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小人国》由池亦洋、辰辰、锡坤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电影。讲述了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院的幼儿园,记录了一群2岁~6岁性格鲜明、多样的孩子的真实生活。</b><br></h3> <h3><b> 池亦洋,男,性格:暴力、霸道、有点叛逆。一个经常被老师请坐反思角的孩子,在巴学园里就是个“小霸王”。他凭借自己个头大,总是想要领导、教育别的小孩子。在视频中大家一起玩足球时,池亦洋破坏游戏规则,在课堂上不遵守集体规则,让大李老师处处教育池亦洋。在“众人讨棍”事件中,“被抢棍者”陈柄栋,我们至少看出对孩子两方面的教育。对于“讨棍者”池亦洋,是权利意识的熏陶。老师应教育孩子们,“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权利要回来”。对于“被讨者”的暴力手段,大李老师在教育池亦洋时说,“在这个世界,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是没有出息、错误的”。再被其他家长要求开除时,大李老师却做出不同的抉择。因为她看到了池亦洋的优点,池亦洋在人格方面,为其他的男孩子树立了榜样,具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所以,只要在合理的教育、适当的引导之下,他们的领导才能是可以发扬光大的。在最后看池亦洋看到其他孩子打架而去调节,便得到了印证。</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b>(16.52号)</b><br></h3> <h3> <b>辰辰,女,性格:腼腆内向、依赖性较强、交往能力差。每天早晨,辰辰从来到幼儿园起,就一直在幼儿园的门口等待一名叫南德的男孩子,南德是辰辰的邻居,南德总是比辰辰来得迟,等待南德是辰辰每天都要做的事。等不到南徳她是不会进屋的,也不和其他小伙伴玩,不去吃饭,一直在院于里痴地等,似乎她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南德。她会给南德带奶片,等到南德后,她有时述假装没看见他。他俩起吃坂,一起午,一超玩过家家……等待从夏天一直持到了冬天,无论是她感冒流鼻涕,还是刮风下雨下雪,从不间断,</b></h3><h3><b> 在辰辰一天天的等待中,老师并没有干涉,有时还陪着她一起等。在了解到她不希望老师陪伴的时候,老师就允许她独自在门等待南德,只是在冷的时候为她加暖衣服。</b></h3><h3><b> 一年之后,幼儿园要搬园,南德要去另一个园区好几个月,老耐心地讲明原委,辰辰也欣然接受,表示不再等南德,并能够逐渐适应没有南德的日子,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b></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17.28号)</h3> <h3> <b> 埸坤,男。埸坤是个可爱的机灵鬼,他非常爱探索,用小朋友的鞋、玩具、球来填饱垃圾桶的肚子,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他还会把游戏室弄得一片狼藉,但老师尽情的让他探索,捣乱,大李老师说,这叫探索空间,让他从生活中探索学习。看到这里使我明白了幼儿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用更有趣的游戏方法去教育孩子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b></h3><h3><b> 再就是大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不论是对淘气的孩子,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但是她的这种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她也会严格要求孩子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b></h3><h3><b>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影片里校车上写的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教育,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b></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14.18.24号)</h3> <h3> <b>看完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幼儿,也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教育者应该遵循幼儿的天性,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孩子们才会茁壮成长。</b></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池亦洋 :16.52</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辰辰 : 17.28</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埸坤 :14.18.24</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总编辑 : 0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