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知不觉,本次交流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我们继续保持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h3> <h3>第一节课是由王翔云老师带来的《惊愕交响曲》课例展示,王老师用听、唱、挥、奏、视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聆听兴趣。在现场,王老师用小提琴,从导入开始就演奏乐曲的主题,在后面通过吟唱主题、反复吟唱感受变化、在重复与对比中分辨变奏的异同,环环相扣,让学生掌握乐曲的特点。同时,王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他让学生挥拍,代入“指挥家”的情景中;找到乐曲的拍点和旋律感。</h3> <h3>王老师在带着学生演奏歌曲,学生分别扮演指挥家、主旋律、小提琴演奏员。</h3> <h3>王老师邀请学生现场扮演“小海顿”介绍海顿的生平。</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午第二节是由纪立如老师带来的《红星歌》课堂展示。纪老师引入排箫辅助教学,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领悟音乐情感、掌握基本演奏的技巧,将乐器演奏融入二声部的学习,建立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经验,使他们在演奏表现中享受美的愉悦,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教师更以自身的真挚情感、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师生在合作中深刻地体验音乐的情感,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共同分享音乐的美妙。 </h3> <h3>第三节课是田中阳老师带来的创编课《真善美小世界》,也是上午的高潮。田中阳老师利用学生对偶像周杰伦的喜欢,代入到周杰伦角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地创编B段,用音乐技能大胆地表现自我。</h3> <h3>田老师在进行A段创编示范展示。</h3> <h3>田老师在学生创编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创编的rap</h3> <h3>田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创编展示</h3> <h3>第四节课是陈廷碧老师带来的《可爱的蓝精灵》,她<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巧妙构思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到需找能量的音乐活动中。学生在感受、聆听、体验、创造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歌曲,并通过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span></h3> <h3>最后一节课是张毓老师带来的《波斯市场》,张老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主要从商队、乞丐及公主的片段逆听,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三大教学法,解放学生肢体,激发学生思维,对音乐要素进行有效聆听,深入体验。学生利用音乐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利用知识的迁移,辨别魔法师、玩蛇人及酋长主题进行略听。对有特点的音乐要素进行选择,即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将知识迁衫好体现。最后通过完整聆听作品,音乐情景表演,感知作品曲式结构环节的设计都使得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直观地展示了各主题音乐出现的顺序,也使学生对乐曲的较为清晰的认识。</span></h3> <h3>下午的专家点评环节,徐沛然老师提出,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是综合课,但是在低年级有很多小作品,可以联系欣赏课一起,而不是一直在强调单一的歌唱学习。同时,徐沛然老师强调音乐教师对音准建构过程的重视,学生的音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课的故事情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但到稍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避免只停留在记忆层面,要更多地运用以往的经验与知识。对于听课及展示,徐老师强调,听课不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要思考每节课的设计是否有成效;展示也不要抱着表演的心态,而要把注意力放在教学、放在学生心上,媒体和道具不要泛滥,要强调必要性和延展性。在课堂评价上,徐老师表示,要以美作为导向。</h3> <h3>观摩活动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这几天以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的震撼,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也要向参与展示的老师学习,争取把每一节常规课都上成优质课!</h3><h3>审核:戴继延</h3><h3>撰写:杨诗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