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石头饼》

席中胜

<h3>  石头饼是山西的一种别具风味的特色小吃。清香、酥脆、养胃,小孩、老人、坐月子的妇女都特别喜欢吃! 很多外地人吃一次就爱上了!</h3> <h3>  早在180万年前,山西河东地区就开始使用火,人类进入了用“石烹”吃熟食的时代。流行于山西的传统烙制名点——石头饼,就是有着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的“活化石”。利用石块传、散热慢,布热均匀的特点,将面饼放于指甲盖大小的石子中焙烤制熟。</h3> <h3>  如今山西晋南一带麦收以后,仍然会烤制石头饼,带着它走亲串友,庆贺丰收;谁家媳妇生孩子了,娘家也要烤制石头饼前去看望,以示祝贺。这种远古习俗,因出于尧,民间又称石头饼为“尧王饼”或“华夏第一饼”。</h3> <h3>  烤制出来的石头饼最大程度的发挥了面粉的谷物原香。石子噼噼啪啪,洗净待命。炒制升温时,加上油,把揉好的面团檊成圆状薄饼,摊置于烘热的石子之上,再覆上烘热的石子。</h3> <h3>  “夹心饼干”似的制作方法,总能吸引到一群好奇孩童的围观。特别是锅里慢慢渗出的饼香味儿,更是像线一般牵扯着,让这群馋猫儿痴痴望着锅里,久久不愿离去。非得家人买上热乎乎的一份才开心地回家。</h3> <h3>  石头饼油酥咸香、营养丰富、耐贮易带……因其制作手法独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山西人访亲问友、探病、小孩过生日的最好礼物。</h3><h3>由于石子焙烙传热均匀,烤出来的石头饼,既不焦糊又能熟透,看起来表面微焦,咬起来薄脆酥香,特有的谷物原香令人难忘。有年轻人下班路上,总爱顺手拧上一袋饼回家。吃饭时,用它配上一盘家常小菜;看电视时,有它陪伴打发闲暇时光。记忆中的味道美得难以形容,马上就觉得:“嗯,我到家了。”</h3> <h3>  其方法是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唐朝时有“石鏊饼”之制,明清谓之“天然饼”。而这种古老的烹调法,仍在山西广泛流行。</h3> <h3>  石头饼制作方法:</h3><h3> 一、准备原料:</h3><h3> 主要原料为白面、麻油、酵母(比例为白面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碱面,某些地方的石子饼还要加入鸡蛋,以使其更软方便咀嚼。而制豆面石子饼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盐。制包馅的,则是红糖馅。远古华夏第一饼 石头饼制作过程</h3><h3><br></h3> <h3>  二、制作过程:</h3><h3> 古代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该烹调方法主要利用石块传、散热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h3> <h3>  先将石子淘洗干净,倒入砂鏊,擦点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然后反复搅拌,这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唐朝时有“石鏊饼”之制,明清谓之“天然饼”。</h3> <h3>  这种用石头烘焙方法虽然古老,但由于焙烙传热均匀,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来咸酥成香,非常可口。</h3> <h3>  虽然外形独特,表面微焦,坑坑洼洼的石头饼,算不上颜值高的食物。但味道绝对是超棒,吃过的人无不称赞。</h3> <h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口味的变化,在保留石头饼原始风味和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饼形。经过改良加工的石头饼更加圆润、小巧、脆薄,用料与制作更加讲究,香酥口感、老少皆宜。</h3> <h3>  薄薄的、脆脆的、小小的,携带方便,经久耐放,不添加庶糖,小麦原香,早餐、充饥的最佳选择!</h3> <h3>  健脑、养肝、抗衰老,软化血管、美容护肤,薄而香脆,易于消化,山西人的最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