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用爱约定——家校共育专题培训之四

凉小 王继东

爱的约定 <h3> 你见,或者不见</h3><h3> 潜意识的情绪就在那里</h3><h3> 喜怒哀乐</h3><h3><br></h3><h3></h3><h3> 你念,或者不念</h3><h3> 潜意识的我就在那里</h3><h3> 形影不离</h3><h3><br></h3><h3></h3><h3> 你爱,或者不爱</h3><h3> 先天气质就在那里</h3><h3> 因材施教</h3><h3> 不离不弃</h3><h3><br></h3><h3></h3><h3> 需要,或者不需要</h3><h3> 五种爱的语言就在那里</h3><h3> 能给就给你</h3><h3><br></h3><h3></h3><h3> 来吧,家校共育</h3><h3> 和谐关系</h3><h3> 与爱约定</h3><h3> 我们永远在一起</h3><h3><br></h3> <h3>  今天是培训第四天,走进潜意识里,与杨桂林老师一起遇见了深藏的自己;倾听了袁婷婷校长构建的亲子关系。大家受益颇多,收获颇丰,随小编一起走进今天的培训。</h3> 潜意识觅爱 <h3> 走进潜意识,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走进潜意识,走进自己,与自己深度对话。杨教授以七个游戏让我们走进潜意识,释放自己的情绪。这七个游戏分别是:1.圆圈击掌游戏;2.照镜子游戏;3.戴上眼罩听音乐放松自己;4.戴上眼罩听音乐写字;5.提升自信心;6.释放负能量;7.凝练团队。这七个游戏通过六个“一”,即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动一动、唱一唱、听一听,舒缓情绪,释放负能量。随着舒缓的音乐,潺潺的流水,让自己走进潜意识,遇见最好的自己,与自己深度对话。<br></h3><h3><br></h3> 爱是你我 <h3> 家庭和谐而坚定的关系,为孩子的前程固本强基。袁婷婷院长分别从先天气质,心理营养,关系调节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们懂得了亲子关系的构建,对孩子的幸福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r></h3><h3> (一)先天气质帮助了解孩子性格特征</h3><h3> 1.先天性的气质是指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特征。</h3><h3> 2.如何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气质型人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乐天型养育重点为计划性,责任感;忧郁型养育重点是增强调适性,避免情绪化;激进型养育重点是共情能力,实现目标;冷静型养育目标是时间管理,自我表达。</h3><h3> (二)五大心理营养找到安全和自信</h3><h3> 五大心理营养指无条件接纳0-3个月,我最重要0-3个月,安全感4个月至3岁,肯定、赞美、认同4-5岁,学习认知规范6-7岁。</h3><h3> (三)关系调节影响孩子未来</h3><h3> 1.信念决定成为怎么样的父母</h3><h3> 2.提升共情能力,先处理感情,再处理事情</h3><h3> 3.做好亲密关系的管理</h3><h3> 4.学习五种爱的语言</h3><h3> 5.每一种关系都没有捷径</h3><h3><br></h3> 携手为爱 <h3>  诚然 每个做父母的都想自己的子女多么优秀、多么的出人头地,但优秀不是每个人都有,现在大多数父母臆造的所谓优秀(琴棋书画、诗文演说、文武全才),满足的仅仅是狭隘的虚荣心,以后未必会有成功的职业人生和生活帮助,当然作为爱好是无可厚非的。我想优秀的后代不是来自于制造,而是出于从小的引导,要因材施教创设适于他个体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思想上的向上向善的熏陶才尤为重要。<br></h3><h3> 今天有幸亲身体验、学习和感悟,觉得如何让家长认识、认同、认可学校,并自愿与学校达成育人目标的共识,携手与学校、老师、社会共建育人的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尝试让家长进入学校、走上讲台,直观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现状,参与学校育人决策和教育管理等等,拉近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的距离。思想决定行动,用爱唤醒孩子们的生活力和自我学习力,以爱孕育孩子们适应当前及未来的合格品质和关键能力,我们德育人责无旁贷。</h3><h3> ——凉亭子小学王继东</h3> <h3>  睿智的杨桂林老师将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为我们设置了几个游戏,创设了几个情景。或舒缓或跳跃的音乐配着杨老师温柔又直入人心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安静又独立的空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潜意识的渴望,看到了内心的另一个自己,或脆弱,或敏感,或乐观,或坚强……之后,杨老师通过鼓励学员增强自信的演示,让我们在学会鼓励他人的同时,更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我们应该正视这些特质,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勇于包容自己的缺点,在悲伤时,挫败时,茫然无措时,记得拥抱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br></h3><h3> 优雅的袁婷婷老师为我们在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解了惑。从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反思了自己在孩子心理营养这一方面付出的缺失,并学习到要想成为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就得先学会讲规则,有界限。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家庭,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理应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就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共情的能力,管理好夫妻关系,学会用爱的语言,大胆地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表达爱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还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表达爱,帮助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孩子。</h3><h3> 此时,我告诉自己,我要学会做一个能够包容那些自己不太喜爱的,能够接纳那些自己不太认同的,能够感受被爱,能够表达爱的人!</h3><h3> ——双江小学徐媛媛</h3><h3><br></h3> <h3> 很多人说过,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己也搞不懂自己,因此而感到苦恼,是不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潜意识里的自己?杨桂林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潜意识课堂,让我明白,读懂潜意识,接纳潜意识中的负面因子,用爱与它对话,才能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多说“我能行!”“我能做到!”我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战胜对手,只是赛场上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br></h3><h3> 我们真的爱孩子吗?下午倾听袁婷婷老师带来的《亲情关系构建》感悟到:爱不是宠溺,宠爱会让孩子骄纵,不懂规则,不明事理,过度索取!爱不是控制,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给孩子健康的爱,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培养一个向善、向上、有规则、明事理、有担当,懂分享的孩子。</h3><h3> 思考: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孩子,不要忘了给孩子的时间,缺失的时间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多学习,用更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做好孩子的榜样,把正能量留给孩子。作为教师,目前农村家长育儿知识缺乏,溺爱、简单粗暴现象居多,家长的整体素质也不高的情况下,教师的影响力不一定大,学校是否有条件请专家来讲授,或者社会的家长学校?父母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教师无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心理上的各种问题,教师能解决多少?</h3><h3> ——草街小学唐再群</h3> <h3>  杨桂林老师在今天的教学中将心理测试与咨询带进了课堂,同学们伴着老师空灵的声音,耳旁流淌着轻柔的音乐,在一次次缓慢的深呼吸中,闭上眼睛,走进我们的内心,去感受真正的自我,摒弃身边的嘈杂,倒掉心中的负能量,给自己一个拥抱……。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在工作中我们肩上已带着太多的责任与压力,这次体验给辛勤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一次难得的沉淀和体悟,放松并重新认识了自己。<br></h3><h3> 袁婷婷院长从人的先天气质着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孩子应该采用什么样教育方式,在成长路上,如何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心理营养伴他茁壮成长,学会用五种爱的语言送上你的关心温暖。既然教育孩子已是我们终身的事业,我们为什么不用肯定和赞美去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包括你的孩子和你的学生。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弥补都不晚,如果有可能越早越好。”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再教育孩子时能与君共勉。</h3><h3> ——钓鱼城小学陈文龙</h3> <h3>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才能形成稳固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与教育不应当只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是主体,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主流。父母本身的知识水平,人生格局,修养行为,心胸人品决定学生的终身幸福。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阳光积极的老师,是孩子的又一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和谐关系,与阳光同行。让我们携手以爱的名义约定,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h3> <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ine-height: 1.8em; color: rgb(47, 39, 23); text-align: justify;">编辑:家校共育专题培训二班</h3><h3>审核:教师进修校 李 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