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寒衣时节雨纷纷(五阕)

会飞的鱼

<h3>【江城子】塬上百花冷风袭(新韵)</h3><h3>词/会飞的鱼</h3><h3><br></h3><h3>塬上百花冷风袭。寒衣至,凉雨激。残花飘逸,含泪落江溪。碧野飞红柳条凄,万物稀,送寒衣。</h3><h3>阴阳两隔无花期。思念驱,情难依。冥币依痴,百孝夙愿栖。可怜秋逝花无希,魂飞泣,何人忆?<br></h3> <h3>【江城子】寒衣节悼亡胞(新韵)</h3><h3>词/会飞的鱼</h3><h3><br></h3><h3>八十年前杀戮场。日寇猖。同胞亡。三十余万,魂冤泪凄凉。烧杀掠淫炼狱月,毁古都,血染江。</h3><h3>满城尸山无处藏。阴风扬。血雨狂。人寰惨绝,余生泪千行。吾辈岂能苟安忘,国之殇,祭天堂。</h3> <h3>【江城子】可叹芳华逝流年(新韵)</h3><h3>诗词/会飞的鱼</h3><h3><br></h3><h3>七十载流岁匆匆。顽皮童。赛蛟龙。蘸雪饮泪,汗沁生计穷。可叹芳华逝流年,纹刻颜,鬓霜重。</h3><h3>夜半梦游变书童。出房笼。捉鸟虫。枫林追逐,伙伴露灿容。登房揭瓦摸蛋鸟,梯登滑,梦醒空。</h3> <h3>【江城子】温酒思娘(新韵)</h3><h3>词/会飞的鱼</h3><h3><br></h3><h3>老酒温壶泪汪汪。饮海量。思惆怅。惺忪醉眼,梦母抚儿郎。暖流贯心携泪崩,娘啊娘,驻天堂。</h3><h3>离别七载儿盼娘。不还乡。思断肠。扑入娘怀,只顾泪断行。阴阳岁岁隔亲远,寒衣节,雨打裳。</h3> <h3>【江城子】寒衣落花季</h3><h3>词/会飞的鱼</h3><h3><br></h3><h3>恰是寒衣落花季。天哭泣,细雨腻。飞花盈地,逐水飘流逸。檐上莹滴叮咚戏,溅窗起,化墙体。</h3><h3>鸟鸣凉枝紧裹翼,任脆滴,颤依依。倦观路西,冷伞垂雨激。凄凄世界何处寄,秋哀逝,和泪溢。</h3> <h3>【寒衣节简介】</h3><h3>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h3> <h3>【风俗习惯】</h3><h3>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h3><h3>寒衣节</h3><h3>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h3><h3>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h3> <h3>【历史沿革】</h3><h3>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h3><h3>寒衣节</h3><h3>唐代《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 汉纪,成献报 于礼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 ”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中国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h3><h3>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 ……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 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 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 (←授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h3><h3>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h3><h3>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h3><h3>(资料源自网络)</h3> <h3>原创作者:会飞的鱼——美篇签约作者</h3><h3>图片源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