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通讯员:周旭]风萧萧兮路漫漫,雨不歇兮雪纷纷。国培计划(2018)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研课磨课”环节。11月7日,我们马桥镇小学6名教师在中心教研组长王振锋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海拔1700米的尧治河小学,成功举行了送教下乡研课磨课活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研课磨课”---整装待发</b></font></h1><h3> 八点整我们准时出发,一路前行,一路欣赏,一路惊呼,一路思索!多么美丽的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越接近目的地,气温越低,但老师们的激情很高,一直在小议着某个环节面对小班化的教学如何调整,某个环节结合教学实际还要增加点儿什么……不知不觉就到了!校园里一片静谧,干净整洁。这样静静的校园多么适合潜心研究教学。<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研课磨课”---精彩瞬间</b></font></h1><h3> 来不及欣赏可爱的校园和四周的美景,讲课教师便走进教室引导孩子们做游戏,拉近亲密感。引导一起读书,了解预习情况。10:20代钡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习儿童诗《小小的船》,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同桌合作认字、读书。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月儿的样子,学会表达,及时拓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节课老师没有一句小口令提醒,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代老师沉稳中不失亲切与活泼,她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代老师的课做到了“有课如无课,大雪亦无痕”。</h3> <h3> 这孩子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h3> <h3> 曹凤洁老师执教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曹老师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经典诵读是美词美段的背诵积累;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走进文本找西沙群岛的位置及全文的中心句;结合下文、图片理解词语意思;读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h3><h3>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理解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先读文找出海水的颜色,出示图片,再让学生说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师出示词语丰厚学生的积累,接着质疑:为什么写海水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选词填空说句子。而理解“瑰丽无比”直接用两组图片,形象直观。曹老师对词语的理解有层次,有深度,有高度。如清风拂面,似行云流水,就像雪覆大地,了无痕迹,洁净自然,浑然天成。让我们感到学语文见得到词,见得到句,捞得到干货。<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听得入神!</h3> <h3> 课后,执教老师从磨课收获与执教后的感受两方面谈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曹凤洁老师说:“严谨的磨课让自己增进不少,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h3> <h3><br></h3><h3> 中坪小学政教主任刘宗琴,马桥镇小学教导室副主任陈丽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所感所悟一一道出。两位主任精辟的点评让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h3><h3> 听课教师也积极交流心得,各抒己见,谈收获,提建议,亲如一家。</h3> <h3> 中心学校语文教研员王振锋首先肯定了两所学校扎实落实了校级研课磨课活动;两名青年教师在大家庭里成长迅速。最后强调了“三注重”:一是注重统编教材的学习。各学校要督促语文教师对照教材,细细领会讲座精髓;二是注重教师角色定位。要用儿童的语言教儿童;三是注重时间分配。最后,尧治河美女校长高燕诚邀送培团队多到学校传经送宝。</h3> <h3> 陌上冬风,染了一树梨开。漂亮的雪景、美丽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一幅幅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共助成长</font></b></h1><h3></h3><h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县教研室第一阶段的“诊断示范”;离不开两所学校团队凝聚的集体智慧;离不开所有讲课教师的精心准备。</h3><h3><br></h3><h3> 10月底,马桥镇小学教导处利用例会时间及时传达教研室会议精神,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对三个讲座再学习。11月初教科室组织青年教师全员磨课竞赛。成绩优异者推荐参加镇级研课磨课和送教下乡活动。中坪代钡老师在学校练课后,又参加镇级研课。送培团队成员刘宗琴和周旭,镇小李忠英老师、黄德琼老师、陈丽主任、一、三年级语文老师组成团队精心打磨两节精品课。从把握教学目标入手,再从经典诵读到识字再到阅读、写字、随堂检测几方面给出了改进的措施,上课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重组教学。历经打磨,课堂在实践、修整、提炼的过程中更趋完美。</h3><h3><br></h3> <h3><br></h3><h3> 十月是忙碌的,十月充实的,十一月是快乐的。从县级诊断示范,到校级、镇级研课磨课,再到送教下乡,参与这样的研课磨课活动,促进了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的提升,获得了专业成长。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在磨课中收获快乐。</h3><h3><br></h3><h3> 我相信有这么一个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团队引领,马桥镇小的语文教育教学一定会迎来第二个春天。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带动全镇小学语文“研课磨课”的热潮,辐射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