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城,非去不可~~荣昌艺术实践周图文记录

雁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师美院 | 三创智慧园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创艺文化工作室</span></p> <p class="ql-block">短短9天的见习,与荣昌非遗结缘,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手艺以及对待传统工艺的态度。各地传统手工艺在网络时代逐渐没落、消失,荣昌在保护非遗传承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从荣昌陶到夏布小镇,非遗手工艺品没有寂寞的躺在博物馆里,而是在非遗传承工作坊、旅游展销中心及青少年实训基地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荣昌9日见习(一) 10月22日 晴</p><p class="ql-block">16级视觉传达1~4班原定于早上8点半分别乘坐两个旅游大巴出发,我们车因几个学生忘记带身份证而延迟。庆幸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看到另一车先开走了,赶紧给班长打了电话,不到两分钟也因车上有同学没带身份证开回来了。还好没有上高速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出行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下午安顿好孩子们的住宿及行程后,稍作休息,4位老师在长江师院优秀校友薛小军带领下,前往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荣昌陶展销中心踩点,在紫精轩宽大的茶台上,一把别致的长把异形的小茶壶吸引了我,拿到面前左看右看把玩着。一边品味清茶,一边听漂亮的艳老板将夫妻俩的创业史娓娓道来……期待接下来的8天 ,在陶艺实训中展开!</p> <p class="ql-block">荣昌9日见习(二) ——与陶结缘 10月23日 晴我们四个班上午9点在荣昌陶博物馆分别集中合影。有幸在刘馆长带领下、亲自讲解中,参观三大陶都之荣昌陶博物馆,虽然我们几位老师第二次到荣昌,但听着讲解千年陶都的历史及发展,兴致仍然很高。</p><p class="ql-block">泡在安陶博物馆,欣赏不同时期的陶器精品,外素内釉笔洗偶然天成的效果,灯光下变色的黑釉,最妙的是金沙兔毫釉,透过光线反射出夺目光彩…置身其间,只感觉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走动……观看博物馆内非遗工作室的手作之物,八个艺人从粘茶壶的把手、壶盖到打磨抛光等细致的完成不同工序,即使在我们好奇的询问中,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进行。期间偶遇意大利友人到此参观。(后来才知道第一个工作室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大师主持的呢)</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现场,先听小谭老师讲述荣昌陶的历史、荣昌陶是如何做出来的,三大陶都,四大名陶……基地集展示、科普、教育与传承为一体,以传播荣昌陶历史文化为目的,实现荣昌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常感谢我们小军校友的友情客串,专门为我们作了一场讲荣昌的精彩讲座!从文化的荣昌-光影下的荣昌-舌尖下的荣昌到腾飞的荣昌……让我们更加喜欢上除了美食还有三大非遗——荣昌陶、夏布、折扇的荣昌!此行通过馆长亲自解说,基地老师现场讲解,校友的话说荣昌……拉近了我们与荣昌陶的距离。 与陶结缘,让忙碌的脚步慢下来,心灵静静的安宁起来……</p> <h3><br>荣昌9日见习(三) 10月24日 雨上午荣昌陶市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钟鸣先生为我们师生作了专题讲座。从荣昌陶的工艺特征到造型装饰与形式变化,从荣昌陶的历史发展到如何表现与制作、精品赏析等,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从上午9点半听到了中午12:30。钟老师说得真好——借用好的经验,启发自己,用个人独特的语言,创造更美好的作品。</h3> <h3>下午我们在钟老师工作室,欣赏了他不同时期获奖的作品,也为我们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体验品茶~慢时光…… 一样的茶,一样的酒,品味盛放在不同的茶器中,不一样的口感。透明釉瓷,绞泥素坯,砂锅陶……——猜猜看哪一种口感最好呢?</h3> <h3>荣昌9日见习(四) 10月25日经过前3天到荣昌陶博物馆参观学习,聆听刘馆长亲自讲解,薛小军校友的话说荣昌,工艺美术大师苏鸣的荣昌陶讲座,让我们师生近距离了解荣昌陶,与陶结缘,让我们在荣昌静静的沉下心来,开始四天的陶艺实作吧。4个班分别进行拉坯与泥塑训练。1、2班第一天拉坯,3、4班泥塑实作,基地的年轻老师全程现场实训指导。 在1、2班进行拉坯训练之前,基地的老师们分别从拉坯机的结构与运用、以及相关工具进行介绍。示范的过程让同学们不禁瞪大了双眼,感叹一团泥在旋转的拉坯机台上,经过小谭老师一双巧手从烟灰缸→笔筒→罐子→花瓶→碗→盘子……神奇的手法尤如魔术般深深吸引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启了拉坯技法的基本训练。</h3> <h3>拉坯看似容易,但是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师生们,操作起来却不是一下子那么得心应手。压泥、中心点的确定与开孔就让大家摸索了好一阵呢!在多次不断失败的拉坯训练中,零基础的孩儿们在下午做出了造型各异的作品……</h3> <h3>荣昌9日见习(五) 10月26日 阴转晴今天1、2班泥塑训练,3、4班拉坯训练。昨天在拉坯中找到了感觉,1、2班今天则在泥塑的揉捏中体验与拉坯不一样的技法。看着基地的老师不用借助拉坯机轻松地用手捏出了小杯子、小茶壶,大家跟着老师示范的搓泥条方法,随着右手左右晃动,一条条圆形泥条搓出来了,后边作泥塑时备用……重拾孩提时玩泥巴带来的乐趣,不用过多的拘泥于拉坯似的手法,随意的跟着自己的想象玩儿吧。</h3> <h3>短暂的一小时午休后,在小军校友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基地附近,荣昌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粱大师的工作室。外表看来很普通的院子,但一踏入大门,内心感觉好震撼!不同于博物馆内大气精致的工作室,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看似不经意间摆放的十多个陶罐,特别的造型与装饰很吸引人。尤其是镂空的陶艺很是别致!</h3> <h3>院子里边则排满了一排排一对对等待烧制的陶罐和已经烧好的陶罐,室内诺大的空间里气窑和砖窑齐全,粱大师在我们的赞叹中,也给我们看了烧制失败的一大框残片后,精精乐道于旧砖窑旁边新修的砖窑,从结构上看或许更方便更科学,在紫烧中能出更多精品吧。看着厂房内左边一面墙堆集如山的柴薪,想象着在这砖窑中薪火曾历经9天9夜的燃烧,落灰,窑变……达到顶点温度又降温再升温反复多次,让荣昌陶泥在梁大师与指尖的对话中,经历烈火的洗礼带来重生般的窑变……不由想起参观荣昌陶博物馆时在第一个梁大师工作室见到的柴烧作品,就是在这个砖窑中修炼出来的精品啊!</h3> <h3>非常感谢我们的校友建议我们下午放学后去参观唯美陶瓷公司。从非遗传承的荣昌陶到唯美陶瓷,智能化的生产线令人深切感受到机械化大生产的便捷。走进唯美文化展馆,马可波罗陶瓷展厅,感觉一下进入到陶瓷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异彩纷呈的画面,现代简约时尚中蕴含着浓浓的中国风,传统的国画与书法艺术邂逅陶瓷艺术之后惊艳般的流光溢彩……品味荣昌陶艺神韵,谛听千年精彩倾诉…..</h3> <h3>2018荣昌9日见习(六) 10月27日 晴今天1、2班第二次拉坯训练。孩子们已经可以象模象样的坐在拉坯机前,随着转盘匀速的旋转,一双双手将陶土用力放置在转盘中间,经过反复挤压、提拉找到中心点后,再在陶土团上进行开口、拉伸、塑型、缩口……基地的老师穿行在各台拉坯机间,给童鞋们耐心的指点,不时的做个示范。不到一会儿工夫,一坨红色陶泥就变成了一只只陶罐、花瓶、碗、杯子的造型。</h3> <h3>下午3点下课前,孩儿们兴奋的挑选需要烧制的作品,在实训基地老师那儿登记,填了卡片。期待一月后烧制好的作品吧。</h3> <h3>早就听说吨缸,即可以装1吨酒的缸,下课后师生们到荣昌国坦陶业有幸一睹尊容。与唯美现代化流水线作业完全不同,吨缸是纯手工做的!站在比我们个儿还要高的吨缸前,我们惊异于有30多年经验的范师傅,纯手工一天可以做好几个大缸!光线微亮但宽敞的厂房,不同型号的大缸列队等候着,蜂窝煤在缸盖里闪耀着红色的光,犹如黑幕中的红星点点闪烁着......<br></h3> <h3>2018荣昌9日见习(七) 10月29日来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安陶第七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荣昌陶深深吸引了我们。今天也是师生们在传承传统陶艺的乐园一一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进行现场体验与制作的第四天,也是见习的最后一天。1、2班玩泥塑,3、4班拉坯训练。进行到见习笫七天,有学生说好疲惫,比在学校上课都还累。这才想起师生们双休日没有休息,早晚都要坐车往返住地和基地,中午12放学,1点上课,是有些辛苦的呢。下午结束时看着孩儿们清点自己的作品,留下要烧制的作品小心翼翼摆放在木板上,将个人姓名联系方式详细写在卡片上,再美美的拍照留影,期待一个月后拿到作品时的幸福时刻。</h3> <h3>荣昌9日见习(八) 10月29日结束了4天奔波的基地实训后,在荣昌的第八天,我们徜徉于万灵古镇老街,悠闲的漫步濑溪河边,享受小镇慢时光……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小镇的古风古韵依然。远眺濑溪河畔的青山碧水,抚摸千年水码头的石阶深槽上印满了的青色苔痕,走在连接万灵东西两岸的大荣石板桥,斑斑驳驳的古城墙与四大古寨门,古色古香的水车、古朴雅致的赵氏宗祠、湖广会馆.....无不渗透着浓厚的古镇特色…..</h3> <h3>午后我们坐在店家靠溪边的木桌前,濑溪河畔的景致尽在眼底了。早间网上传播著名主持李咏病逝,我们只当谣传。午间时才知这次是真的,哈文的永失我爱,我们曾经喜欢的风趣诙谐的主持没有提前说一声再见就谢幕离开了....听溪流欢快的流淌着,看溪畔边垂钓和洗菜的人,老街品味小镇特色小吃,古镇里闲暇打长牌的人....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存在,古镇点点滴滴的小日子是那么温馨..... 这几日参观学习、实作,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作好文字图像记录,自己也坚持每天先记个流水帐,返校后再好好整理吧!</h3> <h3>荣昌九日见习(九) 10月30日 晴 千丝万缕理成行, 排线刷浆露异香, 漂染罗纹工艺巧, 三江夏布数荣昌。听着荣昌民俗歌谣,在荣昌的第九日上午,来到本次见习的最后一站——参观游览夏布小镇,领略荣昌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千年夏布,见识其“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夏布博物馆从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及观赏性,可以让人轻松学习、了解夏布的发展历史、织造技艺以及近年来夏布产业的发展。在加合夏布,精叹于手巧的合作社员现场穿针引线,一个个精致的夏布工艺小包呈现眼前。粗底夏布清晰的纹理,或绣上花朵或绘上图案都是那么充满古朴之美.... </h3> <h3>早就在重庆巾帼园见过壹秋堂的系列夏布工艺品,这次在夏布小镇更是别有一番风彩!夏布手绢、笔记本、小包、装饰画等小件饰物,无不呈现出夏布之装饰美、实用美......</h3> <h3>夏布小镇,重拾荣昌千年夏布之昔日的辉煌!</h3> <h3>本次荣昌之行有些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没有能一睹荣昌三大非遗之折扇,小军校友建议我们实地参观的荣昌万扇堂期待第三次到荣昌时一定要去看看。初遇荣昌三大非遗是在2017年3月重庆巾帼园荣昌手工艺作品展销中,夏布、安陶和折扇吸引了我。心动之后回学校手工扎染几张布,阳光扇艺则采用非遗折扇技术,制作了四把扎染布艺折扇,2017年6月在重庆市巾帼园指尖语中手工艺展上亮相....</h3> <h3>手工扎染<br>邂逅阳光扇艺<br>扎染折扇配张婧妹儿的<br>精致手工美人儿....<br>给当下快节奏的生活,<br>拥有手作之物<br>一一邂逅一段美好的时光!<br>享受慢生活,慢美好……<br></h3> <h3><br>在荣昌的夜晚,静静的翻阅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感受其笔下一一手艺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们的人生本身,那里边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甚至包涵了这个文化的历史。</h3> <h3>邂逅荣昌非遗,让忙碌的脚步慢下来,飘浮的心灵静静的安宁,给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多了一些慢悠悠的韵味 。被网络信息冲击的日子,增添无法复制粘贴的情趣....倾听非遗的故事,留住传统手工艺......<br><br><br></h3> <h3>  本次专业见习得到了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荣昌陶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粱大师、市级传承人钟明大师、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花儿旅行社、长江师院薛小军校友等大力支持!感谢彭凌燕教授、谭军副教授、唐丽老师不辞辛劳带领2016级视觉传达113名同学参予此次见习,在师生们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荣昌之行! 谨以此篇期待大家共同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宏扬!!</h3>