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早就想打算写一片关于老家的文章,亦是未采集到合适的图片,因工作还有一些其它事情一直静不下心来,也就耽搁至今。今天是母亲节,想念远在天堂的母亲,对老家一草一木的感情是真挚的,是刻骨铭心的。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把身边素材整理一下。因为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这片热土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怀,那种深情厚谊已经完全融入我的血液,永远都无法抹去。就像艾青那句名言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p><p class="ql-block"> 从兴平市区沿344国道西行十五公里就到了因桑得名,因辣驰名素有“西北辣蒜第一镇”的桑镇。我的老家三解村属于桑镇一个较大村子,共有11个村民小组,分为4个自然村(东堡子、西堡子、南堡子、北堡子)。村民主要以贠、屈、彭、年、秦、李、马姓为主。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和其它关中农村一样,以传统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大蒜、油桃、苗木、草坪等。整个村子南北高、中间低,地形呈马鞍形。三解人们依旧沿袭着祖辈们传统美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普通农村人的生活。最近几十年村民除了传统的农业之外,主要以打工为主。在他们的身上,依旧可以看到祖辈们留下来的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美德。正是由于这一种精神,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幸福安康的世代生活。祖辈的传统美德将会继续发扬光大,永垂史册。</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三解村”的由来,还得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唐末分裂割据的继续,也是唐宋两朝之间的过渡期。时后唐河东节度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乞求契丹出兵消灭了后唐,被契丹立为皇帝,史称后晋。后来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均,厚以金帛贿赂契丹王,竟欲依靠契丹取中国。石敬瑭闻讯极为恐惧,急令掌书记桑维翰见契丹主。维翰跪于账前,从早到晚,哭泣不止,哀求契丹放弃帮助赵德均,契丹应允。事后,石敬瑭即封桑维翰为丞相,从此,石桑二人勾结,对契丹主尽恭竭敬,石敬瑭称契丹主为“父皇”,自称“儿臣”,史称“儿皇帝”。年送金帛三十万之多,桑维翰支持纵容石敬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使中原完全置于契丹(后改国号为辽)铁蹄之下,其后患延续四百余年。据《兴平地名志》记载:“桑维翰被辽张彦译杀死之后,埋葬于桑家庄北,解村西南的塬坡上,即桑冢”。</p><p class="ql-block"> 相传,武功漆水河通过普集渠流经兴平解村紧南,有一天,一位爱国将军率军平息西部叛乱,凯旋而归,路过解村,放马去渠边饮水,他见村落散乱,西南有大冢,便去河湾询问一洗衣中年妇女说:“请问大嫂,你村何名?那大冢墓主是谁?”吓得妇女含羞低头说:“因我村偏僻,人们叫僻村。那大冢里埋的是个丞相,叫什么……桑维翰”。只见那将军勃然大怒道“桑—维—翰,卖国贼!中国人民的大害,什么僻村?应是受害村。”</p><p class="ql-block"> 将军带着人马走后,中年妇女把这事传了出去后,可能是因为恐惧害羞的原因,她把将军的话听成了“僻村实是害村!”从此,村人就把将军的话当成命令,改称“害村”,后人因“害”字其意不佳,方以同音字改称“解”村,解村由此而来至今。因为这三个较大官冢据说是桑维翰及其家人的,所以又称三解村。</p> <p class="ql-block"> 村小学原来在老君庙里,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都会去老君庙烧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香火在过去几十年里极为旺盛,尤其每年正月初一四个村子的村民为了能在老君庙点上各村的第一柱香而起早贪黑训练敲鼓打锣。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里古庙会。随着社会发展,更为了村子下一代,老君庙已经容拉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了,为此老君庙被拆除了,建立起崭新的校舍和绿地;从此,孩子们有了更好读书和锻炼的地方,2008年地震后跟上了党的好政策学校改制成寄宿制的桑镇中心小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接班人。 </p><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生养我的村庄、小时候玩耍的渭惠渠、生活的老屋、乘凉的老槐树,却早已失去容颜。失落中带着浓浓的乡愁,触动了我的记忆。那成片成片的庄稼地,是麦苗菜花黄的春天,是瓜果飘香金灿灿的秋日。有清澈的小河,昔日小时候的那条小河渭惠渠,可以洗衣服,也可以下去游泳,断流以后的小河,变得干涸。村庄是一个四面围着土夯的城墙,城墙很厚,城壕岸边长着绿茵茵的柳树、槐树、香椿树,村庄中央有个有一棵古槐树,树冠巨大,枝叶茂密,在树叉上有一个钟,那是向村民传送信号的工具。再想起和小伙伴一起和泥巴、打四角、滚铁环,偷玉米,堆雪人打雪仗,还有从小循循善诱教诲我的父老乡亲真的好幸福。现在这些景象没有了,大槐树也不见了、古城墙都拆了,楼房拔地而起、持续千年的村落品相荡然无存,心中的悲哀无以言表。农村的安静、自然与城市的繁华、喧嚣构成了社会的多样性,而如今,这些美好的东西很多都变成了回忆,成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 在三解,也许才能找回我遗失的记忆;三 解、很远、也很近。任时光流转,世事沧桑,那一份故乡的眷恋之情,永不淡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漂泊在外的人是孤独的人,只有回归家乡才是心灵的归宿。年少时,一心逃离家乡,寻求所谓的追求与理想,而今,觉得一切皆是浮云。只有回老家,才能找到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三解,我一生魂牵梦绕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 三解从古到今,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由于手头资料有限,下面介绍一部分。希望关心支持我村发展的人士指正补充,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谅解。(排名不分先后)</p><p class="ql-block"> 1.李良王,男,三解南村人。1930年出生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在台40多年,专于教研实验,著书立说25部,拒拿稿费、出版费。令出版部门将其出版费扩大付印,降低成本,使受益于世界学员。</p><p class="ql-block"> 2.马良谦,男,三解南村人。1938年10月生,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共党员.曾任乾县人民医院院长、骨科主任医师。退休后创办乾县北斗骨科医院从医几十年为乾县及周边县区治好骨科病人不计其数,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被周边县区人称“马神仙”。</p><p class="ql-block"> 3.李智廉,男,三解南村人。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大学,高级工程师。曾任大庆油田党委书记,中共大庆市委书记。酷爱写作和书画艺术,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4.葛宗民,男,三解西村人。1965年从兴平南郊中学毕业,考入西北大学生物化学系,历任当时咸阳市政府秘书,知青办主任等职务。改革开放初期,应轻工业部征招,赴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创立“深圳华轻实业有限公司”,属于当时深圳第一代开拓者。葛总知识渊博,事业心强,足迹踏遍西方许多国家,为国家进口属于西方严密封锁的用于生产海底电缆,光纤光缆等的高科技材料立下汗马功劳。是当年陕西在深打拼者的楷模。葛总不忘家乡父老,多次回陕,说服政府和相关国企联合在深圳成立了“深圳咸兴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初期兼任总经理。帮助桑镇供销社把家乡特产——辣椒,大蒜销往东南亚及台湾地区。</p><p class="ql-block"> 5.李 虎,男,三解南村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负责人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p><p class="ql-block"> 6.李社伦,男,三解南村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华医学会会员,华夏医药研究会会员,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7.屈建省,男,三解西村人。曾任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李武社,男,三解南村人。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工作,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高校教师。从事临床药学30年来,先后带出一大批本科毕业生,发表药学论文数篇。</p> <h3> 9.秦党成,男,三解南村人。生于一九六四年,中共党员,外科主治医师。曾任兴平市桑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在他带领下该院开展首家农村医院大中型手术,在西南乡当地享有较高声誉。现在兴平市中医医院工作。</h3> <p class="ql-block"> 10.秦进侠,女,三解南村人。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现任兴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分泌科主任。擅长诊治心血管,呼吸,糖尿病等内科病。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获的兴平市内外患者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11.贠立社,男,三解北村人。兴平桑镇卫生院骨伤疼痛科医师。从事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20余年,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组织的软组织外科和小针刀的专业培训和学习,特别近几年对颈、肩、腰、腿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主要擅长手法和针刀治疗的应用,效果独特,临床治愈率高。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获患者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11.葛 辉 男,三解西村人。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会计系,从事会计工作十余年后,于1999年创办咸阳晨晖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从事工业产品包装的设计和生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得到顾客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葛建党,男,三解西村人。创办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果品冷藏、购销贸易、转化加工、果业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和科技示范企业。主要生产销售苹果、发酵型苹果酒、苹果西打酒、苹果醋饮料等产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3.胡阿侠,女,三解北村人。一个勤奋与浪漫共存的70后。在咸阳创办咸阳宏源干菜批发超市,经营各种干菜,调料,冻货……上千余品种,货品发往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4.秦科研,男,三解南村人。创办兴平市美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列产品有油泼辣子,八宝辣子,辣椒粉,辣椒丝,辣椒段,辣椒面以及各种调料产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5.焦 妮,女,三解北村人。在乌鲁木齐创办新疆愉悦汽车租赁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间,又到本命年。</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年轮,已步入中年。</p><p class="ql-block">父母年事高,儿女尚幼小。</p><p class="ql-block">虽未走天涯,背井又离乡。</p><p class="ql-block">半年六个月,回一趟老家。</p><p class="ql-block">看一看双亲,坐一坐热炕。</p><p class="ql-block">父亲真心乐,逗外孙开心。</p><p class="ql-block">母亲忙不停,做着好吃的。</p><p class="ql-block">听爸讲故事,尝妈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生活的烦恼,抛到九霄外。</p><p class="ql-block">工作的压力,骤然间释放。</p><p class="ql-block">谈笑又风生,两眼泪汪汪。</p><p class="ql-block">不知亦不觉,时钟滴答走。</p><p class="ql-block">一万个不舍,强忍心中痛。</p><p class="ql-block">但愿这一刻,永远能静止。</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一天,夕阳不西下。</p><p class="ql-block">花是故乡艳,月是故乡圆。</p><p class="ql-block">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p><p class="ql-block">人是乡党亲,一切源于心。</p><p class="ql-block">时间不等人,岁月快如梭。</p><p class="ql-block">桑镇三解村,热恋的故乡。</p><p class="ql-block">与天地常在,三解传千古。</p><p class="ql-block">与日月同辉,美德代代传。</p><p class="ql-block">上联:国家兴旺年年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下联:村民幸福岁岁丰衣足食。</p><p class="ql-block"> 横批: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刻也没有忘记魂牵梦绕的故乡,它有进步,为它而高兴。有负面,为它惋惜。这里有我流血流汗还流泪的地方,我热爱家乡的人们,敬仰家乡的乡土文化,更想念小时玩伴。以及各位父老乡亲。我深刻认识到,不管走到哪儿,我的心依然是三解心,我的人依然是三解人。我热爱家乡三解,无时不刻眷恋三解,牵挂三解,因为我是地道三解人。自己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三解人,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的,一吐为快,以飨读者。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鉴谅斧正。</p><p class="ql-block"> 2018年母亲节于三解村。</p> <p class="ql-block">作者档案:</p><p class="ql-block">沧海一粟 ,游走于城乡的一介布衣,喜欢随心、随意、随手拍一些作品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留住乡村记忆。多篇文章及摄影作品在《中国乡村》《腾讯网》《搜狐网》《教师报》等杂志和新媒体上发表。曾参与《兴平村名溯源》一书的编写工作。获得首届陕西“马栏山苹果酒杯”全民手机摄影大赛二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