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在结束了一天的时间考察后,7日我们再次集中学习。 </h3> <h3> 育才中学袁薇薇校长为我们精彩导课,据她介绍今天专家是来自广东省情思历史工作室的陈洪义教授,陈教授既有一线教学经验,也从事多年教育研究,他今天主讲《理论与实践对接:基于实践提升的教学成果锤炼之路》。</h3> <h3> 陈教授认为,成果是做出来的,他用自己亲身经历,以“融”、“璞”、“恒”、“故”四个字讲述了做的方法,并传授了五个写作的模板。<br></h3><h3> 陈教授精彩授课中!</h3> <h3> 陈教授的讲座,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的内容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旁征博引,使我们收获满满。<br></h3> <h3> 学员认真聆听陈教授报告!</h3> <h3> 来自十六中的袁智鹏主任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说今天是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收冬藏,在收获的季节,感谢陈洪义教授给我们送来了文化大餐。教科研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解药;是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者转变的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成名师、校长成名校长、学校成名校的基本要素,“科研强校”,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江岸教育贡献自己的科研力量!<br></h3> <h3>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下午各小组继续就科研理论与实践开展分组讨论,课题来源于我们的课堂,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从问题的根本处着力,做基于实践者角色适合的研究,细心事事有文章,用心处处皆成果!</h3> <h3> 所有的厌倦,都是因为停止了成长。让我们不忘初心,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开创个人和江岸教育的美好明天!</h3><h3>(本篇由第四组编辑,感谢大家的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