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在那

鲁冰花

又见岩告顶、吊藤隘2018110405 <h3>秋意渐浓,天气刚好,想走就走吧!</h3><h3>岩告顶,吊藤隘,去年十二月留下的遗憾今次再去寻回。。。</h3><h3>车子开到村口停好。马还是去年那匹马,一年未见,它已经认不出我,背着包过去和它打招呼,它呼着气直冲冲向我走来,它主人在对面急切的叫“不要靠近,它有脾气,会踢人。”虽然我觉得它应该只是想跟我打个招呼,但我还是往后退了几步,它过来,用嘴拱了一下我的包,发现没有给它带吃的,就不再理我,悻悻的走开了。</h3><h3>我们四人(卋2领队、珍珠螺、海榄树、我)各自检查背包,分摊公共物资装包。之后再完成进山前最后一步操作,在朋友圈发信息告知,因为进了山之后手机就没信号了。<br></h3> <h3>南方的季节其实真的很不明显,这个时候山上和村边小路还有很多漂亮的野花盛开,在这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地方,你才能领略到不一样的美。</h3><h3><br></h3> <h3>当天气温20°-28°,天气晴☀,偶尔有一丝秋风拂面。趟过这条小沟,开始缓慢往山上走。</h3> <h3>5月23日从大窿兰回来之后再没有进行过如此高强度的登山活动,所以还没怎么开始走,就感觉状态不佳。平路还好,到持续爬高坡度就感觉气喘,两条腿迈步沉重,平常沟里的大石块三两下就跃上去,这次不得不寻求帮助拉一把。</h3> <h3>背着二三十斤的包在没有路径的深林,竹林,荆棘堆里行走</h3> <h3>两只手臂要使劲拨开这些竹子才能穿过,一不小心反弹回来还会给你留点纪念章</h3> <h3>偶尔还要四脚着地钻到树根底下再爬出来</h3> <h3>穿插竹林留下的纪念章</h3> <h3>手套上都是草仔,摘掉了没几分钟又粘满了,干脆直接忽略它。</h3> <h3>每次进山,都能分享到珍珠螺辛苦背来的水果,平常不屑于吃的橘子,这个时候吃起来就特别甜。</h3> <h3>十万大山深处的丛林其实惊喜无限,你会不时偶遇在身后扑腾踉跄而逃的山鸡,头顶上欢快跳跃的小松鼠,以及很多不知名的珍贵植物,走累了,席地而坐,接一口泉水,听一听鸟叫虫鸣,深呼吸一下森林里的清新空气,累却有所值。</h3> <h3>第一天行程十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需要8小时左右到营地,山顶上没有水源,所以我们在休息点开始接水,分任务,每人背四斤水,用作晚上做饭及第二天早上煮面条使用。</h3> <h3>中午时刻,太阳正当头,出了森林开始往山顶上攀爬,山上都是坚硬的短竹和齐腰高的芦苇草,闷着头扯着竹子和草根慢慢一点一点的往上爬,背包又多了四斤水,感觉更沉了,衣服已经湿透</h3> <h3>沿着山脊往上爬,边上就是悬崖,一不小心踩空就可以直接滑翔到山底,所以得特别谨慎的落脚。</h3> <h3>偶遇一条落单的小黄牛,脖子上挂着响亮的铃铛,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小心翼翼的从山坡上探出头来,我们走近,它则慢慢退回到旁边,用眼睛一直在观察,眼神充满了好奇,这几个背着大包的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做什么?。。。</h3> <h3>在山脊上行走路线是呈波浪形的,爬上山,滑下坡,再上山。虽然看起来是很近的几个山头,却费时不少,有时为了避开悬崖边上的大石壁还要绕路到丛林里再钻出来。到了山上,每一个山头的植被也不太一样,有些山头是枯黄的草丛,有些是杂草和坚硬的寮竹。</h3> <h3>石头上一只晒太阳的竹筒蜂,看起来很可爱的样子,跟它玩了两分钟想触摸一下它,没想到它反应特别快,一针刺在我手心上差点没把我疼晕。赶紧找领队喷了药。下山两天,手还呈半麻状态,所以记住了玩什么别玩蜂,一不小心也许就会要了你的命</h3> <h3>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类真的很渺小</h3> <h3>站在顶峰,一览众山小,眼望四面峰峦叠嶂,巍峨雄伟 </h3> <h3><br></h3><h3>岩告顶上的晚餐</h3> <h3>我一个人吃了三块扣肉和两碗粥,珍珠螺做的扣肉真的很美味,只是少了一点酸菜😂,在镇上买了酸菜却丢在车里忘了拿</h3> <h3>午餐是扣肉+沙虫面条</h3> <h3>餐后水果😂</h3> <h3>第二天下午三点左右下到溪边稍坐休息,泡脚,洗脸,烧水煲竹叶茶</h3> <h3>晚餐是鲜美的鱼粥。</h3><h3><br></h3><h3>下到沟时,偶遇旁边的村民在电鱼,询问能否把鱼卖给我们,淳朴的村民直接把鱼送给了我们,而且还回家里拿来了米,油和姜,我们说给钱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收。</h3> <h3>每次我都是端锅吃最多的那个,这次驴行路程辛苦原本已经做好要瘦两斤的准备,没想到现在反而胖了两斤。。。</h3> <h3>村头在玩手机游戏的一群孩子,问他们为什么都挤在这个地方,他们说因为只有在这个位置才收到网络信号,看来村村通也是有盲点的,信号分布不匀</h3> <h3>走回到启程的村口,等珍珠螺去把车开出来。不远处,一条小黄牛在看着我,我也看着它,就这样相对无语</h3> <h3>此次驴行圆满结束,感谢领队的辛苦带路,感谢队友们的相互帮助和一路照顾,爬山的意义不仅在于亲近自然,而是能在自然中领悟到人性的可爱和纯粹。行走的足迹不仅留在青山绿水间,也留在了心灵的深处。。。</h3> <h3>延伸段---</h3><h3>《201712232425岩告顶回忆琐碎》</h3><h3>去年12月底,领队带着我,骆姐,阿赞,和阿赞八个月大的狗佳旺,尝试走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直攻岩告顶。殊不知由于路况不佳,不得不一边走一边用刀开路,有几次还晕头转向找不到路径,所以在第二天晚上七点钟之后才登到了岩告顶,比原计划迟了一天。那次也只有我独自登上了山顶,小狗佳旺和骆姐实在是爬不动,领队带着他们从山腰横切出来。只记得当时一个人站在岩告顶上等领队他们,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远处除了几个模糊的山头其他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往前迈步或往后退步是不是会重新掉入山底,我颤抖着大声叫喊他们,回应我的只有呼啸着的风声。在黑暗中,摸着和我差不多一样高的芦苇丛,惊悚和害怕阵阵袭来...十多分钟后领队他们在半山腰向我晃着电筒,我才慌慌张张爬了下去和他们汇合。天上有几颗星星在眨着眼睛,可惜我却无暇顾及欣赏它们,山上的路在哪里我不懂,我只能紧紧的跟在大家身边。汇合之后,领队说还有八公里左右的路程,要不要先在山上过一夜,第二天再回去,但大家都想明天周一,能赶回去上班最好,所以决定连夜下山。此时,我们的体力都已经透支,而且还缺水,这一天,路上没有补水点,背的水都喝完了,渴,累,冷是当时最深刻的感受。我们几个还能偶尔摘几片竹叶嚼一下缓解饥渴感,小狗佳旺就很可怜,没有水,又累,它几次想趴下不走,但看我们往前,它不得不跟上来。我们一人握着一只手电或带着头灯,紧跟领队不敢离开半步,实在走不动了,我和骆姐干脆坐下来从山顶上的草丛滑下去,在滑草的过程中又把装在口袋里的手机颠簸出来,领队和阿赞还有佳旺打着电筒返回头帮找。走到凌晨两点多,大家都崩溃了,离村口却还有五公里,我决定不管明天了,我要睡觉,骆姐和阿赞也决定继续在山上再过一夜。只记得,我们连帐篷都没有撑起来,直接就躺在了地上,深山里温度很低,半夜,一阵阵冷风吹来,我们找出睡袋裹住了身体,就这么睡着了。只记得,那晚的天空特别美,星星特别亮....</h3><h3><br></h3><h3>回去之后领队说,有机会,再带你们走一次岩告顶吧,你不知道你那天晚上爬上的山头有多美多陡峭,几乎呈90°了。所以,这次,我又来了,我觉得我自己很勇敢,站在岩告顶上,不相信这么高这么陡峭的山是自己爬上来的。</h3><h3><br></h3><h3>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那么热衷爬山,在家睡觉不好吗?爬山那么累。是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爬山,因为山在那,就算在登顶的过程中被虐了千遍百遍,我也还是依然迷恋她!没有为什么。</h3> <h3>去年的线路图</h3> <h3>有些回忆,一辈子也忘不了吧</h3><h3>凌晨三点吊藤隘口下的感悟,这一辈子经历的那么多难忘的事,每一件都是珍品,可以品尝很久很久。。。</h3> <h3>感谢小佳旺,在黑夜中攀爬的时候想到它在身边保护我们顿时就充满了力量,如果没有它我一定会幻想在大山深处黑夜里会出现的各种妖魔鬼怪,其实当时的感觉真的挺可怕。。。</h3> <h3>我们需要不断庆贺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谓前行,热爱和享受美好,是我们能对平庸生活所做的最大改变和不妥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