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进右玉新城镇之十一</h3><h3>文字:王彩蜜</h3><h3>摄影:岳 峰</h3><h3> 革命烈士纪念园<br /></h3><h3> 一说到红色旅游景点,许多人心里似乎都会觉得,庄严肃穆的历史有点枯燥,事实不然,右玉红色旅游地,不仅有壮烈感人的红色记忆,更有着名誉天下的秀美迷人的人造森林风光。有"红色"装点,美景更添韵味。这次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教育基地__松涛园,来一场人文历史与自然美景的邂逅吧!</h3><h3>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当我们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直指天宇的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右玉革命烈士纪念碑",游人都会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h3><h3>勾起了人们心中那段红色的记忆,将人拉回到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革命年代。仰望着那直指苍天的纪念碑,仿佛看到了右玉人民人民英勇抗战的那段流金岁月,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晒热血的无畏眼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h3> <h3> 右玉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右玉县新城镇贾家窑山。</h3><h3> 右玉烈士陵园始建于1986年,2000年由县城北街迁至新址贾家窑山。2005年续建了革命纪念馆,建起了陈列室、展厅、碑廊,并为1947年在解放右玉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地标志碑放军晋绥军区独立第3旅第9团参谋长兼第1营营长罗天泽建起了塑像。纪念碑居陵同中部,依山而建,坐北向南,由基座和碑身两部分组成。基座南北长24.8米,东西宽15米,高2.4米,左、右、前、后各设15级台阶,碑身高11米,通高13.4米,四周镶贴雪花白、艾叶青、云花和墨玉四种大理石,碑正面雕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体烫金大字,正上方镶嵌着由红旗、五星和齿轮组成的浮雕。背面碑文为: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事业在右玉壮烈捐躯的陈一华、宇洪、任一川等五百余名烈士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解放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在右玉英勇献身的王树楷、罗天泽等五百五十余名烈士彪炳千秋,永垂不朽。纪念碑后侧建有东西一字排开的革命烈士墓,刻有陈一华、宇洪、任一川、王树凯、罗天泽等100位烈士的英名。在烈士墓的北侧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右玉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部分图片和资料,是教育后人的基地。</h3><h3> 右玉烈士陵同于2009年12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地处晋蒙交界的右玉县,是晋绥革命老区。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过,先辈们在右玉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许多珍贵的革命活动遗址、遗迹。如解放右玉革命烈士遗址、刘虎狮村革命烈士遗迹、丁家窑乡革命根据地遗址等随处可见。</h3> <h3> 默默读着纪念碑的文字,仿佛穿越回到当年战火纷飞的右玉,感受着革命烈士们并肩作战、奋勇杀敌的豪情岁月。青山肃穆,绿树含情。级台阶的烈士墓道拾级而上,官兵们整齐列队,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肃立,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一个军礼、一句誓言,官兵们用军人简洁庄重的仪式,缅怀454位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h3><h3>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铭记历史,是一种支撑当代人前行的力量。</h3> <h3> 当我们顶着烈日走进烈士陵园。远远就看见一座巍峨挺拔、气势恢宏的纪念碑,走近它,更为蓝天白云之下、红旗青松之中纪念碑的庄严景象所震撼。 </h3><h3> 一排排,一行行墓碑伫立在苍松翠柏中,默默地憨卧在这里, 抚摸着冰凉的大理石板,仰望天空,是谁?把曾经辉煌而眩目的热血都封存在这林中?苍翠的松柏无声无息,默默地酣卧在这里, 一座嵯峨参天的丰碑在林中突起,直指蓝天。敲打之中潺潺流淌殷红的记忆,倾诉灵魂的风景。</h3> <h3> 烈士们走了,带着他们来时带的一切,在历史车轮的碾动下似乎淡隐了。不!我们分明看见,在烈士的墓碑上,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英雄们的灵魂连同精神正熠熠生辉,先烈们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为真理而流血,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献身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子孙后代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你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的颜色,你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万里长城,缔造了右玉精神。</h3> <h3>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在这片热土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犹如当年红军过河攻占高地,冲锋的战士踩着水中战友肩膀过河,不时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这种奔跑却没有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冲才有胜的希望,战友的牺牲才是值得的。</h3><h3> 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多么的伟大!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浩然正气如同青松一样,永远挺拔向上,在塞北这片热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儿女为家乡美好未来努力着。</h3> <h3> 铭记过给我们创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右玉人民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不息,重整山河。</h3><h3> 发掘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措施,为建设纪念设施成为红色旅游系列支点,纪念碑、浮雕、广场、墓区、停车场等掩映在花草树木之间,全园绿化率达到99%。不断发掘拓展红色资源,寓教于乐,增强教育感染力。历史从来不是静止的,它具有穿透时空的永恒力量。</h3><h3> 每年清明时节全县青少年都要来这里凭吊英烈,为烈士扫墓,学习英烈们的英勇无畏为国献身精神,激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是右玉县爱国教育基地。</h3><h3> 革命烈士陵园是贾家山松涛公园的一大景观,和松林相映生辉。如今,右玉县不断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使其永葆时代光芒、实现凤凰涅槃,敬畏景仰英烈,凝聚民族复兴强大正能量,把弘扬烈士精神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全县从小学到高中,将烈士事迹大力宣传,让全社会不忘先烈、继往开来。</h3> <h3> 贾家山烈士陵园将成为全县依托生态旅游,开发红色旅游,以红色了旅游提升生态旅游的典范。故美名其曰"松涛怀英"。是独具特色的集生态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h3> <h3>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而是在这片热土上,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右玉人开始向生存环境宣战了,面对着穷山恶水少粮吃的光景,能让曾一度繁荣的古老右玉从此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吗?忠勇勤劳的右玉人在生与死,荣于衰的历史关头,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识与气魄,选择了"艰苦奋斗,自立自强、为生存而战"的道路。</h3><h3> 于是,一个地广人稀、久经磨难、千疮百孔的右玉人的努力下,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严峻拷问与艰苦奋斗之后,终于向自己,向历史,也向共和国交上了沾满着血水与汗滴的欣慰的答卷。从此雁门关外右玉人造林拦沙,植树自救,负重前行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他们是延绵了半个多世纪的绿色战役的忠实记录者。</h3><h3> 在右玉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中,有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集体,也有光亮熠熠的优秀个人,有势与风沙决雌雄,为植树造林付出宝贵生命的,也有为改天换地致残的……他们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