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游记

天涯

<h3>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对我来说,这次来苏州已达数月,听闻大名鼎鼎的虎丘,远眺中国第一的斜塔,擦肩历史悠久的海涌山,却始终未能有机会真正相遇。然而就在这个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便来了个说走就走,乘兴游览了苏州虎丘名胜,一览忆千年那。</h3> <p class="ql-block">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闾门3.5公里的郊外。自苏州火车站有多趟公交线路去虎丘,交通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虎丘的人文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和苏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而“虎丘”一名的来历也近2500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病故葬于此山,入穴三日后有白虎蹲距墓上,故名虎丘山。虎丘山海拔高度仅34米多。</p> <p class="ql-block">当我来到风景区南门售票处得知,凡江苏省籍超过6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均可免费入园游览,外省市超过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可享受优惠半价待遇购票入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印有宋-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番旗迎风飘扬。</p> <h3>大山门</h3>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山门,抬头看到高悬着的“虎阜禅寺”匾额是清朝康熙皇帝亲笔所书。</p> <p class="ql-block">断梁殿俗称虎丘二山门,是保留下来的真正古建筑。因建筑正梁为两根一间半长的圆木构成,中间有缝隙,所以被称为“断梁殿”,也称双梁殿。</p> <p class="ql-block">断梁处,斗拱承托。</p> <p class="ql-block">二山门朝北悬挂着的是近代学者梁漱溟书写的“含真藏古”的匾额,告诉人们虎丘有真山真水的痕迹,又有海陆变迁的古老传说。</p> <p class="ql-block">二山门上朝南悬挂着“大吴胜壤”的匾额,告诉人们虎丘是苏州的形胜之地。</p> <h3>上山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井,它却叫憨憨泉。真是很有意思的名字。</h3>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在登山石径右侧有一块巨石中裂如剑截,名为“试剑石”。相传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命干将莫邪夫妇为其铸剑。他二人采集“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铸就了两把宝剑,吴王用其中一把试其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到虎丘剑池底下寻宝,用其中一把宝剑将石头劈开。</p> <p class="ql-block">在试剑石的对面,有一块叫石桃的石头,因它的形状像桃子,后人才把它取名为石桃。</p> <p class="ql-block">经过试剑石沿山道向上不远处的右侧,见有紧依岩壁建有一亭,四面石柱,古朴、精致,亭后野草丛生,亭中依壁立大小石碑两方,均题“古真娘墓”四字,亭前摩崖刻有“香魂”二字。原来这就是“真娘墓”。据导游说这个墓是以碑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被绿荫包围着的拥翠山庄下,远远看到白墙上刻有“龙、虎、豹、熊”四个大字,行草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此山庄依山筑屋,层造而上,各建筑之间点缀峰石花木,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园林。</p> <h3>古石观音殿</h3> <h3>观音殿门前这颗香樟树树龄已达190年。</h3> <p class="ql-block">在上山路的尽头是千人石,也叫千人坐,是虎丘的主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有关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第一种传说是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里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为了保守秘密,夫差设计在此石头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工匠,血流成河,染成红色,故称千人石。第二种传说是晋代高僧竹道生、人称生公,曾在此讲经说法,下有千多人聆听,故称千人石或千人坐。</p> <p class="ql-block">千人石的下方有个池塘叫白莲池,三步桥连接到池中央的石头上,只见高出的石头上刻有“点头”二字。据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放眼远望,“虎丘剑池”四个白底红字映入眼帘。相传“虎丘剑池”四字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由于年代久远,“虎丘”二字逐渐剥落并模糊不清,后来苏州石刻名家章仲玉重新篆刻,这才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经过“别有洞天”圆洞门,眼前见到的是剑池泉水。为什么把它叫做剑池呢?据导游介绍,第一,这水面的形状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故取名为剑池;第二,传说这里埋葬了3000多把宝剑,所以把它叫做剑池;第三,也有人说泉塘是用剑把它挖出来的;第四,也有人说这是古人的淬剑池,因此统称为剑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剑池上方的崖壁上,可以看到“剑池”二字,传说是王羲之的真迹,但实际上是元代书画家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穿过五十三参和云岩禅寺再返转致爽阁,转眼来到了虎丘塔下。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是驰名中外的宋代古塔。据导游讲,该塔始建于公元601年,初建为木塔,后毁。现在看到的虎丘塔是建于公元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年。导游说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最终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被世人称之为“东方比萨斜塔”。直至到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等办法加固修整,这才保住了这座中国第一斜塔。</p> <p class="ql-block">在虎丘塔北侧下方立有一青石牌坊,上书“吴分楚胜”四字。相传是当年吴王将楚国的武当山胜景移来虎丘,因此而得名“小武当”。牌坊后的假山中有一石观音洞,俗称“海潮观音”,如今古洞犹在但佛像已失。</p> <p class="ql-block">经景区南门进、北门出的半天游览,不仅欣赏了虎丘的迷人风景,而且也听说了虎丘古往今来的许多传说,在主要景点和重要节点噌听了导游的解说后,更使我收获多多。此次到了苏州,游了虎丘,未留遗憾也。</p> <h3>记录美好,分享感动。愿将此篇与亲们共同分享并期待下次再见!</h3><h3>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