</h3> <h3> 吉林省延吉市延河小学王宏玉老师执教《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王老师在执教课文与拓展阅读之间游刃有余,将两首诗歌放在一起对比学习,通过阅读感悟诗歌,运用反复手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抓住关键词“本来”“可是”,让学生想象战前战后变化,练习仿写句子等环节,将整堂推向了高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同学们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以及自己肩上的责任,此时无声胜有声,实在是精彩绝伦。</h3> <h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辽沈街第二小学李彬老师执教《清明节的由来》一课。在教学时,李老师采用阅读首尾段,填写学习卡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快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练习该方法时穿插了两篇阅读篇目,让学生巩固训练,学有所得。</h3> <h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第二小学校教师曲娜执教《荷叶圆圆》一课,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课堂的教学,再到拓展阅读,都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充分训练他们想象力和表达力,把识字教学融入课文学习,并认真落实指导书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h3> <h3> 精彩的竞赛课结束后,本次竞赛评委主任李家栋老师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及12位参赛选手的展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h3><h3> 李老师提出他:教学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三个路径,达到四个实现。一个中心,指的是以学生语文学习发展为中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两个基本点,指学生的生成点和生长点;三个路径,指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师生之间有深度、有价值、巧妙的对话;四个实现,即实现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丰富文化和提高审美的能力。</h3><h3> 李老师对语文教育高屋建瓴的解读和对12节课堂精准的点评,让观课老师们对语文教学和语文主题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让老师们深受启发,收获颇丰。</h3> <h3> 在观摩活动的尾声,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南宁文化底蕴之深厚,南宁市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的舞蹈《抓鱼乐》和合唱《广西尼的呀》引人入胜,孩子们迷人的笑容和优美的舞姿让我们久久回味。</h3> <h3> 大赛公布获奖名单。</h3> <h3> 参赛选手选手领奖。</h3> <h3> 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此次观摩活动,我们不仅聆听了多节名师精彩课例,更从这丰盛的语文主题学习盛宴中,加深了对主题学习的了解。走在语文主题学习道路上的我们,除关注教材文本,更应关注学生主体,关注课堂发展,关注学生生成,使语文主题学习踏实前进,在“实、趣、活”的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中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h3><h3> 采学绿城里,悠然增新知。在最美绿州,赴语文主题学习盛宴。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元江小语人能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绽放新的精彩。<br></h3><h3> 图文撰稿:朱羿澄 张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